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方微信 手机客户端

三台在线

搜索

重温三台盐业历史……值得回味无穷。

    [复制链接]
金城 发表于 2024-10-8 11:23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 来自四川

马上注册,三台事早知道!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x
重温过去盐业历史……值得回味无穷。
    四川省三台县的富顺镇旧称“田边子”,他的盐业生产有过几多的曲折,最先始于秦朝,其后衰废,至唐代复煎。宋时渐旺,明末内乱复绝,清时又兴。到民国初年为东路之会连厂。以后日益发展,成为当地举足轻重的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在经济上占有重要地位。
   解放后从事盐业的灶户多数由农业转向工商业,他们在转向工商以后。一般都能比较快地成为当地的富翁。土地改革时,他们之中绝大部分都是地主兼工商业或工商兼地主。当然,这和在经营盐业生产的过程中,采取廉价雇用农民做工,低价收购农民燃料等手段是分不开的。但在客观上盐业的发展,也给当地老百姓来了好处。给无地、少地的农民提供了就业的机会;每年农村出产的大批茅草,农民们牵着长队卖给盐厂,促进了场镇商业和市场的繁荣。那时的田边子商业比较达发,富甲一方,成为川盐之邦的一个重镇。
   回望解放前,田边子街上有座商110余户,大小盐业运销商不下百余家,加之经常成批来往的外地商贩,使富顺成为商业发达的巨贾之镇,这主要是远近闻名的盐业起着积极的带动。
   建国后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经过所有制的变革,解放了生产力,提高了生产效率,坚持了走社会主义道路,使得富顺盐业又有了新的发展。并以质量优良,闻名遐迩。在上个世纪五十年代初期,曾是三台县最大的工业厂,为川北人民提供食盐,为祖国的社会主义建设积累资金作出了较大的贡献。但由于地下盐卤资源逐渐枯竭,浅层卤水不断减少,浓度又低,致使盐业生产成本偏高,无力竞争。改革开放后,省内许多大中盐厂利用深井岩卤资源进行生产,产量大,成本低,兼搞化工产品,占有竞争优势,相比之下,富顺的食盐生产面临巨大的竞争压力一年不如一年。
   1912年的富顺盐场称“会连厂”,管辖六个公担120斤。此外还有南峰寺、杨家河、杨家井、三清观、兴隆等公垣。富顺乡盐场为田边子公垣,所辖灶户五十家,计有活井120口、病井209口,月产4000担。当时所产食盐,均行销中江、绵阳、绵竹、梓潼、剑阁、江油、罗江、德阳、什邡、广汉、茂县、彰明、平武等地。
   1914年,三台22公垣筹集资本,收买灶盐,转卖商贩。组织盐区保甲,协查井灶。选举义员,组织盐场评议公所,办公所设在三台县城,维持常务管理机关。旧为票局驻县城,至是改为三台场知事兼榷税官公署,并设置盐巡警各公垣,查灶缉私。
   1915年,国民政府增设川北盐务稽核分所,另设税官管理,就公垣设置票所,放盐收税。到1941年,富顺有盐灶41家,活井200眼,月产盐5000担左右。
   民国时期,一家一户小井小灶生产。规范小,产量低,生产工具落后,生产方式简单,工人十分劳累。但食盐是人民生活必需之品,制盐工业仍然是有利可图。
   制盐工艺:从浅层卤井中提涝出原卤,经过晒卤,再入盐灶,过石塔烟囱,进铁锅煎熬,结晶捞出,倒入木箱成形。
   生产方式:
   1、开凿卤井:凿井能否获卤,卤量多少,卤质浓淡,当时无地质资料,仅凭经验,选择旧有卤脉地带进行凿井,因而无十分把握。凿井用铁器炼成多种形状,因岩层变化而异,在井口搭井架,用脚踩踏冲击,冲井的铁杆长约二丈,直径约二寸(指杆头)。冲二、三十丈深度时,即下木轴,木轴为二瓦状木片合成园筒,每段长四、五尺,外径六寸,内径三寸,外缠箴条、棕、麻、密涂桐油石灰,每段连接下达坚岩,借油灰凝固岩座,上齐井口。再从木轴内往下冲凿,井深60一120丈才能达到卤层。发现盐卤即告成功。每井产卤几担至八十担不等。卤咸1一一10B丶C度。
   2、汲卤:井旁安置一直径七尺横幅四尺的木质车轮,环绕寸宽竹片或寸径绳索,长过井深数丈,下端系长约二丈的竹筒一根或蝉联二根,筒底套活塞浸入井底,汲满卤水,用四
