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三台事早知道!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x
随着气温逐渐回升 各类野菜野果纷纷上市 由于部分野菜野果含有天然毒素 或者在生长过程中受到环境污染 若盲目采食、加工不当 极易引发食物中毒 甚至危及生命
为保障广大市民的 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3月10日 绵阳科技城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发布 2025年春季野菜野果食品 安全风险提示
1
部分野菜野果虽有一定药用价值,但绝非“神药”,过量或单一食用可能引发不良反应。
例如↓ ● 春笋含有较多的草酸、鞣酸以及粗纤维。这些成分或是不易消化,或是容易与其它食物成分结合,大量食用既容易刺激肠胃,又影响钙、铁、锌等营养素的消化吸收; ● 车前草过量食用可能引起抽搐; ● 蒲公英、鱼腥草过量食用可能使胃寒者胃痛; ● 马齿菜过量食用可能引发低血糖症状。
因此,切勿盲目跟风,将野菜野果当作养生良药或治疗疾病的特效食品。
许多有毒野菜野果与可食用品种外观相似,难以区分。市民切勿随意在野外、公园、路边采集不熟悉的野菜野果。购买时,应选择正规市场、超市,避免购买来源不明、无法确认品种的野菜野果。特别注意,不购买有异味、已霉烂、生长在喷洒农药或施以化肥庄稼地里的野菜野果。对于不熟悉或难以识别的野果要谨慎采食,如“马桑果”,其外观与桑葚相似,但误食会导致恶心、呕吐、胸闷、头痛,甚至危及生命。
餐饮服务单位应严格把控野菜野果采购环节,严禁采购有毒有害或来源不明的品种。加工时,需采用科学工艺,确保烧熟煮透,以破坏潜在毒素。
例如,野菜野花在烹饪前应充分浸泡、清洗,去除杂质和残留农药;烹饪时,应避免急火快炒,确保加热时间足够长,使毒素充分分解。同时,严格执行原料采购验收和索证索票制度,严格食品储存管理和餐饮具清洗消毒,严禁采购、贮存、使用亚硝酸盐。
学校食堂、单位食堂、农村客堂及婚丧宴请、大型会议等群体聚餐场所,严禁加工食用野菜野花野果。这些场所人员密集,一旦发生食物中毒,后果极为严重。
近年来,多地曾发生因群体聚餐食用野菜野花野果导致多人中毒的事件,教训深刻。因此,相关单位务必严格遵守规定,确保就餐安全。
食用野菜野果后,若出现皮肤瘙痒、过敏、胸闷、呕吐、腹胀腹泻,或是口吐白沫、呼吸困难等中毒症状,应立即拨打120急救电话或前往附近医院就诊。若在餐馆食用后中毒,除保留病历和化验报告等相关资料外,还应及时拨打市场监管部门投诉举报电话12315。在等待就医过程中,可尝试催吐、导泻等应急措施,但需注意避免二次伤害。
吃野菜时一定要注意安全第一,容易发生误认的野菜不要食用,以免中毒。野菜虽好,但是也要科学采摘,特别是要留意周边的生长环境。路边生长的野菜容易受到污染,不干净的路边野菜不要采摘。久放的野菜不但不新鲜,营养成分也会减少,味道会很差。
荠菜、香椿、苦菜、蒲公英热量不高,但营养丰富,含有大量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膳食纤维、胡萝卜素、维生素C,以及钙、磷、铁等矿物质和其他营养成分。
香椿中某种特定的营养元素含量比较丰富。比如,100克香椿的锌含量,相当于6个苹果,也就是大约1千克苹果的锌含量。
荠菜营养丰富,其维生素C、类胡萝卜素以及各种矿物质含量较高。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其含钙量高于同等重量的牛奶。
100克苦菜的维生素A含量,相当于1300克胡萝卜的维生素A含量。 100克苦菜的镁含量,相当于400克猕猴桃的镁含量。 100克苦菜的钙含量,相当于200克油菜或者牛奶的钙含量。 100克苦菜的铁含量,相当于220克菠菜的铁含量。
蒲公英的营养成分也比较丰富。除了含有蒲公英醇、蒲公英素、蒲公英苦素等比较独特的营养成分,还含有丰富的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特别是维生素A、钾的含量,比常见蔬菜番茄、胡萝卜、青萝卜都要高。
野菜可以偶尔尝尝鲜,改善口味,但不宜天天吃、吃很多,更不能当主菜吃。例如,长期大量食用蒲公英可能导致胃肠道反应,包括腹泻、恶心和呕吐。荠菜、香椿、马齿苋等野菜都是光敏性食物,食用后会增加人体对紫外线的吸收,吃完后晒太阳极易诱发日光性皮炎,光敏体质的人更容易中招。因此,此类人群应慎食野菜,尤其是外出旅游时或在日光下工作前最好不要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