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台龙门阵》之
“地名三台,浓浓乡情”(3)
景美福长说景福
邹 开 歧
景福,古郪道必经之地。
景福,又叫景福院,过去叫三诗湾。当年湖广填四川的人来到三诗湾,修了江心庙,火神庙,关帝庙,敬天宫和黑神庙。因三诗湾的人诚实守信感动了神灵,所以这方土地一年四季风调雨顺。
关帝庙的关帝爷在三诗湾写了一个“魁”字,意在“魁星点斗,独占鳌头”;
黑神庙的黑神捉了很多乌龟放在河里,意在“龟龄长寿”;火神庙的火神在堰埂上裁了一棵大柏树,大到几个人牵手围,树干像船的桡片,高出好几丈,且树叶繁茂。意在无水火灾害。
五座庙子,香火不熄,观音大士也来丁。正如一首民谣唱的:“三诗湾,像条船,观音大士划桡片。百事如意魁星现,景美福长万万年”。
从此,三诗湾更名景福院。
上世纪六十年代,我常去那一方体验生活。我作为专业剧团编剧的第一出戏《棉田新歌》,就是在那里写的。
有首解放前传下的民谣,我至今记得:
好个景福院,走拢才看见。
两头卖凉粉, 中间卖稀饭。
景福院的豆鼓非常有名,其做工考究独特,“天玉成号”和“玉祥号”均为呈送皇宫的贡品。
看到这里,大家也许会问,景福的江心庙,火神庙,观帝庙,敬天宫,黑神庙还在吗?
我要告诉大家的是,当年的所有庙宇都不存在了。观音大士走了,真正的圣贤来了。那就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一届接着一届发挥先锋作用的共产党员及优秀干部,带领大家自力更生创家业,艰苦奋斗奔富路;一批接着一批的高素质干部下派、驻扎到村社,一心一意邦农民出主意,立项目;他们才是为农民消灾灭难,让农民脱贫致富,造福人民的“圣人”。
如今的景福,一眼望去,沟端路直流水畅,锦秀山川新农庄。如今的景福,那才叫江山如画。现在的景福,才是真正的景美福长。


当今景福的农民,和中国农民一样,得重新定位。不但吃穿“两不愁”,住房、就医、孩子入学“三保障”,而且资源变成了资产,资金变成了股金,当了专业合作社的股东。在希望的田野上,描绘绿水青山。
当今的景福,才叫景美福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