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方微信 手机客户端

三台在线

搜索

一双鞋子的故事

[复制链接]
赵翠萍 发表于 2020-12-27 15:14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 来自四川

马上注册,三台事早知道!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x
《一双鞋的故事》
图文/赵翠萍(回忆录)
        今天晚上吃过晚饭,时间都8点过了,我们老两口边转耍边拿手机扫街景。
      不知不觉的走到了学林路上的美食节活动现场。我们买了10元钱七星海椒面,当走到卖鞋子摊位时,几双翻毛皮鞋并排摆在最显眼的板板上,非常引人注目。
       一看见这几双翻毛皮鞋,就勾超了我的回忆,让我久久不能释怀。
      那是一九六八年12月20号,我和芙蓉妹两人,响应伟大领袖毛主席号召,下乡到北坝三村六队当知青(琴泉寺湾头)。一九七六年12月20号,我接到三台县知青办给我发的通知和户口迂移证,我属于父母身边无子女照顾对象,可回到城头,回到父母身边顾父母。当时,我是多么高兴啊。我拿着迁移证,用板板车拉着生产队给我分配的口粮(300斤净红苕),搖身一变,又回到了三台县城二居委会16组,变回了城市居民。
     当了整七年知青的我,回城后,就积极参加二居委会的居民工作,李书记蒋主任两位老太太,在居委会召开群众开大会,夸我人年轻,声气大又洪亮,就分派我帮她们给大家读报纸,学习红头子文件,逢年过节,叫我跟着居委会几个干部同行,一起去居民小组检查卫生,慰问军烈属。(那时才在东街杨阿姨家第一次看见彩色照片)后来,四人帮垮台,又分派我教大家唱歌,我记得,李书记拿了一张歌单,我就照到歌单教大家唱"打倒四人帮,人民喜洋洋......”。
       一九七七年十月国庆节后第三天,我母亲退休了,我顶员进厂顶替工作,当上了一个名符其实的二轻系统,竹器厂的一名学徒工。
      我们一同共厂的有几十个知青或社会青年,大家分配的工种不一样,有分配到编船蓬的车间的(因为当时涪江凯江还在过往船只,金星社造船,拉船运输,我们竹器社专门为金星社编制船上用品。有编顶棚的(装修房子用的),有编藤椅子,藤桌子,温水瓶藤子壳壳的,有做竹椅轿轿的,竹板凳的。有打草帽子的草帽车间,我和几个知青就分配在草帽车间做笫一道工序,把从乡下收购来的草辫子分颜色,花纹,宽窄,厚薄,花子的紧密度逐一分清,再由打帽工人按照需要,抱到自己坐位上,按要求加工成一顶顶草帽,制成成品入库,再由三台土产公司销往各地。
    我们选草辫子工人最辛苦,一年四季天干暑热,寒冬腊月,都在坝子头劳作,从上班到下班,人都是坐在一根矮凳上操作,劳动一天下来,腰杆,脚杆发麻发涨,脖子爬到疆硬,每一个月17元,加粮食补贴5角钱,每个月工资17.5元。第二年涨工资一元,第三年涨工资一元,三年学徒滿了就计件,做得多工资就多,打一顶草帽,工资才一分多钱至2分钱之间。
       我做的是选草辫子的第一道工序,所以也特别的累,春夏秋三季还好点,,可是,腊冬腊月就不好过了,因为在坝子头选草辫,雾气重,天气寒冷,由其是一双腿杆和一双脚,麻木得不象自己了。心里苦不堪言。
      后来,我们俩口子就到下南街皮革社去找到蒋道新伯伯,(从解放蒋道新与我父母就在雨伞社一起工作,1964年雨伞社与南门外竹器社合并后,蒋道兴调到皮革社任会计工作)。请蒋伯伯帮我买一双翻毛皮鞋,(价格13元5角)。蒋伯伯皮鞋沒有帮我买鞋子,还给我和丈夫俩人上了一堂忆苦思甜的政治课呢。
       蒋道新伯伯说:“现在生活这么好,又有工作做,挣得到钱了,你还这么年轻,就搞辅张浪费了,就要想买皮鞋穿了,你老汉赵德渊,你老母吴长清,辛辛苦苦几十年,他们这辈子吃的啥,穿了啥,他们都沒有买皮鞋穿,你年纪轻轻的,就玩派头,要买毛皮鞋穿,不卖给你”。
      至到几十年后的今天晚上,我一眼看见这双翻毛皮鞋,就想起了在那个特殊的年代,那个特殊的买鞋遭遇,那个蒋道新伯伯苦口婆心的教诲,如雷贯耳在我心头永存。
front2_0_Fs21GBWaXmMehUkyYPEKCYAyUjhj.1609053296.jpg
来自: Android客户端
全部回复1 显示全部楼层
示羊人王 发表于 2020-12-27 17:07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四川
计划经济时代的烙印,人们仅能解决温饱。
来自: Android客户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

本版积分规则

楼主

论坛元老

热门推荐

联系客服 关注微信 下载APP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