   个人力板踏车轮将竹筒拉出井口,放入储卤坑内。后发展为骡马作动力。
  3、制卤:分卤的咸淡,采取烧楼法和晒灰法。所谓烧楼就是将卤水卤灰,泥制砖砌置在灶尾作成烟卤,借煎盐火烟烘干,时时灌卤,数日烧煎完毕,即倒灶拆楼浸于卤池,使卤水增咸,节省燃料,若是较淡的卤水,仅烧楼尚不能节省燃料,必须先行晒灰。晒灰是把草灰铺在地上,时时泼卤。借风日蒸发水份,使盐蓄于灰内,再浸入卤池,再以烧楼,节省燃料。煎盐前须将此带灰卤水过滤。4、制盐:先用卤泥筑灶,一排连安小盐锅6一10余口,灶为斜长形,从第一锅起,每锅逐高数分,尾锅砌卤泥砖塔或烟囱。第一锅产盐,第二锅煎卤,其于温卤,燃料柴草,每昼夜出二次,每次一、二百斤或三、四百斤,装入木箱凝成梯形。
   盐税和盐票:陆运票盐,民国初期花盐每担征钱580元,巴盐530元,民国八年(1919年)花盐改为一外债副税三角,正付两税,均由商贩定纳,税票四联,第一联存根,二发票,三验票,四运票,以发票交公坦装盐,以验票过卡呈验,以运票盐到岸。
   生产成本及售价:
  1、井灶资产分自有和推佃两种。自有井灶,即自业内或租低他人井灶基址,凿井设灶,担,凿井费,六、七丈之浅井需时三、四个月,需工料三、四百元至千余元。每井架棚、置租佃期限至少三、五十年,以永远租佃者为多。每年租金甚微,不过一、二元或佃盐一、二车需二十至八、九十元,建筑灶房及锅卤池,一切工具设备大灶约千余元,小灶亦需四、五百元。推但者系推佃他人汲煎之井灶,期限十年或几十年,租金二、三百元或千元,每年分付或一次付清,期满井灶退还。
  2、煎盐工资:汲卤分包工长工两种,长工由灶户常年雇用,口粮灶户供给,每月工资约三元;包工由附近劳动力包汲,计卤担给工资,每担八百吊,不供伙食。其余修井、掌灶、筒匠,或兼运卤,制卤各工人,大灶七、八人,小灶二、三人,每月工资三至五元,大灶管事则需五、六元至七、八元。
  3、井灶修缮材料:盐井以汲筒、汲绳及下井木为最贵,麻、桐油、石灰等次之,盐灶以盐锅为最贵,煎巴大锅价约六、七元,常常修补、亦仅用二三十次至四五十次。煎花小锅每口价七、八元,温卤锅三、四元,只能用数十次。其余竹木铁器,煤碳及一切工作用具,日用消耗每月均须添备。
  4、在场售价,以销岸盐价高低为转移,每年又以麦黄、谷黄、草黄三季为盐价最低之时,以十冬腊三个月为畅销之期。花盐七、八元,巴盐十多元一担。此就常年而言,若遇饥荒则盐价下跌。
   工人福利和工人与资本家的斗争:旧社会盐业工人,终日辛勤劳动。盐业生产是笨重的体力劳动。劳动强度大,全靠手工,人力操作,工人每天要干15个多小时的活,工资低微,当时最高的工资一月合盐60市斤(不包括税价),最低的一月只能1至2升大米。特别是国民党政府面临垮台之际,货币贬值,通货膨涨,工人们的生活更是痛苦万分。那时资本家只顾赚钱,不注意生产安全,经常发生重大伤亡事故,工人死亡没有丧葬抚恤费用,平时病伤不能劳动就失去了生活保障,更无劳动保护用品。在盐工中流传着几首歌谣:
   “煤炭工人埋了没有死,盐巴工人死了没有埋”。
“算盘一响掉了魂,这碗牢饭端不成”。
“头顶人家的天,脚踏人家的地,说声不要你,眼泪如雨滴”。
“不要两头要中间,老弱残病喊黄天”。
“跑厂不收手,老了要讨口”。
资本家对工人的残酷迫害,激起了工人的反抗,1936年7月初,资本家张茂修、吴大祥、严绍虞等,为了加重工人的剥削,提出不准煎盐工人自卖盐脚力钱(指从盐灶运送公垣的运费,当时每担铜元四吊,一般卖五百钱)激起了煎盐工人的愤怒,这天有200多工人,聚集在场镇任三泰的茶馆里找资本家说理。由团总周训文出面调解,因周训文也是盐灶户老板,为了避免发生冲突,假言以后商量,就这样了事。以后脚力钱就由资本家在公垣内卖,资本家为了防止工人再进行斗争,就暗示盐垣管理员资本家刘正洪,李生远派团丁将出头的工人兰兴顺、唐平顺二人抓去关起。
1946年初,田边子各灶的工人串联起来罢工,要求资本家增加扳价(汲卤工资),资本家对工人进行威吓说:“不扳就要吊起来打”,最后各灶户将各自的工人喊回去,把黄绍中等几个带头的工人赶跑。
由于当时没有坚强的组织领导,工人这种自发的斗争是不可能获得多少胜利的。
建国以后制盐工业的发展:1949年12月28日,富顺乡终于解放了。盐业工人在政治上,经济上都翻了身。通过天翻地复的土地改革和一化三改造,走上了社会主义建设的康庄大道,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开始了盐业发展的新篇章。建国三十四年以来,富顺盐业几度兴衰,发展变化亦较为深刻。
