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方微信 手机客户端

三台在线

搜索

今日立冬,大幅降温,友友们多多保重哦

  [复制链接]
示羊人王 发表于 2021-11-7 07:32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三台事早知道!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x
     今天是11月7日,农历10月初2,是立冬,二十四节气之一,斗柄指向西北,太阳黄经达225°,于公历11月7-8日之间交节。[1]立冬是季节类节气,表示自此进入了冬季。立,建始也;冬,终也,万物收藏也。立冬,意味着生气开始闭蓄,万物进入休养、收藏状态。其气候也由秋季少雨干燥向阴雨寒冻的冬季气候渐变。
     立冬后,日照时间将继续缩短,正午太阳高度继续降低。由于地表贮存的热量还有一定的能量,所以一般初冬时期还不是很冷;随着时间推移,冷空气活动逐渐频繁,气温下降趋势加快。
    立冬是冬季的第一个节气,代表着冬季的开始。立冬也是中国民间非常重视的季节节点之一,是享受丰收、休养生息的时节,通过冬季的休养,期待来年生活的兴旺如意。立冬在古代社会是“四时八节”之一,是个非常重要的节日,在中国部分地区有祭祖、饮宴等习俗,气候
由少雨干燥向阴雨寒冻过渡。
    中国传统的四季划分是以二十四节气中的“四立”作为四季的始点。冬季以“立冬”开始,至下一“立春”结束。冬,即“终也、万物收藏也”,立冬,意味着生气开始闭蓄,万物进入休养、收藏状态。关于四季的划分时间,中国习惯以“四立”(立春、立夏、立秋、立冬)为四季的起点,“两至”(夏至、冬至)“两分”(春分、秋分)为四季的中点,具有明显地天文含义。
气象变化
   立冬时节,太阳已到达黄经225度,北半球获得的太阳辐射量越来越少,但由于此时地表在下半年贮存的热量还具有一定的能量,所以初冬一般还不会太冷。冬季普通盛行东北风和北风。
    在南方地区,从立冬至小雪期间,常会出现风和日丽、温暖舒适的“小阳春”天气,在民间有“十月小阳春”一说,正所谓“八月暖九月温,十月还有小阳春”。在南方初冬时节一般不会很冷,但随着时间推移,冷空气频繁南下,气温逐渐下降。立冬期间的华南北部,即便寒风扫过,气温会迅速回升,晴朗无风之时,常有“十月小阳春,无风暖融融”之说。
秦岭淮河以北附近地区,冷空气频繁出现,降温成为这个时节的常态。东北和西北地区,这个时候已经是大雪纷飞的景象了,尤其是东北黑龙江地区,已经异常寒冷,这里早在立冬到来之前就已经入冬了。而西北地区秋季的红黄景象还未完全褪去,但雪花已经飘落了。
物候现象
   中国古人将立冬分为三候:“一候水始冰;二候地始冻;三候雉入大水为蜃。”此时,水已经能结成冰;土地也开始冻结;雉入大水为蜃中的雉即指野鸡一类的大鸟,蜃为大蛤。立冬后,野鸡一类的大鸟便不多见了,而海边却可以看到外壳与野鸡的线条及颜色相似的大蛤。所以古人认为雉到立冬后便变成大蛤了。
传统习俗
    综述,自古以来,立冬节气就被人们高度重视,各地庆祝活动也非常丰富。立冬与立春、立夏、立秋合称四立,在中国老百姓心中是非常重要的节日。春耕夏耘,秋收冬藏,冬季也是享受丰收的季节。中国过去是个农耕社会,劳动了一年的人们,利用立冬这一天要休息一下,顺便犒赏一家人一年来的辛苦。有句谚语“立冬补冬,补嘴空”就是最好的比喻。





立冬,闽中俗称“交冬”,意为秋冬之交。立冬“补冬”,家家户户要熬制草根汤,将山白芷根、盐肤木根、山苍子根、地稔根等剁成片,下锅熬煮出浓浓的草根汤后,捞去根块,再加入鸡、鸭、兔肉或猪蹄、猪肚等熬制。草根品种众多,配方也多种多样,但都躲不开补肾、健胃、强腰膝的功能。

吃饺子
立冬之日,各式各样的饺子卖得很火。一来立冬这天改善一下生活,而“好吃不过饺子”;二来饺子是来源于“交子之时”的说法,立冬是秋冬季节之交,故“交”子之时的饺子不能不吃。有些地方要吃倭瓜饺子,夏天买的倭瓜经存放后做饺子馅,味道既与大白菜有异,也与夏天的倭瓜馅不同,蘸醋加烂蒜吃,别有一番滋味。在吉林,立冬的规矩是吃水饺,因为水饺外形似耳朵,人们认为吃了它,冬天耳朵就不受冻。此外,饺子谐音“交子”,意指立冬是秋冬之交。


