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叫许前贵
三台秋林人
拥有有一个让人快乐的农场
并在这条路上越走越远!
一年后,即将升职的他却选择了离开
“10年前,拿着三五千的月薪,日子过得很是逍遥,但是我总觉得缺少了点酸甜苦辣,对未来非常茫迷茫,”阿贵说。
阿贵想到创业,于是在升职前夕毅然辞职,干起了野鸡养殖,遗憾的是以失败告终了。
不过,他并没有放弃!贴地砖、卖房子、卖家电……他折腾过很多行业,结果却感觉越来越迷茫!直到2年后,他遇到一个种黄瓜的朋友。“那时候朋友日销2000多元,而且农业又是我自己的专业,那一刻,我豁然开朗,瞬间找到方向。”
“你一个堂堂大学本科生,现在要回来种地,还赚不到钱!这就是走歪路,不务正业!”最初得知他要搞农业,父亲劈头盖脸一顿臭骂。阿贵理解父亲的心理:“花了那么多钱终于让他跳出农门,结果一杆子又跳回来了,街坊背后的闲言碎语就让人难受。”
但阿贵一心想用自己的专业优势,打破老一辈“干农业丢人”的传统观念。他的想法得到母亲、奶奶,以及女朋友的大力支持。
“那时候真的很艰难,欠了一屁股债,好在女朋友一直给我补贴。”阿贵回忆当年的情景:“一开始我上班的时候,女朋友每次回来都坐飞机,后来做农业,她的交通工具从飞机逐渐换成卧铺、硬座,甚至还买过站票。”当然,女朋友的付出,更加坚定了阿贵要作出一番成绩的决心。
“朋友们给儿子起了个小名叫小番茄,他已经认识了很多蔬菜品种,是我们的小帮手,”阿贵自豪的说。番茄棚,土豆地,鸡窝旁……经常可以看见20个月的“小番茄”和爸爸妈妈一起忙碌的身影。
刚回到了老本行时,为了降低风险,西瓜、黄瓜、草莓……阿贵什么都来一点,认为“这样不挣钱,那样总要挣钱嘛!”事实上,广泛的品种,并没有达到降低风险的目的,除了增加成本外,反而亏了好几万。
要种出绵阳最好吃的番茄
初恋红、初恋黄,以及丑八怪
就像初恋般单纯而美好
没有人能拒绝这浓厚的果味
摘下来就能直接吃
一口能找回30年前的味道
在田间管理方面,阿贵也毫不含糊,从浸种到催芽,从整地施肥到病虫害防治,甚至于做垄,对垄的高度和宽度,他都有严格要求。“就是要做到科学种植嘛!”阿贵说。
这对土壤消毒,有机肥的合理使用,氮磷钾钙镁元素的补充,以及微生物菌群的调控,都有明确而严苛的规范。他说:“农业是精细化的事,不是规模化的事。”
每年带动乡村旅游3万人左右
“我们觉得他种出了绵阳最好吃的番茄”
还与百盛这样的商超建立了战略合作
“但凡农业里能耍的,我这里都能尽量够满足。”
而像一个鲜活的有温度的生命
牢牢记住在这里度过的每一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