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三台事早知道!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x
今年56岁的唐明友是三台县石家村村民,上午8点,他准时开始了一天的工作。唐明友的日常工作就是对自己所在村的河道进行日常巡查,并清理河道里存在的漂浮物和垃圾。
“每天一般要工作到上午11点半,下午在自己的包产地搞点种植,每个月收入1000到2000元钱。现在年纪大了不能出去打工,有这么多收入还是满意的。”唐明友说。

2014年,唐明友因家人生大病而导致贫困,被列为建档立卡贫困户。2017年,在镇上的鼓励动员下,唐明友申请成为了一名河道巡河员。

刘营镇辖区涉及涪江河和苏家河两个河段,全长35公里。由于河道战线过长,原有配备的基层巡河员力量明显不足,巡河效果不是很好。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考虑需要增加巡河员的力量,在实施过程中,就想到贫困户中还有很多有劳动能力,但又无法外出就业的人,所以,我们考虑把他们纳入河长制工作中。实现精准扶贫与河长制工作的结合,助力了河长制工作的有效落实以及贫困户的精准脱贫。”刘营镇镇长马迎春表示。

经过鼓励动员,在刘营镇,像唐明友这样的30名贫困户成为了基层巡河员。为了保证他们的收入,镇上在有限的财力下,每年拿出不低于30万元的资金作为保障经费。

“我们对他们的巡河工作和清理工作都会给予一定的报酬,最高的一年可以达到5000元以上。”马迎春介绍。

近年来,三台县把河湖保护与精准扶贫有机结合,在完善建立河长制村(社区)级巡河员的基础上,创新基层河湖管护工作机制,结合精准扶贫推行河道保洁分段承包制,以村(社区)为单位,把辖区内河流保洁任务承包给有相应劳动能力的建档立卡贫困户,根据工作任务完成情况考核发放保洁劳务费。

实践证明,三台县的这一举措,不仅使一线河道日常保洁工作力度得到有效增强,同时也为上百户贫困家庭找到了新的增收途径,真正实现了河湖保护与精准扶贫双赢。(绵阳广播电视台全媒体中心记者:王何力 三台融媒体中心)

来源丨直播绵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