   新中国的诞生,给富顺盐业带来了生机。建国初,社会秩序尚未安定,由于投机奸商的摆弄市场,物价时涨时跌。资本家对共产党和人民政府更是怀疑多端,因而借盐价低为名,全部停产,使80%以上的工人,找不到工作,形成失业状态达三个月之久,工人只有暂回农村。1950年5月,人民政府派来了盐务机关的干部,通知工人复工复业、督促资方恢复生产。
从此卤井开始汲卤,盐灶恢复煎盐。为了把工人组织起来,在场务所的领导下,以地区情况暂时成立工区,那时富顺共成立四个工区,一个独立组,每区选区代表二人,区以下设小组,以每灶一个小组,选组长一人。为了尽快恢复生产,政府还贷款扶持。
   1950年6月三台县盐管处召开各地盐工代表大会,学习“公私兼顾,劳资两利,发展生产,繁荣经济”的国家政策,提高了工人的觉悟,为了保护国家税收,根绝私漏,除政府对食盐价格进行合理的调整外,在人民盐警部队的配合下,在工人中组织了缉私小组,开展群众性的保税护税,缉私运动,彻底根绝了私漏,纠正了白盐(偷税盐)烂市的现象。
政府为了平稳市场物价,控制和改造私方的投机行为,通过选择,在兴发灶进行成本实验过后,在1951年初,对食盐进行了公收,国家统一在各灶买盐。分等定级,合理付款。由国家转销各地。同时在川北行署劳动局工作组的领导和协助下,在富顺盐场成立了劳资协商会义,本着公私兼顾,劳资两利,发展生产,繁荣经济的政策,对盐业生产,劳动保护,工人的生、老、病、伤残、工资福利等进行了协商,随着生产的发展,使工人的生活有了改善,工资待遇亦有逐步提高,当时最低工资亦足70斤盐一月,最高120斤。同时成立了工会组织,工人们的生产积极性普遍高涨。
   1953年随着“三反五反”运动的开展,在盐工中进行了整顿组织工作。同时在工人中开展整顿劳动纪律运动,对个别违纪工人进行了教育和纪律处分,为迎接第一个五年计划作好思想和组织准备工作。
   1954年在富顺盐场进行了几项改革:
  一、为了统一管理财务成本,进一步监督各私营灶的财务活动,提高财务工作人员的业务水平,在富顺、永宁两地成立了会计集体办公室。集体进行财务成本核算。各灶在工人中选出了觉悟较高的工人代表,审核财务收支,控制资方的违法行为。
  二、进行全面的工资改革,本着按劳付酬的社会主义分配原则,在汲卤、运卤工中实行计件工资制度,在制盐修井等工种中实行以技术等级为主的六级工资制度。
  三、实行计划管理,推行作业计划。
  四、组织劳资双方进行协商,修订劳资合同,还签订了工资改革合同及劳保合同。
  1955年在继续增产节约的基础上,深入进行了对私营盐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总结一些先进的生产经验。同年四季度在遂宁地委工作组指导下,在全体职工中进行了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赎买政策的宣传,对资方进行了加速社会主义改造、准备条件迎接公私合营的思想的教育。
  公私合营富顺盐厂成立:随着“一化三改造”运动的深入,公私合营的条件巳经具备,在地、县资改五人小组和
  富顺区委的直接领导下,按照地委指示,组成工作组,于1956年1月11日进入三台富顺盐场,对资本主义盐灶进行了公私合营工作,通过历时160天的政策学习,清产核资,经济改组,人事安排等一系列工作。于1956年2月12日,正式宣布四川省公私合营富顺盐厂成立。6月20日公私合营的全部工作宣告结束。
  原企业基本情况:
  1、三台富顺盐厂(包括富顺、永宁、杨家河三处)共有公私合营灶44家,其中公营灶2家,农民灶5家,资本主义盐灶37家。有卤井276眼,月产盐11000多担。其主要设备,有盐房47座,塔炉51座,枝架37座,盐锅396口,花车245架,骡车136架,骡子255头,运输卤车5架,资产总值为459824.11元,其中固定资产378010.11元,流动资产81814.00元。
  2、股权情况:资本主义盐灶37户,联营股10户,独资股27户,杨家河3灶有农民股125从业人员81人,家属146人。
  3、人事情况:全场共有职工2966人,其中职员47人,生产队919人,私方企业主33人,从业人员81人,家属146人。
