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方微信 手机客户端

三台在线

搜索

店铺和商品招牌的变迁(上)

  [复制链接]
任必前368867 发表于 2024-7-31 10:37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 来自四川

马上注册,三台事早知道!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x
本帖最后由 任必前368867 于 2024-8-1 13:17 编辑

我国地大物博,人口众多,除战乱时期,自古买卖兴隆,市场活跃。从我记事开始,一走进街上,就能看见一些各种各样的商铺和生意买卖。没有店铺的临时售物者,有的拿着货物沿街高声吆喝,有的在自已要卖的物件上插上一个篾圈,以示这是要卖的东西,让所需者前来问价。
各种各样的店铺,根据所经营的商品,都有自已的店铺招牌。随着社会发展和文化进步,我国各类店铺和自产的商品招牌,也逐步体现出自身特色和地理所在,不断丰富了招牌内涵。比如:北京烤鸭丶天津狗不理包子和大麻花丶重庆火锅和担担麺丶成都麻婆豆腐和夫妻肺片丶西安肉夹馍、兰州拉麺丶合川桃片丶江津米花糖丶中江挂麺丶还有我们三台的潼川豆豉和近年兴起的涪城麦冬和堑山米枣等等。各类招牌在全国各地数不胜数,不胜枚举。
随着招牌的改良和创新,很多招牌也体现出自已的文化底蕴。如:最初人们喝茶闲聊的场所叫某某茶館,现基本都叫茶园或茶楼;吃饭的"馆子"逐步改叫餐馆丶餐厅或食店。到如今,更有很多好听的饭馆招牌取代了原来的老式招牌。
商铺和商品招牌的发展和创新,也推动了社会的进步和中华文明。但事物总会是有利有弊,招牌的改良还有什么遐疵呢?咱们下周接着聊。


来自: Android客户端
全部回复4 显示全部楼层
大卫 发表于 2024-8-1 12:22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四川
来自: Android客户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珍爱 发表于 2024-8-1 13:49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四川
谢谢分享不错来自: Android客户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寒冬 发表于 2024-8-4 07:54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湖北
谈古论今来自: Android客户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人生之旅Z 发表于 2024-9-10 07:25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湖北
来自: Android客户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

本版积分规则

楼主

论坛元老

热门推荐

联系客服 关注微信 下载APP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