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刚刚从一家上市公司分众传媒离职的黄鑫,决定回到三台老家打拼。
黄老爷子让他子承父业。
当时的“业”其实完全算不上,就一台破旧的吊车,上面用油漆喷了三个字“黄吊车”;然后剩下的就是这个还算不上品牌的招牌。
在外面打拼了几年的黄鑫踌躇满志豪气干云的说,我要把“黄氏吊装”做到三台最大。
开了几十年吊车的黄老太爷听后非常激动,当即开始传授吊车技术。在辛辛苦苦学习了三个月吊车技术之后,黄鑫首先放弃了吊车驾驶员的工作。这三个月让他明白了自己应该去更适合发挥自己才能和优势的地方。在外面打拼那几年,尤其是在一家上市公司做销售那段时间受益非浅。
他开始拿着“黄氏吊装”的招牌去联系客户,那几年的销售经验和黄老爷子积累下来的口碑成为他最好的敲门砖。于是从那个时候起,黄鑫和那辆父亲留下的吊车开启了十年征程。
吊车在城市里应用范围极广,不仅仅是房屋修建,在设施设备安装、道路抢险、工程建造等等都是刚需。口碑和技术是做吊车的关键。
这十年来,“黄氏吊装”几乎参与了三台城里面所有的楼盘建设,亲身经历和见证了三台城的日新月异。城里那两座人行天桥、马望路的联谊桥、刘营冬瓜山发电站、百顷垃圾发电站,成德南高速、绵遂高速、绵西高速、德遂高速还有那一座座拔地而起的高楼,都有着黄氏吊装的参与。
这十年来,黄鑫的吊车从当时老爷子留下的第一台吊车到现在,基本上每年都会购置一辆吊车。到现在已经拥有了17辆各种型号的吊车,真正意义上的占据了三台吊车行业的“半壁江山”!十年前他立下的豪言壮志,早已实现。黄氏吊装的规模和影响力,甚至在绵阳市能跻身前五。
这十年来,无论是面对开发商、合作方、还是各种领导客户一般职员;或者甲方乙方,黄鑫都是热情洋溢又透露着真诚。这种态度让所有人都如沐春风,就这样完成一笔又一笔生意,累积一个又一个客户。
吊车这个行业的特殊性之一就是按小时来计算它的劳动成果。这十年下来黄鑫已经真正成为“时间管理大师”:每一辆吊车的型号适用于哪天的哪一个场所,每一辆吊车在当天要在哪些地方去工作,怎么最大限度的利用好吊车效率是他每天最大的工作量。吊车高昂的成本和人工,稍不留神就容易造成亏损。
这些年下来,“黄氏吊装”参与的抢险救援事件不计其数。其中最惊险的一次就是去年新德镇溃堤那次。当时发现险情之后,第一时间通知黄鑫的吊车入驻现场救援。黄鑫二话没说,马上安排才买的新吊车第一时间前往溃坝处进行抢险。最危险的时候,甚至给驾驶员分发好救生衣以防万一。经过几天几夜的抢险工作,那段堤坝在所有人努力下成功防止了溃堤,新德镇也转危为安。
三百六十五行,行行出状元;按现在说法是行行都有天花板。黄氏吊装经过黄鑫这十年如一日的苦心经营,在三台吊车行业来说已经做到了极致。但是他仍然谦逊低调,见到客户和朋友仍然热情洋溢满脸微笑,他还是认为自己只是在创业的路上。问及他的愿望有两个,一个是“转型”,去寻找新的机遇和挑战;一个是“躺平”,想舒舒服服的躺在床上去玩一天游戏。
三台城三台人,黄鑫和他的“黄氏吊装”正是这座城市的见证者也是建设者。最开始他自己把自己当作三台最“潮”的代表,随着年龄的增长,也渐渐褪去那些印记,接受自己的变化。作为80后的这一代,也开始成为社会的中坚力量,作为这座城市的伴随者,坚定去传承和发扬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