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方微信 手机客户端

三台在线

搜索

话说潼川豆豉(4)安化豆豉盛名远播

    [复制链接]
花生 发表于 2025-1-10 17:5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 来自四川

马上注册,三台事早知道!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x

邹开歧

“如玉成号”横空出世

“安化豆豉”盛名远播


谌益珍的豆豉作坊建起来之后,从湖南安化来四川落脚谋生过日子的谌氏一家,不仅在三台景福院立住了脚,还繁衍了子孙后代。

谌益珍之孙谌孝周,为继承先辈遗愿,发扬光大前辈之基业,在大清朝乾隆年间,正式开设酱园,开起了商号,取名为“如玉成”。所谓“如玉成”,是取《诗经》中“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的意思。又因工艺来自湖南安化,定名为“安化豆豉”。还因为当时的三台景福院为潼川府属地,便在安化豆豉前面冠以了“潼川景福院”字样。

潼川景福院安化豆豉,始于谌益珍父子,创业于谌益珍之孙谌孝周,全盛于谌孝周之子谌义清、谌德宣(谌益珍五世孙),鼎盛于谌殷鸾(益珍六世孙,号凤楼),历经六世,不断发展,因制作精益求精,而享誉一方。

普天之下,干什么事都要讲个天时地利。当时的潼川府三台县,城中以大资本开设酱园者数家,景福这么一个偏远小场,仅仅是调味品的豆豉,凭什么能发展壮大?这当然有其得天独厚的条件。


640 (1).jpg


安化豆豉能在一个偏远小镇兴隆二百余年,除产品过硬,还另有原因。

前文已有交待,景福自古为郪道上的一方小镇,为川东北通往成都的必经之地。

多少年来,络驿不绝的商家及应考儒生往返于这条道上,景福虽不属官方驿站,却是一处过往行人歇息的最佳场所。

当年的商贾及应考儒生,络绎不绝从景福路过,凡是路经景福者,无一不买景福特产的豆豉,或自食,或作为送情之礼品。

古往今来,凡出远门者,每到一处,购买当地土特产已成为习俗。一是给自己留个念想,表示自己去过这些地方。买来送给亲朋好友,也算联络感情的一种方式。

潼川景福院安化豆豉“京省驰名”的由来就在于此。

还因为从谌孝周至谌殷鸾,历经四代。这期间,正是清王朝道光至光绪这个特殊年代。帝国主义列强入侵,战争频繁,特别是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帝国主义无暇顾及华夏中国这方土地,给我中华国内民族工商业留下了喘息之机。 

这个时期,谌氏子孙把全部精力用于“如玉成号”酱园的开拓与发展上,由于经营有方,运筹得力,到谌德宣这一代,正值清王朝咸丰、同治时期,潼川景福院谌家,因经营‘如玉成号”酱园,产销安化豆豉能获取非常丰厚的利润,而且有了非常可观的资金积累,常言说得好,有钱好办事。不但可以买田置地,还可以修房造屋,为子孙后代创下一分像眉像眼的家业。这期间,景福院安化豆豉的老板,已置下田地和房屋产业数处,真是家大业也大,但是,财大气不粗。

为了让谌氏家族的门风族训发扬光大,不仅在景福院置下多处田产,还专门为“如玉成号”的创业者谌孝周建了“笃枯祠”……

潼川景福院的谌氏家族,不仅对“如玉成号”酱园经营有道,而且教子有方。使得财源滚滚进谌家,生员倍出耀门庭。当时的景福院谌家,有人形容是“马腾于槽,人喧于室”,算得上当地人兴财发的名门大户。

640.jpg

“如玉成号”酱园,在三台南路景福院不仅仅是一家商号,而是代表谌氏门庭的招牌,更是景福院的一张名片。

景福院安化豆豉,不但家大业大,而且越做越红火,年产豆豉已达三千坛(每坛计二百斤)。为什么不去三台县城占一席之地,同竞争激烈的豆豉行业争个高下呢?

龙门阵接到摆——

潼川豆豉成俏货     正顺酱园遇对手

花某花某才高八斗 【吴**,187****7204】
全部回复56 显示全部楼层
1519802665 发表于 2025-1-10 18:27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四川
来自: Android客户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陈永翠 发表于 2025-1-10 18:54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四川
谢谢分享!来自: Android客户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不吃辣条 发表于 2025-1-10 19:09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山西
潼川豆豉,非物质文化遗产来自: Android客户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开心过好每一天 发表于 2025-1-10 19:48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福建
谢谢分享来自: iPhone客户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涪江岸边 发表于 2025-1-10 20:05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四川
到底哪里才是潼川豆豉的正宗出产地?来自: Android客户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快乐十月 发表于 2025-1-10 20:20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四川
谢谢分享来自: Android客户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魏桂华1 发表于 2025-1-10 20:27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四川
谢谢分享来自: Android客户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不在联系 发表于 2025-1-10 20:31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山西
谢谢分享来自: Android客户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示羊人王 发表于 2025-1-10 20:35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四川
谢谢你分享,国家非遗潼川豆鼓。来自: Android客户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

本版积分规则

楼主

管理员

热门推荐

联系客服 关注微信 下载APP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