   富顺盐厂成立以后,盐业生产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政治上的稳定,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盐业工人从笨重的体力劳动的桎梏下解放了出来,原始的生产设备,生产方式几乎全部淘汰,生产力的发展,经过了全部人力劳动人力加骡马劳动柴油机动力电器设备的时期。在汲卤方面,由人力汲卤向骡马汲卤,再向柴油机,电机设备的方向发展。而柴油机汲卤的出现更是自动化,在钴井方面,由人力的一踩一跳,改用卷杨机车钝钻,以后则使用全部机械的钴井机。在制盐方面,1975年建成了第一座蒸空制盐车间,彻底改变小锅小灶分散煎盐,改变成为现代化的集中制盐、产品也由砣子盐改为散花盐,质量比建国前成倍提高。人们称赞,“田边子”的盐,不但泡咸菜,清脆可口,而且是潼川豆豉,潼南罐头等长期使用的佐料。七十年代曾参加全国食盐展览,闻名远近。
经营管理及销售概况:
  公私合营后,建立起了一个较为完全的管理体系,以厂建立党总支,加强了对厂的领导,
组织工会作为团结工人的纽带。同时厂设生技股,财会股,供应股,秘书股,总务、业务等管理机构,基层设生产部。人员设置设厂长一人,副厂长若干人,各生产部设部主任一人,党内设总支书一人,副书记一人,生产部设支部书记一人。公私合营富顺盐厂属四川省盐务局领导,在前一段时间实行托拉斯由中国盐务总部领导。六十年代后期,富顺盐厂才下放给三台县,为县属企业,人事任免权一直由县掌握。
  1、规章制度:建厂几十年建立了大量的经营管理制度,有厂股、部、科、室职责范围,汲卤、晒卤、制盐岗位责任制,考勤制度,劳动管理制度,安全生产奖赔制度,福利待遇制度等等,现在还推行了经济承包责任制。
  2、销售:建国后食盐一致实行收购统销,计划生产,产销挂钩,上个世纪五十年代到六十年代初,均由三台县盐管处,三台制盐工业局收购,六十年代改由盐业批发部门专收专卖,产量只能按国家下达计划进行生产。由于地方小盐厂条件差,生产成本较高,省盐业公司实行价外补贴,从1981年开始,国家严格财政收入,减少了对小盐厂的财政补贴,使企业收入减少,出现较多亏损。直接影响小盐厂的生存。
管理机构的变革:
  1、机构名称的演变及领属关系:1950年一一1956年,富顺盐厂设场务所,由三台盐管处领导。1956年公私合营成立为“四川省公私合营富顺盐厂”,即成为川北唯一的公私合营企业,受省盐务局和县盐管处两重领导。1960年9月,富顺盐厂更名为“三台县富顺制盐总厂”,下属有富顺,永宁、兴隆、三台等分厂。兴隆、三台盐厂均系盐农混合社,发展为国社合营,经济上独立核算,自负盈亏,业务上受总厂领导。同时兴隆盐厂正式划归于富顺作为第七生产组。1962年兴隆下马,三元的杨家井停产。以后富顺盐厂即受三台制盐工业局、商业局,省盐业公司领导。六十年代末,下放给县,直接由县工业局领导,物料仍由省盐业公司供给。
劳动工资与工人生活:随着生产的发展,职工的工资福利也逐步提高,职工享受劳动保护、伤亡抚恤、困难补助。
  2、劳动保护,按照国家规定分工种定期给职工发给劳动工作服、手套、胶鞋,劳动局还组织粉呈作业进行监测,高温作业享受保健食品,企业还不断改善职工劳动生产条件,加强安全措施,给职工创造安全舒适的工作环境。
  3、工资,企业全部实行计时工资,八级工资制,工资级别现在和全县其它国营企业完全一致,国家多次给职工调整工资,制盐工人最高的达到工人7级,干部高的为行政18级,全厂1983年平均工资为48元,高的一月工资近100元,新工人进厂也能拿到29元。根据多劳多得的社会主义分配原则,还实行了奖金与经济效益挂钩的奖励原则。
  4、职工退职退休,旧社会工人老了无人要,生活无保证。社会主义企业对工人退休后发给退休费,生活有了保障,富顺盐厂是一个老企业,到1983年底,巳有退休工人258人,一年支付退休费十二、三万元,企业就是亏本国家也照常发给退休费。
  5、生活福利:建厂后企业十分重视职工的生活福利,厂行政和工会组织都注意办妤职工伙食团,医院根据季节的变化进行防病治病,发预防药,打预防针,改善吃、住条件。职工在企业享受劳动保险待遇,职工生病按规定发给病假工资,死亡之后,妥善安葬,发给丧葬救济费,真正做到了生有所养,死有所葬。其他探亲、计划生育等福利待遇都按照国家规定执行。
