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三台事早知道!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x
“不吃拉倒,让你饿......” 对于孩子吃饭的问题,你认同这个观点吗?
饿肚子 民以食为天,孩子也是民,TA们不仅以食为天,还以玩为天。 如果家里的饭菜既好吃,又好玩,那么,这个就太好玩了,太好吃了。 如果让孩子饿过头,再给孩子吃,确实是一个普遍的做法,也很奏效。但是家长们有没有想过,孩子的胃经得起饿吗?为什么要让TA们的胃一天饿上三四顿,以至于有上顿,而没下顿。 还有一个问题来了,当孩子饥不择食的时候,来一个狼吞虎咽,暴饮暴食,这样真的很好吗?孩子的消化系统受得了吗?  有下顿 所以,我的观点是这样的:让孩子饿了再吃,可能是一个比较省事的方式,或者说是“偷懒”的方式。不如“曲线救娃”,让孩子更健康地完成吃饭的过程。 案例:好朋友唐老鸭的孩子,就是经常暴饮暴食的一个例子,而且也是等孩子饿,再给吃的。 唐老鸭说,我家孩子中午吃到10分的饱,晚上他就不爱吃了。第二天早上还不想吃,吃了就干呕。我们带孩子去看医生,医生说:“你给孩子吃得太多了,有点积食,导致脾胃不好,建议拿着点药,让孩子每一餐均匀地吃饭、定时定量地吃饭。  没上顿 有上顿,没下顿。这会让孩子更不健康,更没规律吃饭。当孩子吃饭的节奏和时间,和大人不一样时,大人可能要更辛苦2-3倍,而且会造成恶性循环。吃撑了-积食-吃药,这样反而会让孩子消瘦,不划算,喂胖了又折腾瘦了,很难让带娃的过程变得更简单,更轻松。想要轻松3倍,这么做更理智: “曲线救娃”1:多多溜娃,常运动才会有好胃口干完活的人,回来吃饭,饭都是香的。孩子也是一样,带孩子出去玩,回来再吃饭。饭先准备好,先让孩子吃了,家长再去做家务。  户外活动 如果孩子一进门,第一件事肯定是要找吃的,所以需要先准备好。孩子的一言一行决定孩子的需求,当他们玩了再回来,第一件事一定要“投其所好”,让孩子吃到7分饱。 与其让孩子吃消食片等等这些药物性东西,不如让孩子通过运动改变这种习惯。 “曲线救娃”2:拒买零食,既经济又少操心零食是一笔不小的开销,很多家长是这样认为的。零食里面至少会有3种以上的化学成分,而且具有保质期的东西,一般都是存放了很久的食物,让孩子吃了确实有害健康。  大面包 大人吃零食容易发胖,孩子吃零食容易改变他们的胃口,改变他们对食物产生的更高要求。零食吃多了,孩子容易挑食,没有哪一样菜能随随便便超上零食,零食的味道无可比拟。 如果饭菜比零食更好吃,那么恭喜您,您的厨艺了得。如果不是调料和油盐的比重,想必饭菜一定在孩子们的心目中,还是没有零食好吃。  挑战孩子的味觉 所以零食少买,既省钱又能让孩子保持一样的味觉,不会挑剔食物。吃饭规律了,日常活动也会形成一定的规律,那么学习对于3-6岁的孩子来说,就更可能规律了。 “曲线救娃”3:不要强制性喂孩子,适得其反你问孩子,你现在吃饭吗?他指定会说不吃。 你问孩子,快多吃一口,他肯定会摇头。 你问孩子,还吃吗?他马上就不吃了。 这样的问题最好不要问孩子,他们正好不想吃,便如了他们的愿了。有时候,为了让孩子吃完最后一口,撒得满处都是。那样干脆就不喂了。等孩子主动起来,说:“我要吃饭”。这时候,他们会怀念食物的美好。  自己吃,倍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