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方微信 手机客户端

三台在线

搜索

闪光的脚印

    [复制链接]
木子的李 发表于 2022-5-26 09:4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 来自四川

马上注册,三台事早知道!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x

闪光的脚印


作者:邹开歧


盘点素材库存,发现四十年前写的一篇人物特写。今天翻出来,是为了让我和更多的读者记住这个人物。
               
一个十八岁的小伙子走了,他为活着的人,留下一路闪光的脚印……

一一 题记


1981年7月18日,黄昏。


三台县柳池清溪庵。


这个远离县城的偏僻山沟里,30多户人家,房顶上没有一缕炊烟;男男女女,老老少少,脸上没有一丝笑容;一百多双眼睛,直瞪瞪地怒视着清溪河,在呐喊,在质问:  


为什么,要把一个多好的小伙子吞噬了?


婉蜒曲折的清溪河,深知自己的过失,哭泣着,流向远方。
这小伙子是谁?他的离去,为什么惹得这么多人伤心?


小伙子姓邓,圆圆的大脸盘上,闪着两只又黑又亮的大眼睛,嘴角上挂着难予抹掉的笑意,无论出门上学,还是放学回家,总是哼唱着大家熟悉的一首歌:“学习雷锋好榜样……”。


比他大的,叫他“长青娃”,比他小的,叫他“长青哥”。
背地里,说起他,谁都要夸上一句:“多好的孩子啊!”
天已经黑了,乡亲们已经看不到清溪河愧疚的面容,只能听到清溪河为小伙子弹奏着悲壮的哀乐。


河水轻轻的拍岸声,为哀乐敲打着低沉的节拍,每一下都拍打在人们的心上,令人悲痛,令人心酸……

割不断的绵绵愁思,把乡亲们拉入往事的回忆之中:
面对清溪河,哭得最伤心的是廖庭贵廖老汉。


1979年,邓长青初中毕业,因家中缺劳动力,决定回乡务农。刚把毕业证交给作民办教师的父亲,生产队的蚕桑专业组长廖庭贵老汉就要收邓长青为徒。


生产队都夸“廖老汉有眼力,选中了这根好苗子!”
邓长青确实没让廖庭贵看错,别看他还是个嫩水水娃儿,干起事情来,像个大人一样。桑树修枝,他早早地磨好了剪刀;桑树施肥,他早早地从保管室领出了化肥,备好了粪桶。大家最满意的,是他把组里的工分记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廖大爷有个胃痛病,凡是出去干活,邓长青就将治胃病的药带在自己身上。只要廖大爷的胃病发作,就能即时服药。


面对清溪河伤心落泪的,何止廖老汉啊!


一对年近七十的老俩口,杵着棍子站在清溪河畔,用颤抖的声音悲泣着:  “老天爷,你怎么不长眼晴啦,让清溪河夺走了我们的长青娃呀!”只见老爷爷用棍子不停地敲打着地面,好像要把地面戳穿,从地缝里找回长青娃!


老爷爷叫曹元奉,老伴候运兰,虽然住在相邻的湾里,邓长青却成了他家不可分割的一员。


曹元奉膝下无儿无女,邓长青将两位老人视为亲人。去年冬天,曹爷爷生病,从他家门口路过的长青娃知道了,立即去请来村里的“赤脚医生”,经过诊断,是胃溃疡,需要输液。这个村不管去哪个场镇都有十多里的路程。邓长青二话不说,抄近路去了白雀。


冬天的夜晚,寒风刺骨。长青娃胸前挂着装药的口袋,一手打着电筒,一手扒开挡着去路的树丛和荊棘,艰难地行走在羊肠小道上。


回到曹家,已是深更夜半。在赤脚医生的指导下,输液、服药之后,寸步不离地守候在老人的病床前。


曹爷爷病情恶化,转县医院治疗,长青娃说服父母,自带口粮去县医院护理了半个多月,病癒后,同曹爷爷一起回家。
两位老人有了长青娃这样的好小子照顾,正感到日子好过,无情的清溪河,却吞噬了他年轻的生命!


