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三台事早知道!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x
就在克强总理点赞“地摊经济”,全国各地纷纷放宽政策,为有需求的群众摆地摊养家糊口开绿灯之际,三台县已经进入巩固“地摊经济”成果、提升规范化管理水平的新阶段。 
去年下半年开始,三台行综合政执法局坚持以问题为导向,以群众满意为目标的基本原则,扎实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活动,为解决群众“买菜难卖菜难”问题,开始早夜市及便民服务点的规划建设。
县四大班子主要领导先后现场调研,并在新媒体三台在线开展网络问卷,让市民,特别是摊主献计献策。接下来,在不影响交通安全和公共卫生的前提下,该局规划出时代外滩、会仙路、梓锦新城等16处早市夜市及便民服务点,并明确经营时间(早上6点至9点,晚上6点至11点)和经营内容。前期成果经县级媒体及《川报观察》等多家媒体报道,社会反响良好,受到主题教育领导小组的高度肯定。 
疫情发生后,针对有人担心经营活动会聚集人群的问题,三台的执法者们并没有对这些便民点一关了之,而是采用隔位经营、定量装袋销售、鼓励线上支付等办法开展经营活动,并且监督买卖双方必须戴好口罩。 
今年1月召开的全县“两会”上,县人大对早市夜市便民点问题进行票决,通过了作为十大民生工程之一的《 早夜市等便民服务项目》。
今年5月,正当国家对“地摊经济”进行政策性“松绑”和开放,全国纷纷推广“成都经验”,开始探索扩大就业范围这一新举措之际,三台县在巩固早夜市及便民服务点建设成果的同时,已进入有序摆摊、规范管理新阶段。

其实,从2月27日至今,三台疫情形势在“外防输入,内防扩散”的强有力措施管控下一直稳定向好,实现了“零确诊”。
4月以来,“禁足”两月之久宅家没收入的市民中,相当一部分自发加入地摊摊主行列,街上摊位明显增多。原来规划的16处交易点已经不能满足需要。基于此,三台县综合行政执法局顺应民意,在实地察看、确保交通安全、盲道通畅的情况下,进一步扩大交易点至30处共3500个摊位,充分满足生活困难群众摆摊需要。 
体量如此庞大的地摊群体,无疑会给城市管理方增加很大的难度。
那么,三台综合行政执法局又是怎样管理的呢?原来,该局在采纳群众良好建议的基础上,探索总结出一套精细化管理的一些独到经验——
局领导带领局里中层以上的干部,深入到各交易点,围绕“怎么样才能放而不乱,管而不死,多而有序”的目标,召开小规模坝坝会40多次,听取和收集到业主建议30余条。 
摆地摊的业主们为了争夺黄金地段的最佳位置,以获得较好的收入,常常会发生口角、纠纷甚至肢体冲突。为了避免这些不良现象发生,该局采取抓阄的办法排序,以一周为一个时段单位,让每一处交易点的每一个摊主,按照轮值顺序当一周的“周官”,负责监督每个摊位的清洁卫生、秩序管理和纠纷调解。一但发现有被市民投诉的行为,该业主的交易位置将会被安排到最差位置。

如此一来,摆摊业主守规矩的自觉性明显增强,交易过程井然有序。为保障对周围环境秩序的维护,经营活动中会产生垃圾及油污的摊主,都会在地上铺一块塑料布,集中收集处置垃圾,确保了全国文明县城应有的优良卫生环境。

(撰文/古往今来;供图/执法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