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三台事早知道!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x
朋友和我抱怨:陪娃练琴,简直跟逼他上刑一样! 我给了她一个同情的眼神! 谁家又不是呢? 作为一名资深琴童妈妈,我可以负责任地说: 学乐器,是除辅导作业后的第二大亲子关系「杀手」! 不练琴母慈子孝,一练琴鸡飞狗跳! 有孩子学琴的家庭,每天都在上演人间大型亲子关系崩塌现场。 
一娃学琴,全家修行据说,每一个练琴的孩子都是哭着长大的。 会乐器的人,表面看上去光鲜亮丽潇洒自如一气呵成仙气飘飘。 实际背地里练琴的时候,是各种苦大仇深临阵脱逃痛不欲生哭唧鸟嚎。 小孩每次练琴,都是一次痛苦不堪的被迫营业。 「当初说不让你报班,你非要把班报。现在小小年纪,是否已经开始渴求一种叫后悔药的东西?」 
挣扎是没有用的,反抗是无效的,自己选的乐器,哭着也要练下去。 
据说,每一个学乐器的小朋友都要经历这三个阶段: 刚开始:「我喜欢,我要学!」 一周后:「妈妈,感觉学这个有点难……」 三个月后:「妈妈啊,太难了,我不想学了,555555……」 
家里有个学琴的孩子,家长每天都会见识一次什么叫「小朋友学艺大型崩溃现场」。 家有学钢琴的小朋友,每次按琴键就像按电门,一百个不情愿,一千个不甘心,一万个磨洋工。 「孩子啊,你的悲伤,连肖邦都弹不出。」 
本想报个古筝班,能弹出个惊艳众人的《笑傲江湖》。 现在看来,距离「沧海一声笑」有点远,「练琴一阵嚎」倒是做到了! 叫天天不管,叫地地不应,上贼船容易下贼船难,还是练吧! 
下面这个学琵琶的娃娃,一边哭一边弹,一边嘴里唱着谱儿「来唆,来唆」…… 哎,学音乐咋就这么难?! 
有时也不禁想问: 乐器到底是怎样一种反人类的东西,把娃们逼成这副模样? 为了逃避练琴这项人间酷刑,人类幼崽使出了浑身解数:只要借口选得好,就能逃出练琴的牢。 
厕所是大人的避难所,也是小孩的「避练所」。 练琴,绝对是治疗小儿便秘最好的方法。 想让孩子痛痛快快去练琴,家长也是用尽各种手段提高兴趣,威逼利诱,软硬皆施,表扬鼓励,贴小红花,打卡换礼物…… 说实在的,这些年,啥事儿都没让我这么费过心思。 仿佛孩子进的不是琴房,而是上的刑场。 好容易等孩子终于去练琴了,「人间磨蹭大赏」和「人间不在状态大赏」又要开始了...... 拿我家那个学古筝的娃来说,通常,人家戴个假指甲能用20分钟,刚刚拨拉了3分钟肯定就要搞事情,什么累了、喝了、上厕所,以及各种小动作依次排队准备上演…… 练琴到底是一种什么人间疾苦,把娃娃们逼得可不堪言?  @某社交平台南风喃
说真的,家有琴童,就算孩子不疯,父母不疯,邻居也要疯了。 「邻居小孩又在练琴了」,已经成了一种社区居住痛苦。 
一娃学琴,一家人崩溃。 一娃练琴,一楼人受罪。 
练得好的,邻居烧香。 练得不好的,邻居上药房。 

陪读费嘴,陪练费妈当妈的不会轻易崩溃, 除非家里有个不爱练琴的娃。 让中年父母崩溃的最后一根稻草,就是陪孩子练琴。 有位网友说,有天晚上她听到楼上女人的咆哮: 「分手,一定要分手!」 一颗八卦的心啊,热血沸腾,她赶忙打开了窗户。 女人继续咆哮道: 「分手练习!分手,先练右手再练左手!」 明白了真相的她,默默地关上了窗户。 
如果陪孩子写作业会崩溃,那陪孩子练琴真的是在历劫! 再次敬告各位父母同僚: 学乐器有风险,报班需谨慎! 陪练的杀伤力绝不次于陪读! 有妈妈说,人生最丑的时候,就是陪娃写作业和练琴的时候。 
一入琴门深似海,从此亲妈变后妈。 辅导作业控制一点,尚能和风细雨。 可陪练不行啊,乐器声音大,如果当妈的小声指导,娃根本就听不到。 以至于,孩子练了几年琴学得不咋地,但当妈的嗓门是越来越大了,自己都嫌吵! 每个琴童背后,都站着一位用生命陪娃练琴的妈妈。  @某社交平台茹意杰祥
娃练的不是琴,是魔音: 让妈疯,让妈病,让妈痛苦地怀疑人生。 


如果世界上有「花钱买罪受」这回事,那么,让孩子学乐器绝对占据C位排名。 娃的乐器老师说了,从业十多年,那种生来就对音乐如痴如醉狂热练琴的娃,她一个都没有见过。 学琴的是孩子,能不能坚持学下去,靠的不是娃,靠的全是妈。 也许有妈妈能从陪读的苦难中脱身,但没有一个妈妈能从陪练的痛苦中自拔。 

学琴就是咔咔地烧着钱,成效基本不明显。 孩子练琴把妈妈气哭的,怕是不比陪写作业的少吧。 
每个琴童妈妈每天陪练想的都是同一个问题: 如何让他在练琴中找到快乐? 可不是妈妈们能力不足,而是让一个小孩严于律己,从枯燥中找到乐趣,简直是天方夜谭,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孩子练的是琴吗? 不,是家长的意志力! 无论孩子学什么,妈都得跟着学,文要自学乐理知识、简谱、五线谱,武要吹拉弹唱来上几下子。 所以,下次孩子报乐器兴趣班,听我的,选一样娘俩都喜欢的乐器,好吗? 陪读、陪练、陪睡,每一个中年妈妈的夜,都过得波澜壮阔,气血翻涌,靠意念死撑! 孩子学乐器的成本是钱吗?是精力吗? 不是! 是当妈的身心损耗和报废的快慢! 

要想娃琴练得好,仪式感不能少陪娃练琴气归气,但为了让娃好好练,全家出力又出招儿: 骗孙猴子上天养马,哄猪八戒下河除妖。 要想娃好好练琴,爹妈的套路必须得深。 你看这家人,为了让闺女练琴,爹来报幕邀请,全家围坐当观众。 
光靠嗓子喊,早晚有一天会哑; 光靠手指拍,早晚有一天会骨折。 很多家长醒悟了: 陪孩子练琴,没件趁手的兵器是不行的。 「尚方宝剑」在手,一物降一物!  @某社交平台信紫
更有妈妈把照片贴琴谱上,监督练琴,比摄像头还牛的办法! 见此照片,如妈亲临! 被陪练逼疯的爸爸也不甘示弱,智商上线,道具上场,不惜扮鬼,威慑琴娃。 爸爸的内心OS:你敢走下神儿,我就让你吓掉魂儿。 
陪娃学琴就像打怪升级,前进一步不知道是哪里,可退后一步就是前功尽弃。 有的看官问了: 既然学琴这么苦,为什么还要让孩子学? 不是为了让娃成为音乐家,只是想让他在学习中明白: 什么是坚持,什么是毅力; 什么是昨天哭着鼻子想放弃,今天笑着体验学会的成就感。 但对于还没让娃学琴的父母来说,有句发自肺腑的话不得不说: 要想青春不老,远离乐器错不了。 要想母子和睦,家里千万别有琴谱。 如果这些你都不怕,那么,陪练大军欢迎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