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一分耕耘,一分收获
学校领导反复地、耐心地向家长们解释,学校教育的目的,是要让每一个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
有的家长,暗暗地编织理由,准备为孩子们转学。
可是,他们怎么也没想到,外地的家长,却想方设法找关系,将孩子转到七一小学来读书。
有很多家长,曾经为学校支持并组织孩子们踢球有偏见,甚至说,七一小学的老师不务正业。可是,当他们冷静下来,看到孩子们因为踢球,不但改变了不良的生活习惯,学习成绩还略有上升,就觉得不可理解。
有的农家大院,因为鸡啄麦子狗踩菜,搞得邻里之间不和,甚至“老死不相往来”。没曾想,孩子们却因为上学同路到校;课余时间,一起踢球;放学了,一同回家;朝夕相处,比兄弟姐妹还亲热。节假日,不仅在一起玩耍,还在一起复习功课做作业。
孩子们都亲亲热热如兄妹,家长们还好意思闹隔阂?
家长们慢慢地看到了,喜欢踢足球的孩子,不但思维活跃,而且性格活泼、开朗、阳光、聪明。让学校感到吃惊的是,足球特色班的英语成绩居然为全校第一。心冠病毒流行期间,足球特长班的娃儿基本上没被感染。更让学校和家长都没有想到的是,足球班的娃儿,居然读上了清华、北大预备班。
我同老师们座谈时,老师们是这样说的 : 教小学的老师,要有一颗童心。孩子们喜欢玩足球,我们就和他们一起玩。其目的,是融入其中,进行引导,让孩子们玩得快乐,玩得安全。怎么也没想到,还玩出了意想不到的效果。不但师生的关系拉近了,更加亲密了,在课堂上规规矩矩听讲,下课后认认真真作业。调皮捣蛋的孩子,一个二个变得听讲听说了。
孩子的家长,专门到学校来感谢老师,老师告诉家长,这些变化是孩子们用脚踢出来的。家长们仔细一想,是这么个理儿,于是很多家长也爱上了踢球。
我问了一位正在读小学四年级的学生吴以希,他的那双脚,从读一年级开始,就与足球结缘。吃饭的时候,两只脚也要在桌子下面将小皮球踹过来踹过去地没完没了。
我问他为什么喜欢踢足球,他的回答是,喜欢踢足球的娃儿朋友多,脑瓜子会更聪明!我问为什么?他说,踢球的时候,两只眼睛一直没有离开过足球,脑壳里随时都在想,对方这一脚,会把球踢给谁?如果球被我方控制了,就老想着他要是将球踢给了我,我又该踢给谁?在球场上不光是一身都在动着,眼睛还得盯着,脑瓜子还得想着,可紧张了!要踢好足球,脑瓜子不灵活行吗?他还放低了声音告诉我: “爷爷,我已经学会了自己洗内裤和袜子!”
细细想来,玩足球,离不开一双脚,这双脚还真不简单啊!
足球运动,在七一小学,有着浓浓的氛围。走进校园,不仅能看到适合孩子们玩足球的各种设备及场所,墙壁上,还有本校在省内享有盛名的非遗传承人——兰小奇老师创作的十二生肖踢足球的剪纸艺术,成为学校的一大亮点。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近年来,三台县潼川镇七一小学足球教育经过师资配备、场地完善、强化训练、健全机制,后勤保障等措施,取得了丰硕成果。相继获得了“谁是球王”西南片区比赛第三名、四川省“校园足球锦标赛”亚军、绵阳市“校园足球锦标赛”冠军等殊荣。2016年,“玛丽莱杯”全国青少年足球精英赛成绩优异,学校部份球员受邀参加全国及省内各级比赛,均载誉而归。学校创作的“十二生肖踢足球”经国家体育博物馆陈列,并被德国一家博物馆收藏。学校女子足球队参加2019年四川省青少年校园足球(小学女子乙组)最佳阵容遴选比赛,荣获小学女子乙组冠军!
2021年5月,本校学生钟梓涵、王梓新、邓可欣三位同学,入选全国校园足球国家队队员!
如今的三台县潼川镇七一小学,已成为巴蜀大地、天府四川的一方名校!凡来这所学校进行参观和考察的,都不约而同地道出了自己的心声:
这一方名校,是师生们用脚踢出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