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三台事早知道!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x
在当前房价高、竞争压力大的背景下,特别是独生子女的家庭中,老年人面对唯一的儿女,不管是出钱还是出力,都是尽心尽力,唯恐自己做得不够。尽管他们的儿女早已长大成人,这些老年人对儿女还是不惜余力能帮就帮。
然而,慢慢的不少老年人发现,帮助儿女本来只是帮忙的事,不知不觉就成了义务,在儿女看来也是理所当然的事了。那么老年人应该怎样帮衬儿女,成了不少老年人面临的一项新学问。
一,有钱出钱王大爷自认为还是比较理性的知识分子,在周边同龄的老年人中,是学历最高的一位,但现在想起八年前答应儿子、儿媳为孙子交学费这事,还是觉得不够理性。
八年前,王大爷的儿子在某二线城市买了房,由于只是交的最低首付,所以每月还房贷的压力也不小,有了小孩后,支出就更大了。王大爷当时接近退休,想着自己没有时间帮忙,就让孩子姥姥、姥爷帮忙照顾,王大爷想着生活上帮不上忙,就在经济上支持些吧。 
于是,王大爷给儿子、儿媳说,孙子是老王家的后代,以后指望他光宗耀祖呢,由于没有时间上的照顾,所以我出些钱,以后,孩子的学费我包了。其实,老王说这些前,是算过一笔账的。
自己培养儿子,学费和吃喝拉撒一起算下来,到大学毕业也只有15万元,那时的小学、中学还是交学费的。现在孩子娇贵了,一个孩子上到大学毕业30万元应该够的,因为老王也听说了,城市里小学、中学都是不交学费的。凭老王平时乘吃俭用留下的积蓄,还有每月3000多的退休金,应该是完全没有问题的。
老王计划的很好,然而让他没有想到的是,给孙子交学费这事却是一场逐步加速的马拉松。开始上幼儿园的时候,孩子一个月学费就2000元,这样的幼儿园在所属区域还是中间价位的,再给一些零花钱,每月2500元就够了。老王没想到的是,城市中的幼儿园分的特别详细,有小班、中班,大班,还有学前班。

让老王稍微放心的是上小学是没有学费的,只是有课外班需要报,一年下来也需要近3万元。对于课外班,老王起初是不赞同的,他认为在课堂上好好学习,认真听讲不就可以了,所以第一学期就没有报,而孙子当学期的成绩在班级是垫底的,想着让孙子完成光宗耀祖的未来,第二学期赶紧就报了课外班,孙子的成绩立马就提到班级中等以上,于是从第二学期开始,老王就很自觉的提前准备着报课外班的费用。

老王仔细算了多次,这样一来孙子到大学毕业30万的费用是绝对不够的,虽然说退休金每年都在涨,可涨得都不多啊,再说,这也不能都给孙子花,自己岁数大了,偶尔的医疗费用是少不了的,老同事之间还有一些人情存在,自己也应该备点零钱养老吧。老王忽然发现,自己几十年来形成的每月和几个老同事的聚餐,好像有几个月就没有了。

二,没钱出力
曾经,马大娘很是自豪,自己的女儿考上了大学,是所在农村方圆几十里的第一个,当年为孩子考上大学,还宴请了亲朋好友,想象着孩子终于有出息了,以后会更有出息的愿景而自豪。
这一自豪的心情随着女儿毕业后而逐渐消失。女儿大学毕业后,在一个二线城市工作、安家。只是男方家不太富裕,本来马大娘是不同意的,因为男孩家的父母年龄较大,想着以后有外孙时男方家是帮不上忙的,只是拗不过女儿的决心,最后还是同意了,令马大娘感到欣慰的是小夫妻两个生活中是没有拌过嘴的。
随着外孙的出生,眼看着没有合适的人照顾,马大娘毛遂自荐说自己照顾几年,对于小夫妻来讲当然是十分高兴和感激。只是马大娘觉得,自从照看小孩子开始,一点自己的时间都没有了。每天早上起床做饭,然后送小外孙上学,回来后买菜,又开始做中午饭,下午又需要洗衣服,接孩子,做晚饭,洗碗,拖地等等,就这样一天天的运转着。
有专家说,对于这些交学费、“义务保姆”的做法,实际上是子女的一种变相“啃老”,目前这种“啃老”现象越来越多,已经成为社会一种非常严重的问题了。所以,现在已经有很多地方将老人有权拒绝“啃老”上升到立法的高度,目的就是还老年人一个“自由身”。
事实而言,老年人帮子女这个问题不是通过立法就能完美解决的,因为这里面蕴藏着很多的传统道德观念、习俗观念、情感因素和家庭伦理等等,这些是无法用条文解决的。
因此,对于这种现象,专家建议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处理:
一,老年人要改变观念
隔代抚养不是自己的义务,子女都是成年人,应当承担起家庭和社会的责任;
二,老年人要多些“自私”
为自己的晚年生活负责,在帮助子女的前提下,留出合理的生活费、应急费等,不应该倾其所有代替子女承担全部义务和责任;

三,子女应该理解父母
把自己养大成人已经不容易,不应该让父母再养育自己的孩子; 四,子女应该明白隔代抚养不利于下一代成长
尤其是现代快节奏的生活中,新技术的发展下,自己就不一定能够跟上快节奏的理念,更何况老年人呢,隔代抚养是确定不利于下一代成长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