吃饺子
酿黄酒
立冬之日开始酿黄酒,是绍兴传统的酿酒风俗。冬季水体清冽、气温低,可有效抑制杂菌繁育,又能使酒在低温长时间发酵过程中形成良好的风味,是酿酒发酵最适合的季节。因此绍兴人把从立冬开始到第二年立春这段最适合做黄酒的时间称为“冬酿”,祈求福祉。

扫疥
过去立冬,河南、江苏、浙江一带民间还有用各种香草、菊花、金银花煎汤沐浴的活动,称为“扫疥”,以求治愈疾病,保证身体健康过冬。

舂交冬糍
这一天,漳州的乡村人家要舂“交冬糍”庆祝好收成。糯米蒸熟后倒入石臼,舂得韧韧的,黏黏的,揪成乒乓球大小,细细地揉成团;花生米炒得香香的,磨得细细的,与白糖拌在一起。做好的小糍粑滚以白糖花生粉,摆放在大海碗里。食用时用筷子一口气串上几粒,就像拨浪鼓,所以也叫“拨浪糍”。做好“交冬糍”,得敬一敬土地神,感谢他慷慨的给予。

吃生葱
南京有句谚语:“一日半根葱,入冬腿带风。”一立冬,老南京人就特别注意吃生葱了,以抵抗南京冬季湿寒,减少疾病的发生。按老人的讲法,葱性温味辛,能发散让人出汗,使体内郁滞不通的阳气随着汗液排出,阳气运行便通畅了,病邪也就随汗被驱除了。南京人还常把“立冬嗖嗖疾病盘,大葱再辣嘴中盘”这句老话挂在嘴边,为了入冬后的健康,南京人此时也学着北方人吃起了生葱。



健康养生
饮食方面,应注意少食生冷,多食一些温润厚重的食品。例如大白菜、萝卜、白薯、土豆、豆腐、木耳等等,这些食品中富含的维生素能有效补充人体的需要。

此外,冬季宜多喝温水,养阴的同时还可以润燥。还可酌情选择沙参、玉竹、百合、无花果、银耳、枸杞、甲鱼、罗汉果等养阴的食物煲汤或炖煮。

冬季在饮食养生方面,中医学认为应少食咸,多吃点苦味的食物,道理是冬季为肾经旺盛之时,而肾主咸,心主苦。从祖国医学五行理论来说,咸胜苦、肾水克心火。若咸味吃多了,就会使本来就偏亢的肾水更亢,从而使心阳的力量减弱,所以应多食些苦味的食物,以助心阳。这样就能抗御过亢的肾水。正如《四时调摄笺》里所说:“冬月肾水味咸,恐水克火,故宜养心。”



front2_0_309_Fhwg7FNGKMa_Odj2Y-hv9SgMYl0t.1636241535_07_32_16.jpg
front2_0_309_Fv63wYSr9Brx2D8lZXkmESykWqZh.1636241535_07_32_17.jpg
front2_0_309_FjiSyH7aDxO1HP8i3wXawzOvLFOh.1636241535_07_32_16.jpg
front2_0_309_Fqae4PfvdEtwzAISsxyr-To3xK5j.1636241535_07_32_16.jpg
front2_0_309_FoFbR98rg3HUFTV8XM15_9ZlMgkF.1636241535_07_32_16.jpg
来自: Android客户端
全部回复33 显示全部楼层
示羊人王 发表于 2021-11-7 07:32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友友们,多保重哦!
来自: Android客户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开心财主 发表于 2021-11-7 07:47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冬凉别忘添衣裳!
来自: Android客户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示羊人王 发表于 2021-11-7 08:35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多多保重。
来自: Android客户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镜子 发表于 2021-11-7 11:07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一年又快混完了!
来自: iPhone客户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示羊人王 发表于 2021-11-7 11:15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镜子 发表于 2021-11-7 11:07
一年又快混完了!

就是,一年又一年,时间真快哦。
来自: Android客户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笨啊邓邓 发表于 2021-11-7 11:30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冷哦!
来自: Android客户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杨柳春风 发表于 2021-11-7 12:17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北方的立冬雪花飘飘了
来自: Android客户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大卫 发表于 2021-11-7 12:43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大家都注意保暖!保重身体!
来自: Android客户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寒冬 发表于 2021-11-7 12:43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立冬凉,多保重!
来自: Android客户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

本版积分规则

楼主

热门推荐

联系客服 关注微信 下载APP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