  6,工人文化学习:建厂初,工人文化程度普遍低,文盲成群,为了改变这种状况,厂里花了很大力量,组织工人学文化,办起了工人识字班,利用业余时间进行学习,绝大多数的工人达到了小学文通过补课有50%的职工获得了文化补课合格证书。
   1981年中央发出对职工进行文化技术补课的号召后,企业又抽出人员组织文化补习班,企业还通过输送职工到上级党校,干部学校和专业学校进行学习,提高职务技能。
   1983年底,企业职工知识结构情况,职工总数为353人,初中文化程度153人,占职工总数的43.3%,其中高中文化程度18人,中专文化程度5人,大学文化程度1人,企业有助理工程师2人,技术员2人,会计员1人。
   建国后,党和政府十分重视工人的身体健康,当时设有盐工医院一所,受县工会领导,有20多张病床,十多个医生,专供盐工防病治病。公私合营后,仍继续办理,工人有病能及时得到治疗。医院还派出医生到车间巡诊。凡是在本地医院不能治疗的,就送上级医院医治。
  厂党委和工会组织的建立:建厂时,党组织设立总支委员会,上受中共富顺区委领导,下设支部。1980年经县委批
   成立党委,属县直机关党委领导。工会组织从五十年代初成立,厂工会下设基层工会委员会,成为一个组织职工的群众组织。共青团设立团总支委员会,由工业局团委领导。
   1983年底,富顺盐厂连续两年负增长,卤水过度开发逐年减少,不得不改制停产。现在,已经在富顺场口昏睡了37年的井眼,虽然都快被人们遗忘,但是她依然散发着来自秦朝的味道,我们期待她能在新时代里焕发青春和魅力继续造福人民。
20241008112020front2_0_15584_FqjAi0FRJguh5pcl242Suqs01ody.jpg
20241008112020front2_0_15584_FuYtBeMwn8nYbU9nRbOWdMPbsOvR.jpg
20241008112021front2_0_15584_Flr06WrMa03Gw3H2ZELHos8X_9az.jpg
20241008112021front2_0_15584_FuV7RTOBDQHvdHInMSuFf0ceNI0n.jpg
20241008112020front2_0_15584_FlFuGo1Zo7dmBpZUjZBZVBx4Uwfh.jpg
20241008112020front2_0_15584_FjWICKGfXeyC-SlxJaVXlVT--QHB.jpg
20241008112021front2_0_15584_FmfBWlzQ3W3Cbg3nq1WekPaoUZSf.jpg
20241008112021front2_0_15584_FpIpnuE6d4KgGnkLqE-azXNJzuDg.jpg
20241008112020front2_0_15584_FqEY18Eeo2V5AZqRn2F3pf4RyzJY.jpg
20241008112021front2_0_15584_FvqM2ueyireiowU63qnG1-3RlvPC.jpg
20241008112021front2_0_15584_FiwHlt7xQJ1F_NmU6X5yt6OyWXbK.jpg
20241008112021front2_0_15584_FvaYlvO6mLCUVDd_7cccMm8KfNts.jpg
20241008112022front2_0_15584_FtHoGB5e1MtTIvWOcx-hnseiIPxf.jpg
20241008112021front2_0_15584_FnP4yRASy1KMx8PPK9QN_d7ZB-pY.jpg
20241008112021front2_0_15584_FssJgMK1Og89FIGzK2xZVinPuTZ5.jpg
20241008112022front2_0_15584_FrE839phtFeeJPOgIX7P2k1ukatA.jpg
20241008112021front2_0_15584_FiJTqbe7Djf9yOuR27I-PQe1h9l3.jpg
20241008112022front2_0_15584_FhZMnaMy7WqUpF8aeSjb4Jy0m94t.jpg
20241008112021front2_0_15584_FuI1XOKs_aCHcHf7IgCboTz32Xcm.jpg
20241008112022front2_0_15584_FvfOPb_U1rwDrWuopwJo09TnTgKF.jpg