在泣不成声的人群里,有一位中年妇女一一邓翠萍。她丈夫在外地工作,因有急事要去一趟,需半个月时日。怎奈家里不但有小孩读书,还有猪鸡鹅鸭,怎么丢得开?此事让邓长青知道了,他去到邓翠萍家里,一本正经地说:  “翠萍婶婶,让我给你看家,可以不?”喜出望外的邓翠萍拍着长青的肩膀 : “嗨呀,我还怕求之 不得哩,有啥子不放心的唷!”随即把一串钥匙交给了长青娃,就放心地探望丈夫去了。


邓长青在短短的人生路上,用行为搏得了乡亲们的喜爱。
1981年7月13日,狂风加暴雨,无情地袭击着清溪河两岸。本湾里赵乾地房后的山崖垮塌,堵塞了屋后的排水沟,若不即时疏通,房屋难予保全。正在吃饭的邓长青知道了,丢下手中的饭碗,参与到乡亲们救援的队伍中去。输通了水沟,发现土坯墙已被雨水浸湿。为了确保赵乾地一家的安全,又同乡亲们一起,邦着搬家。从早上干到下午两点,才最后离开。可是,邓长青浑身发冷,用手一摸,比火炭还烫。母亲为他烧酸辣汤发汗,婆婆眼泪汪汪地守在他身边寸步不离。
在这个家里,婆婆比谁都心疼长青娃。生活极度困难的岁月里,邓长青在塔山中学读书。把每周只有一次加餐分得的几片肉,用瓷盅盅装好,摸黑走夜路送回家来让婆婆吃,第二天一早,赶回学校上课。


婆婆用眼泪表达她对孙儿的疼爱!


一个小青年的死,为什么会撕扯着众多乡亲们的心?为什么有这么多人为他的死痛惜而落泪不止?


邓长青,不仅仅是用他短暂的一生,留下了一行行闪光的脚印,同时,还用他年轻的生命,谱写了一曲雷锋精神的颂歌!


1981年7月中旬,三台柳池清溪村与游仙白禅寺明月村接埌的清溪河,因连降暴雨,河水猛涨。人行石桥被淹,一只载人的渡船沉于水中,乡亲们只能听着对岸打米磨面的机器声,发出无奈的叹息。


7月18日这天,长青娃起得特别早,积了一大堆渣肥,还赶上生产队里灌棉花。歇气的时候,又同蚕桑专业组的几个人核对了上个月的出工记录。


收工回家,母亲正在生火煮饭,一双脚刚跨进屋门,就听见母亲在坛子里挖米时,铁瓢擦着坛子底底发出了“刮刮刮”的响声,长青知道,坛子里没米了。


这个家,打米磨面的事,皆由长青负责。趁母亲还在煮饭的功夫,长青挑一担谷子来到清溪河边。只听对面机声隆隆,望着眼前洪水滔滔,鼓着一双黑亮亮的大眼睛,心里在琢磨: 如果到别处,得走十多里路。去对岸倒挺方便,又怎能过得去呢?


邓长青杵着扁担,在被淹没的石板桥上走了几步,水淹齐胸,桥面石板因长时间泡在水里,已有了淤泥沉淀,要挑着谷子往来于洪水淹没的桥上,是不可能的。


邓长青还真会想办法,将谷子放在木盆里,推着木盆,踩看滑溜溜的石板桥,涉着齐胸的洪水到达对岸,回过头来,望着滔滔江水笑了!


邓长清将米扛回家,母亲非常吃惊地问:  ”儿子,


你把谷子担到哪儿去打成米的?这么快就回来了!”


“河对岸”!长清擦掉一脸的汗水,并未擦掉脸上的微笑。
“哎呀,我的个老子天,你都过得去呀?”母亲惊讶地端详着儿子,想看看浑身上下有无损伤。


长青脸上仍然挂着笑: “ 妈,我有过河的好办法”。


母亲觉得,儿子今天好像比往天更乖、更英俊,真想走过去亲上几口。可是,当她走到儿子面前,发现儿子已长得同她一样高了,用手指戳了一下儿子的额头: “你呀,还不快去擦把脸,饭都煮熟一阵子了”!


邓长青端着饭碗就到左邻右舍高声吆喝: “你们要打米磨面不?我可以邦忙哟!”


