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台龙门阵》 之
“地名三台 乡情浓浓"(2)
风水宝地殷家沟
邹 开 歧
2018年,深秋时节,我独自一人,去了位于三元镇金马村八社的殷家沟。

我顺着山坡,爬上柏树垭口。

从史料上得知,1938年3月,一架参与轰炸成都的日本飞机,被我军击中,就坠毁在殷家沟垭口上这块红苕地里。
这不仅仅是日本鬼子侵我中华的血腥记录,更是对后辈儿孙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生动课堂。当地父老乡亲,将此山定名为记录日本鬼子侵我中华罪证的“日本梁子”。
八十多年过去了, 随着岁月的流逝,历史将永远铭记。
当我往回走时,才细细地品味了风景独特、人文景观丰富的殷家沟。
殷家沟,值得一来!
抗日战争时期,殷家沟有8人参军上前线。抗日名将宋哲元的贴身警卫严吕照,就出生在这里。
一位姓黄的国民党中央电信大员,也是殷家沟人。据说,还是个孝子,经常不声不响地回家为父母敬孝。
新中国成立之后,有3人参加抗美援朝。在箸名的上甘岭战役中,殷家沟的姑娘严淑珍,冒着枪林弹雨,三上三下上甘岭抢救伤员,壮烈牺牲,被追任为战斗英雄。

我还看到了,殷家沟不但有重要文物价值的严家坟、大明朝正德年间的严氏祖坟,听他们介绍,还有数百年前的井盐。
沟里住着40余户,140余人,耕地约200亩。自然资源丰富,森林覆盖率达95%以上。漫山遍野,松柏长青;房前屋后,慈竹成片;山泉丰富,溪水长流。“碗泉发脉” “金马呈祥” “众星拱月 “ ”天星献瑞”的遗迹尚存。
我还听说了,殷家沟的人长寿,得怪病的特少!
殷家沟,有四季不干的水塘一口,沟口有溪水长流,山上山下绿荫覆盖。炎炎夏日,沟里的气温低于县城5一6度,凡去过殷家沟的人,无不慨叹,“殷家沟,真仍风水宝地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