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方微信 手机客户端

三台在线

搜索

三台药市祖师传奇第二十回(连载)

  [复制链接]
木子的李 发表于 2019-11-28 14:0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 来自四川

马上注册,三台事早知道!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x
第二十回:昌遇诊病断生死,苏萨游玩病痊愈

王昌遇拒绝了李苏萨对白发伙计的求情,险些酿成历史冤案。但这些并没有影响他与李苏萨两人成为无话不说的好朋友。恶人季国涛被铲除,李苏萨海药堂的生意更加火爆。李苏萨想回波斯去进一批海药,于是来到王昌遇家辞别。

王昌遇看李苏萨的气色不对,初以为是前段时间为了救出白发伙计操心劳累过度,后又为他把脉,才发现李苏萨患病了。王昌遇对李苏萨说到,你这病现尚初发,治疗还来得及,若不及时服药,三个月之后,就会头痛不眠,尿的次数增加;六个月之后,就会饥渴难忍,小便浓稠,浑身无力;一年之后,背上先生疽疮,疮毒入心进肺,就是神仙来了也救不了你的命。因此叫李苏萨不要急着回波斯进药,先吃药治好病再说。王昌遇一边劝,一边开了个药方给李苏萨。

李苏萨回家后,认为自己身体很结实,吃得喝得跑得,至于面色不对,应该是前段时间又气又急又累造成的,自己稍事休息一下就会好起来。因此对王昌遇的说道并没上心,心里还有些认为是王昌遇故弄玄虚。他将王昌遇开的药方随手放在家里,便带上几个伙计出发去波斯了。

路途山长水远,六个月后,他的病情发展确如王昌遇所说,才紧赶慢赶往回走。一到梓州,便拿着原来的药方和波斯新购进的珍稀药材来见王昌遇,叫王昌遇给重新开个方子。但王昌遇对他说,你这病已经晚了,去准备后事吧!李苏萨听后,心里十分后悔自己没听王昌遇的话。心想,反正几个月后,自己已经难免一死了,不如现在就去游山玩水。

一年过去了,李苏萨就像在人间蒸发了,王昌遇既没见到他的踪影,也没听到他的音信,问他的家人,也说他只带了少量的钱在身上,拖着病体出门了,也派人四处去找寻过,但都无功而返,音信全无。

李苏萨回到梓州后,第一时间就来到监狱拜访王昌遇。当到王昌遇办公地一问,一狱卒告诉他,王昌遇到狱官薛大人那里去了。李苏萨便又来到薛大人这里,于是便有了前面开头的那一幕。王昌遇一见李苏萨容光焕发的样子,十分惊奇,认为他一定遇见神人了。

王昌遇便将他听了王昌遇给他断生死后,先是心恢意冷,后想命是上天给的,干脆愉愉快快地过好死前每一天吧!于是便独自一人踏上了游山玩水之路。当游玩到泸州方山时,在方山的云峰观遇到一老道,把他留在道观住了几个月,采了些山上的草药叫他煎服,他的病症就这样一日日的减轻,最后就完全恢复到今天这个模样了。王昌遇又问了问老道的长相模样,李苏萨说的情况与他遇到的卖药老父很相像。

听完李苏萨治病的奇遇,王昌遇深感山外有山。辞官离开梓州,奔赴方山寻师的想法更加坚定。
他把自己的打算告诉了薛逢,薛逢劝阻道,我刚才要对你讲的大喜事,李苏萨来后又打断了。今天,节度使柳大人告诉我,准备提拔你任狱丞,从此以后,你就是这州府监狱的二把手了。这里没有外人,干脆告诉你吧!目前绵州刺史空缺已几个月了,柳大人已向京师荐我去作刺史,估计很快也会有结果了。到时你就顺理成章地接替我主政狱中大事了。王昌遇听到这里,摇了摇头,对薛大人说到,我志已不在此,我的意愿是辞官去泸州寻找我的恩师,从此专心致志作一个郎中,归隐山林,悬壶济世,无能医治天下为良官,但求医治苍生为良医。

薛逢听了王昌遇的话,又劝说了一阵,见他去意已决,便又正色对王昌遇说道,节度使柳大人对你信任有加,你这样做不是辜负了他一片良苦用心吗?说到这里,薛逢话又转了回来,用半是安排半是征求意见的口吻对王昌遇说到,目前州府正有一项押解绢纲去泸州的任务,我看你可以带上童尔来等人走水路去押送,到泸州后,童尔来等人随船返回,你可去方山寻师。我们这边可先把你任狱丞的荐书递上去,待你了却师缘后,再回来上任也不迟。

王昌遇听了薛逢的话,觉得很有道理,于是将押解绢纲的任务应承下来。第二日,王昌遇就安排童尔来去雇下运输船只,装好绢纲,从梓州南济渡出发,沿涪江水道顺流而下。

地处涪江中游的梓州,左带涪水,右挟中江,居水陆之要冲,为剑南之都会,这特殊的地理位置,让梓州自古水运极便,似水上丝绸之路,水运在这里十分便捷。船只逆上而行可到绵阳、江油,顺流而下可达射洪、遂宁、合川、重庆和上海。这里又是凯江进入涪江的汇合口,船只向西逆上而行达中江罗江可抵成都平原。

当时,在这美丽的涪江河上,水码头常泊船数百只,绵延几公里,来往船工数千人,每当逆江而上或者船过险滩的时候,船工们就得拉纤,那一道道弯弓身形,伴随着一根根绷直的纤绳,一声声深情豪迈的涪江号子,回荡在波尖浪谷,声传十里,回旋不息。


1989年在新德崖墓中出土的东汉拉纤俑,证实了在东汉以前涪江上便有了拉船的纤夫。“无数涪江筏,鸣桡总发时”的诗句,既证实了涪江航运历史的久远,又描述了涪江水运之壮观和涪江号子的如弘气势。史料记载,梓州的贡品为绫、棉、丝、布,赋税以布、绢、井盐、麦冬、草药为主,贡赋和井盐征调出川,主要靠涪江水运,船只装载货物由涪江下行,运往上海,销与洋商。当时航运远远超过陆运,各个渡口码头,游人客商,络绎不绝,航运成为了长途客货运输的主要方式,梓州大部分的井盐、纱布、生丝等由水路运出。清光绪年间,梓州蚕桑发展为全川之冠,川东忠州、丰都、万县、酉阳等州县的老百姓,千里迢迢奔赴梓州而来,出现“收淘桑籽,醉毙河鱼,购取桑秧,载盈舟楫”盛况。

来源:中兴药业


如果您有任何问题,可以加我们客服媛媛,微信号:santaizxAPP【李**,191****8601】
全部回复1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于 2019-11-29 06:44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广东

来自: Android客户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

本版积分规则

楼主

热门推荐

联系客服 关注微信 下载APP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