清溪河水猛涨,渡船沉没河底那些日子,这个山湾里好些人家的米坛子、面缸子都空了,听到长青娃儿的一声声吆喝,真像那下雨有人送伞,肚儿饿了有人送来美食。不等邓长青放下饭碗,湾里的毛桃子小伙王平同工人家属顾秀芳、邓翠萍就担着谷子、背着麦子在清溪河边等着长青娃大显神通了。


邓长青穿着背心和裤衩来到河边,用木盆把王家的谷子推过去打成米,又将顾家的麦子推过去磨成面,再把邓家的玉米推过去磨成粉。送走一家,又来一家,推过去,再推过来。把每一家的斤两弄得准准确确,每一家的加工费零钱找补,交待得明明白白。


已是下午四点,周家湾里的周焕元两口子和周焕太又肩挑背扛赶到了清溪河边。长青娃毫不犹豫地跳下水去,邦他们解决了问题。刚刚准备上岸,曹家湾里的曹丽萍、曹大军、顾世太、熊国富又先先后后赶过来了。长青娃依然是额头上冒着汗,脸上挂着笑,不慌不忙地为他们干得妥妥贴贴。抬头一看,再也没人了。在河边看热闹的乡亲,也劝他上岸回家休息。


邓长青累了一下午,也确实该回家喘口气了。


邓长青正准备往回走,本湾里顾茂辉又背着谷子来了。长青娃二话没说,接过背篓回转身去,将谷子放在木盆里,眼晴盯着对岸,两脚䠀着滑溜溜的石板桥向前推去。


已是下午5点过,显得精疲力尽的邓长青,站在岸上,伸直了腰,望望远方,断定没有人再来了,才扛着木盆,踏上回家的路。


就在这个时候,对岸传来了呼喊声: “长青哥,我要过河,请你扶我一把!”


这是本湾里读书的学生赖福友,邓长青哪里还顾得上疲劳,转身涉水过去,扶着小赖慢慢过河,嘴里不停地招呼:“ 踩稳,把细点哟!”  可这小赖用脚尖着地,也只能露出个脑袋在水面。满是泥泞沉淀的桥面,实在溜滑难走,又因长青过度疲劳,刚走过河心,一个趔趄,长青沉入桥下深水区,小赖也相随而去。长青迅速撒手,叫小赖自已脚踩桥面。但因小赖失了依靠,也十奶危急。长青用尽全身力气,浮出水面,奋力将小赖往岸边推。


幸好岸上有人,救起了小赖,长青却被清溪河水吞噬。


两岸乡亲泣不成声,呼喊着: “ 长青,长青娃呀,你在哪里?你快回來……!”


奔腾不息的青溪河水,响亮地回答: “长青沿着雷锋的道路去了!”

邓长青去了,给活着的人,留下一行行闪光的脚印!


共青团三台县委授予邓长青同志“雷锋式青年”的光荣称号!

111507ro3oaxu9vunbg11u.jpg.thumb.jpg

如果您有任何问题,可以加我们客服媛媛,微信号:santaizxAPP【李**,191****8601】
全部回复31 显示全部楼层
小魏 发表于 2022-5-26 13:07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广东
点赞!来自: iPhone客户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旭日正东升 发表于 2022-5-26 13:39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四川
他为活着的人,留下一路闪光的脚印……来自: Android客户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5-26 13:58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广东
已阅来自: Android客户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沃家 发表于 2022-5-26 16:46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四川
谢谢分享!来自: Android客户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酒醉的蝴蝶 发表于 2022-5-26 16:47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四川
他还活着,永远活在了村人的心里。来自: iPhone客户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胡平 发表于 2022-5-26 18:52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四川
不错,脚步来自: Android客户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爸爸爸爸 发表于 2022-5-26 19:45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广东
好文章!!来自: iPhone客户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赵翠萍 发表于 2022-5-26 20:07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四川
好文章,拜读转发了
回复 支持 1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望月微笑 发表于 2022-5-26 20:24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四川
闪光的脚印
满满正能量
人间真情感天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

本版积分规则

楼主

热门推荐

联系客服 关注微信 下载APP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