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三台事早知道!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x
春已接近尾声,夏天正悄悄走来。 提起夏天,你们会想到什么呢? 喝冰镇饮料,撸西瓜,吃美味的雪糕......不过,最清凉的解暑方式莫过于一头扎进水里游泳了。 嬉水是孩子的天性。去大海畅游,去泳池戏水,这是很多孩子所向往的。 可是当孩子在水中或水边玩耍时,如果爸爸妈妈没有有效看护,或当孩子遇险时,未及时发现或给予救助,那么,水带来的就是不幸。 什么是溺水?
MSCE的主治医师Mark R. Zonfrillo医师将溺水分为“干溺水”和“次生溺水”。 ●干溺水:通过鼻子或嘴吸入少量水,引起痉挛,堵塞呼吸道。 ●次生溺水:少量水进入肺部,导致发炎或肿胀。人体随后努力将氧气转移到二氧化碳中,反之亦然。如果发生第二次溺水,可能会有长达24小时后才会显示出溺水的迹象。 也有一些专家不认可“溺水淹没”和“二次溺水”这两个词,而只是将它们称为潜水伤害。Zonfrillo博士认为,它们同样危险,因为两者都可能导致呼吸困难,在最坏的情况下,甚至会导致死亡。 美国南卡罗来纳州一个10岁的小男孩,和妈妈在泳池玩了一个下午。回到家之后,小男孩洗了个澡,说困,就躺在床上午睡。 1个小时后,妈妈试图叫醒孩子,可是孩子已经完全没有反应,脸上被海绵一样的白色泡沫覆盖着。 孩子送到医院,已经死亡了,是溺死的,对,溺死的。 换句话说,是自己把自己憋死的。
小孩很容易发生“次生溺水”,去游泳池游泳,呛水了,刺激到了喉部,回家之后,喉头肌肉发生痉挛,导致呼吸道关闭。 虽然概率小,但“次生溺水”一样需要爸爸妈妈们重视: ①游泳时,要时刻盯着孩子,发生呛水时,尤其要小心,因为呛水,容易引发喉部痉挛。 ②游泳结束后,不要掉以轻心,如果孩子有呼吸困难、嗜睡、痉挛等症状发生,及时送去医院。 如何辨识溺水 孩子溺水很多时候是站在水里安静地死去,没有挣扎,很多时候大人就在身边而浑然不知。 溺水并不是好莱坞大片里那样的戏剧性,没有挣扎,没有呼叫,也没有平躺…… 日本曾经做过一项调查:有多少人没听到孩子的求救声(包括拍水,呼喊的声音)? 结果这项统计结果,着实让人感到害怕: 2000名监护人中, 58.1%的人几乎没听到声音; 31.8%的人听到了拍水声; 7.3%不记得了。
也就是说,不是这些家长不关注孩子, 而是有一半还多的孩子在溺水时根本不会发出任何声音…… 溺水的迹象 ○溺水儿童的头可能前倾,头在水中,嘴巴在水面; ○看起来不像溺水,只是在发呆,但如果对询问没有反应,及时施出援手; ○小孩子戏水会发出很多声音,一旦安静,需要警惕; ○溺水儿童手臂可能前倾,但无法划水向救援者移动; ○溺水者在水中是直立的,挣扎20~60秒下沉; ○溺水者的嘴会没入水中再浮出水面,没有时间呼救。 如何预防溺水? 1.家中及家周围: 家中的水盆、水缸用完应立即清空,家长用水时,让幼儿远离。 家中马桶盖要盖好,水桶、水井等蓄水容器要加盖。 保证浴室、洗衣房门关闭,避免儿童进入。 如果房屋周围有开放式水域,应在通往室外的房门安装护栏,以避免幼儿自行外出。 2.游泳池及开放水域 选择正规的泳池游泳,在下水前确保您的孩子已经掌握关于水安全的技能,并已做好热身运动。 陪同孩子一起在水中游泳,并让孩子待在你一臂以内的范围里。 儿童的水上游泳玩具不能代替标准的漂浮装备。 若在海中游泳,一定让孩子穿上安全、合格并且适合孩子体型大小的救生衣,扣好所有扣带。 如果带孩子坐船,家长和孩子都需要穿救生衣,并保证扣好所有扣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