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初,中国各路媒体纷纷报道中国自行车出口火爆的新闻。《中国自行车火爆欧美,卖到脱销,抢到就是这条街最靓的崽!》, 《暴涨22倍,欧美疯抢中国自行车!》为题,成为继“地摊经济”后又一热点而吸睛无数。笔者在淘宝网上搜索了一下,各类中国造自行车多如牛毛,而且都是现货供应,并没有脱销呀?

疫情蔓延全球以来,继卫生纸、口罩、洗手液以后,没想到,中国又一产品在国外遭疯抢,那就是自行车!这也许是事实,但要说脱销,恐怕有点夸张。


细品之后,也不觉得奇怪,欧美人在家里坐不住,喜欢外出亲近自然。你ZF限制汽车、公交车出行吗,我骑自行车总可以吧?

(图源:视觉中国)
其实,前几年中国的大城市流行共享单车,因其方便受到市民欢迎,因为低碳环保受到政府支持。谁知个中问题多多,好景不长。
这共享单车其实就是自行车。咱们三台是五六线小城市,单车有的是,但至今都没有“共享”过。


自行车,曾经被老百姓称之为“洋马儿”。30多年前,三台城乡的摩托城还是稀罕之物,自行车比较普遍。彼时,县道公路多为碎石路,加上经济也远远不及现如今。有一辆自行车算是一个家庭的高配,成为女青年处对象托付终身的首要条件之一。
回到本文开头的话题,中国自行车火爆欧美,是疫情使然。让中国自行车生产企业咸鱼翻身,发了一笔大财。咱们中国人高兴呀,自豪呀。中国人也心知肚明,要不是疫情,欧美人从骨子里是瞧不上中国自行车滴。“自行车王国”中国的产品,主要买家还是发展中国家。

尽管国际市场的中国造自行车火了一把,好象并没有影响到咱们三台。县城的自行车销售店铺主要集中在小南街那么几家。小编前往拍照时,所见货源充足,生意清淡如故,没有见到抢购场面。

应该说,三台的自行车的消费主要还是城市中学生群体上学和儿童作为“玩具”使用。其次,农村还有少数人在骑,边远地区反而骑自行车的不多。另外,极少数青年人出于运动爱好,还在骑赛车玩儿。

自行车在三台这样的五六线城市渐受冷落,应该是消费升级,市场选择的结果吧?随着全民小康时代的渐行渐近,自行车会进入历史博物馆吗?欢迎友友们留言讨论哦。(部分图片来自网络 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