回忆历史,不忘初心,方得始终。吃水不忘挖井人,幸福不忘党的恩。
来自: Android客户端
全部回复38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于 2024-10-8 12:39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四川
富顺镇的盐业已成历史的记忆来自: Android客户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谭勇 发表于 2024-10-8 12:59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四川
谢谢分享!来自: Android客户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金城 发表于 2024-10-8 13:29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四川
值得回味……来自: Android客户端
回复 支持 1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大卫 发表于 2024-10-8 13:56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四川
来自: Android客户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770900884 发表于 2024-10-8 15:01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四川
谢谢分享!来自: Android客户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解解 发表于 2024-10-8 17:09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四川
来自: Android客户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心田(蒋) 发表于 2024-10-8 19:27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江苏
细细拜读楼主朋友的帖子,从中了解到咱大三台的盐业史,嘿嘿,这也是历史哦!喜欢哦!来自: Android客户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沃家 发表于 2024-10-8 19:39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四川
详细的介绍了三台盐业发展的历史!谢谢分享。来自: Android客户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金城 发表于 2024-10-8 20:19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四川
心田(蒋) 发表于 2024-10-8 19:27
细细拜读楼主朋友的帖子,从中了解到咱大三台的盐业史,嘿嘿,这也是历史哦!喜欢哦! ...

谢谢网友关注来自: Android客户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

本版积分规则

楼主

论坛元老

热门推荐

联系客服 关注微信 下载APP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