名诗人万谷旸,明朝崇祯九年(1636)举人万谷旸( yang ),字律吹,潼川州人。青少年时勤学不怠,对母亲十分孝顺,诗词、文章又写得非常漂亮,因此,在当时的川北地区,名气很大。明朝末年,万谷旸曾到北京参加进士考试。开考之前,他曾把自己最得意的诗稿交给当时文坛领袖﹣﹣吏部考功司命官左懋第审阅。左懋第是崇祯四年进士,立朝正直,有知人之明。他对万谷旸的文才非常赏识,称赞他的诗"清如水","坚如石",有盛唐"谪仙"李太白的风骨。万谷旸听了这样的评语,很不高兴,感到这是落第的不祥之兆。后来果然失意而归。清顺至时,万谷旸再次进京参考,名列第四,但只给了他一个七品县令。万谷旸为此闷闷不乐。洪承畴安慰他说:"既然愿当'两截人',那就没必要计较受不受委屈啦!"万谷旸从此"淡泊寡营",或寄情山水,或埋头书斋。诗文创作,成果累累。所著有《浪游集》、《归欤集》、《呓语集》共三十卷和《一经堂文集》五卷。《民国三台县志》选录他的诗作甚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