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岁村民讲述鬼子飞机坠毁经过。
在四川绵阳三台县三元镇金马村境内的严家垭山上,有个叫“鬼子梁”的山坡。这个地名,是因为抗战时期,有两个日本鬼子飞行员的尸体葬在这里。
作为抗战时期的大后方,尤其是作为四川腹地的丘陵山区三台县,怎么会有日本鬼子的尸体葬在这里?这里面有什么样的历史背景?
日机被弯柏树阻扰,坠地后起火燃烧。
在三台县三元乡乡志上,有“日军侦察机坠毁严家垭”的记录。
三元镇当时叫杨家井,严家垭又名柏树垭,位于三元镇金马村殷家沟与严家庵村的界口上,几株古柏至今还在山垭上。
乡志记载,“民国二十九年四月十三日(1940年5月19日),下午,一架机身上有日本‘黑老鸦’图案的侦察机在成都被击伤后,窜逃至三元乡上空,沿寨子山低飞时,被树梢冲撞,逐顺严家庵村红庙子沟,一路几乎擦挨民房,飞至严家垭口,妄图越垭而过,结果被一根弯古柏再次阻扰,终被闪折,坠落于垭侧山地埂上,一担两断,当即起火燃烧,直至下午,自此招来远近村民,络绎不绝围观机体残骸运走。机内被烧死两人,血肉乌焦,形象模糊不变。” 笔者在金马村了解当年日军飞机坠毁经过时,当年目睹日军飞机坠毁前后,已经88岁高龄的严品行大爷说:“那年我13岁,当天正在垭口下的田里栽秧,半下午的样子,一驾尾巴上冒烟的飞机像喝醉了酒一样,都要挨到屋脊了,东倒西歪地飞向严家垭山梁,快要越过垭口时,‘轰’的一声巨响,撞在一棵弯柏树上,接着往后一坐,坠落在田埂上,拦腰断成两截后,立即起火燃烧,浓烟滚滚的老远都看得到。”
鬼子脚烧得像猪蹄,鞋底钢板粘在脚板上。
时任村党支部书记的江勇指着山梁上一棵弯柏树,说:“鬼子飞机就是在这棵弯柏树上撞了一下,才坠落的。”笔者看到,这棵树径周长近一米的弯柏树疤痕累累,和周边几棵郁郁葱葱的大柏树相比,显得很不协调。
江勇说:“垭口上这些百年古柏树,是村民千方百计保护下来的,尤其是这棵挡了鬼子飞机的弯柏树,村上明令静止不准砍伐,目的就是要留住弯柏树作见证,让后代记住日本鬼子侵略中国的罪恶历史。”
村民严中福说,飞机燃烧期间,村民纷纷前来观看,估计飞机里有机枪子弹之类的易爆品,大火中不时传出“噼噼啪啪”的爆裂声,还有火星溅出来,害怕有危险,没有一个人敢上前灭火。大约半个多小时后,乡团防队赶到现场,见飞机翅膀上有日本鬼子的太阳旗符号,立即警戒,采用泥土灭火后,将两名烧得污焦,连面容都看不清楚的鬼子飞行员尸体从飞机残骸里拖出来。胆大的村民上前看后说,鬼子的脚烧得象猪蹄子一样,鞋子烧得只剩下鞋底钢板还粘在鬼子的脚板上。
魂不能归故里,鬼子葬身之地成了“鬼子梁”
日军飞机在三台县坠毁后,驻成都的国民党空军立即派出技术人员,到坠机现场指挥拆卸,严品行说,当时村民用夹杠将飞机翅膀、发动机从山梁上一步步抬到几里远的潼宝公路(现省道101线唐巴公路三盐路段)上,再运往成都。几个抬飞机残骸的村民还顺手牵羊,将飞机残骸里没有烧完的降落伞绳拿回家做牛鼻绳,用了几年都没断。
因疼恨日本鬼子侵略中国,屠杀中国百姓,村民们谁也不愿意掩埋被烧死的鬼子飞行员,野外露尸几天后,当地政府才按 “不抛尸过七”的中国民间习俗,安排村民把两名鬼子尸体埋葬在坠毁地侧面的山梁上。
严中福带笔者来到山梁一侧一个有些凹陷的土坑边,说,当时正是初夏,天旱久不下雨,山梁上的土地硬,挖坟坑很吃力,图省事的村民就用原来的一个老坟坑,用谷草裹住鬼子焦糊糊的尸体,草草埋葬了。尸体掩埋几天后,他亲眼看见村里的野狗刨开坟坑,将部份血污的尸体拖出啃食,几个善良的村民又将拖出来的尸体重新埋葬。后来,当地村民就将这座山梁称为“鬼子梁”。
村民严光尧说,十几年前,有日本人托中国朋友回来查询过,并准备将鬼子尸骨运回日本,但因多种原因,最终没有得逞。
史料记载,坠毁日机为日本侦察机。
三台县档案局干部罗承查阅二战史料记载后认为, 1940年,日本侵略者制定并实施了空袭重庆、成都的“101号作战”计划,直接针抗战大后方的政治军事目标的战略轰炸,其目的就是为挫败我抗战意志。四川遭到了比以往更残酷的轰炸,给人民的生命财产造成重大损失。“101号作战”计划于1940年5月17日启动, 4月18日至20日,日军即对成都发起昼夜连续的大轰炸。此次坠毁三台县的日军侦察机当天正好是“101号作战”计划实施的第三天,应该是在侦察成都时,被中国军机击伤后窜逃飞至三台而坠毁。
罗承查阅三台县档案局保存档案资料之民国四川省政府秘壹字文件证实:1940年5月19日,日军一架军用侦察机坠毁三台杨家井严家庵,机内两日军飞行员焚死,机翼有日军红色太阳徽,机尾有黄条二根,上有二0一机身号,责令当地严加看守,查缴物品等,充分证实了日军坠毁三台的事件真实性。
来源:观斗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