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三台事早知道!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x
最近,我被拽进了一个二胎交流群。 群里有很多一胎妈妈和二胎妈妈,跨越从20多岁到40多岁不同年龄段。 每天早上打开微信,总会收到几十上百条信息,当然我也会参与其中。 最有趣的莫过于讨论:养一胎和养二胎的不同,接下来一起聊聊这些趣事。 养一胎和养二胎有什么不同?我的经历也是如此。 就拿给孩子拍照来说,老大出生后,经常给他拍摄一些照片,并在照片背后写上日期,然后仔细地放入相册。这样的相册,做了两本。老二呢?这样的相册只做了3页。 对于老大多少天会翻身、会坐、会爬,我都会第一眼见证,激动的欣喜若狂,感觉天下他是最棒的。老二呢?只会风淡云轻地看一眼:嗯,发育正常,挺好。 对于老大的辅食花样百出,辅食机就买了俩,按照《美国儿科学会》要求,每周食物品种超过50种。老二呢?就鸡蛋面、蒸鸡蛋、软饭、粥轮着换,每周只要不重样就行。 …… 除了这些娱乐内容,也会聊育儿“干货”。 比如二胎家庭的“终极”问题:如何让两个孩子更好的相处? 群里有个朋友叫莉莉,曾用一个“星星表”管理两个孩子。 如果孩子做得好,能获得一个小星星。每到周末,将他们的星星数量进行比较,多的那个可以获得奖励。 一开始还好,可过了新鲜劲就没用了,甚至还经常为星星吵架,甚至打架。 原以为通过“比较”,可以激发孩子的能力;但另一面可能会输掉孩子的积极性。 所以,不要任何时候都鼓励俩孩子相互比较。 如果两个孩子发生争吵,甚至打架,怎样处理更好呢? 群里有朋友分享《正面管教》一书,非常实用,书中提出“3B原则”的办法。 在孩子不引起安全问题的情况下,可以做到:走开、忍受、引导孩子走出争斗。 走开:告诉正在吵架的孩子,我知道你们在吵架,但我不打算处理,而且我还要先走一会儿; 忍受:即留在孩子身边,看着孩子吵闹,但是不干涉; 引导孩子走出争斗:就是将孩子从争斗的情境中拉开,不批评不评价,并且对他们一视同仁。
最后,二胎养育中,不用做到“一碗水端平” 虽然我们经常说“要一碗水端平”,但两个孩子是不同的年纪、不同的性别、不同的爱好和性格,就像威廉·西尔斯说:“每个孩子都觉得他在父母眼中是特别的。” 所以,“一碗水端平”并不适用。 另外有研究证明:当他人欣赏我们的成就时,我们会觉得与他们发生了积极的链接, 所以更好的做法是,发现每个孩子的独特之处,然后充分地去鼓励他们。 这样做的好处是:俩孩子可以更快乐地成长,“二胎养育”也会更加轻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