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方微信 手机客户端

三台在线

搜索

我的住房梦里,有你不知道的故事

  [复制链接]
可乐君 发表于 2019-9-23 08:2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 来自四川

马上注册,三台事早知道!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x

住房是遮风挡雨的空间,是疲惫身心停靠的驿站。古往今来,住房梦一直是每个中国人孜孜以求的期待。当年杜甫“吾庐独破”,心中却有“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博大情怀,从而为后人所敬仰。

业已退休的我,一生中的住房经历了茅草房---土墙瓦房---楼房三次变迁。

display_picture.jpg

(图片来源于网络)

记得我7岁读小学时,我家住的是三间茅草房。不独我家,当时全生产队90%以上的农户都住茅草房。孩子少的家庭,经济条件会稍好一些,一般两三年就用麦秸秆把房顶换一次。孩子多的家庭,七、八年也无钱更换,“涛声依旧”。以致于房顶的秸秆朽了,长出一些青草或麦苗来。我们家属于前者。


(图片来源于网络)

茅草房容易遭遇大风灾害,1300多年前的杜甫就遇到过。但茅草房最大的安全隐患是火灾。大热天,一盏煤油灯或厨房灶孔的一粒火星,都可能引发灾难性后果。那年天干物燥持续2个多月,我们队里接连三户人家发生火灾。村里农户纷纷捐衣物、粮食,帮助受灾户度过难关。

(图片来源于网络)

我家住茅草房时从没遭遇过火灾,但住瓦房时却遭遇过水灾。

1974年,我高中毕业后去我们大队当民办教师。两年后用积蓄盖起了5间土墙瓦房,成为全队为数不多瓦房户。为此。当年来给我提亲的媒婆就接待了好几拨。

可是,这几间被全队人羡慕的瓦房,却成为我的一块“心病”。

在四川农村,房前屋后栽种竹子,是一种习俗,并非苏东坡、郑板桥那种充满诗情画意的雅好,而是为了拿竹子换点油盐钱,或者编个竹筐什么的,省得花钱去买。


(图片来源于网络)

我家屋后也种上了密密麻麻的竹子。下雨时屋檐水的浇灌,那些疯长的竹子长得又大又高。竹高必弯腰勾头。竹子这一勾头,就跟我家房上的瓦片亲密地“吻”上了。每年夏天,狂风暴雨在所难免。这大风一刮,竹丫杈就被瓦片“咬”住不放。刮来挂去,本来就斜着摆放的瓦片就往下梭,形成一道口子。于是,我家屋里也出现过“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的雨灾。好几次我们一家人都在户外,全家人冒雨拼命跑回家,可室内已经成了水田。有一次,眼见天上黑云压顶,山雨欲来。离家不远的一家人跑回家不久,就风雨大作。我们赶紧把木桶、盆盆、罐罐拿过来接水。妹妹就守着容器,装满一盆,就用另一个盆子替换满盆的水就被端去茅房倒掉。一家人忙得不可开交。


(图片来源于网络)

屋漏还不是最可怕的,最可怕可怕的是,大风在房顶撕开的口子正对着土墙。有一次,我家就出现这种情况:雨水浸泡墙体,不久就被冲开一个凹槽,泥浆一直流到墙脚。我知道,若不赶紧关闭房顶的口子,后果不堪设想。我立马去搬来一架木梯架在墙上,蹭蹭蹭爬上去把那两片重叠在一起的瓦片进行复原。父亲就在下面扶着梯子······


(图片来源于网络)

后来母亲病故,妹妹出嫁,我成为一名公办教师,因为工作调动离家更远了,家里只剩下老父亲独守老家五间瓦房。每年雷雨季节,家中的瓦房都是我最担心的牵挂。年迈的父亲会怎样去应对这场危机?万一他老人家去爬梯子摔下来怎么办?有时候真不敢往下想。


每次大雨后,我都会请假回家一趟。每当看见老父亲安然无恙,我那颗悬着的心才能踏实。但看见土墙上方一个个“伤口”,就像针扎我心一样,隐隐作痛,挥之不去。墙体上的每一道“伤口”,就是一处处安全隐患呀。想了想,心一横,扛起梯子,操起砍刀,去竹林,当一回“刽子手”,把哪些朝着瓦房弯腰的竹子统统砍了头。


(图片来源于网络)

1994年,我改行调到县级部门工作。单位分我一间12平米青瓦房。当时我们一家三口。我只好给10岁的儿子隔出4平米安放一架小床,我们两个老家伙住8平米。门外的阶沿上放一蜂窝煤炉子,一张咧着嘴的旧课桌切菜用。解手只好上机关的公厕。一次下大雨,由于我们的住处地势低洼,加上下水道被堵塞,早晨一觉醒来,房间里的泡沫拖鞋已经漂浮在水上了······


(图片来源于网络)

2003年,我的工作单位----三台报社集资建房,我购买了三室两厅两卫一厨133平米的大房子。装修后乔迁那天,我哪些同学、亲朋好友都来喝喜酒以示祝贺。“风雨不动安如山。”这是我平生住进的最大最好的放心房,心中的喜悦之情,无以言表。


2010年,在成都工作的儿子也买了一套80平米的电梯房。我们两个老家伙守着三台这套大房子,可老伴儿常常抱怨房子太大搞清洁太累,但我却舍不得以大换小,目的是节假日儿子一家三口回三台也能够住得下。


(图片来源于网络)

今年清明节前夕,我和老伴儿回老家古井镇农村祭奠已故的父母,沿途看见这片曾经养育我长大的土地上,到处是一幢幢小洋楼,有的还楼房还贴上漂亮外墙砖。


没走多远,偶遇儿时的发小老杨,他把我迎进他宽敞明亮的小洋楼。我这才发现,老杨家堂屋的合金双扇门漆的发亮。两扇门中央各贴着一个倒写的“福”字。


(图片来源于网络)

他给我俩各沏上一杯茶,算是待客礼数。他告诉我,2008年,三台作为地震重灾区,得到国家灾后重建的帮助,很多农户趁势盖起了小洋楼。两年前,又享受国家土墙房改造政策,队里最后4户贫困户掀掉土墙,建好楼房验收合格后,每户获得补助款2万元。现在,全队48户人住的全是楼房。老杨说着,微笑的老脸上溢出满满的幸福感。

听了老杨这番话,我也感槪良多:当年杜甫期待的住房梦,如今已经变成了现实。今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这可是我大中华综合国力强盛、人民安居乐业的福祉啊!


●  作者  | 古往今来


全部回复20 显示全部楼层
木子的李 发表于 2019-9-23 12:30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四川
古老师文笔太好了
来自: Android客户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风轻 发表于 2019-9-23 13:24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广东
非常真实
来自: iPhone客户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9-23 15:58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广东
这是个高手古今往来
来自: Android客户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9-23 15:59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广东
古往今来文学大师级人物
来自: Android客户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一水聊生活 发表于 2019-9-23 16:48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四川
拜读了!
来自: Android客户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示羊人王 发表于 2019-9-23 16:50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四川
的确祖国的曰新月异变化在笔者笔下真实的反映。
三台在线的忠实者,从2012年5月13日注册至今一直跟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秋林哥 发表于 2019-9-23 16:58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四川
不错的回忆录。
来自: Android客户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大卫 发表于 2019-9-23 17:10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四川

来自: Android客户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简简丹丹 发表于 2019-9-23 18:47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四川
时代变迁
来自: Android客户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

本版积分规则

楼主

管理员

热门推荐

联系客服 关注微信 下载APP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