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方微信 手机客户端

三台在线

搜索

三台药市祖师传奇第十二回(连载)

  [复制链接]
木子的李 发表于 2019-11-15 09:5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 来自四川

马上注册,三台事早知道!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x
第十二回:昌遇放手得清闲,尔来乱来背恶名

王昌遇成为司狱后,想到童尔来已是正式禁卒,而且办事能力很强,为了自己作一个良医的理想,能够有更多时间去采药治病,于是将很多案件就直接交给了童尔来去办理。最初,童尔来也能循规蹈矩,也能尽心尽力,而且还破获了几个疑案。因此,每当童尔来审结一个案件,叫他签字画押时,他由最开始要问一问疑点,到后来的深信不疑。凡送审之案,他不再细审,拿来就签上他的名字。

久而久之,童尔来旧病复发,常干些敲诈勒索犯人,严刑逼供的事情,而从犯人那里敲诈来的银两,他常以破案有功,狱里给的赏银为名,不时送些银两到王昌遇家中。这样时间久了,一些王昌遇是酷吏的传闻,渐渐传入了王昌遇妻子的耳中。

妻子想到童尔来经常送钱到家里,问了几次,都说是狱里发的赏银。最初,王昌遇也查询过,童尔来送去家里的钱,确实是薛逢安排童尔来送去的赏银。

王昌遇的妻子有疑,想要试探一下他,与丫环红莲商量好后,在王昌遇清晨出门时,对王昌遇说,自你当了司狱后,事情多为童尔来他们去做,你作为狱头,也该慰劳一下兄弟们。我看这样,今天我去买十只猪蹄,用你在三台山上采的香料卤好,到时叫红莲给你们送来,再带上一壶酒,你看如何?
王昌遇听了,连夸妻子想得周到。到了狱里,立即吩咐童尔来,叫上平日里要好的几个狱吏,中午到他的办公处饮酒吃卤猪蹄。到了中午,几个狱吏端上狱里的饭菜,先后来到王昌遇办公处,准备喝酒吃卤猪蹄。

可是一等二等,始终不见红莲的身影,大家只好作罢,吃掉了自己带去的饭菜,大家正欲离去。

这时,红莲提着酒,端着两只卤猪蹄进了门。王昌遇见此,以责备的口吻问到,咋这时才送来?夫人不是说送十只猪蹄吗?怎么才两只呢?红莲故作吞吞吐吐的样子,童尔来在旁边吼了一声:大人问你话呢?

正在这时,剑南道东川节度使府的一名官员忙忙慌慌跑来,对王昌遇说到,节度使大人快不行了!

来人不是别人,正是东川节度使府的判官李商隐。在唐代,全国实行道、州、县三级管理,剑南道在贞观元年设置,治所位于成都府,因地处剑门关以南而得名,开元年间置剑南节度使。安史之乱后,分为剑南西川节度使和剑南东川节度使。东川辖绵、剑、梓、遂、渝、合、龙、普八州,元和初年因刘辟之乱,东川势单力薄,不能有效发挥牵制作用,唐宪宗平定刘辟后,割西川所管资、简、陵、荣、昌、沪六州隶东川。唐宪宗的这一措施,最终目的是要进一步削弱西川实力,最大限度地保障两川均势。李商隐到东川节度使府任判官,是节度使柳仲郢亲自邀请来任职的。当时作为省级机构的东川节度使府、梓州州府、郪县县府治所都在今天的三台县城。李商隐在这里做了近五年东川节度使判官,这是李商隐宦游生涯中最平稳的时期。一生处于“牛李党争”夹缝中的他,此时已无心无力去追求仕途的成功。远离京城的他,对爱妻特别想念。在一个秋雨绵绵的夜晚,他在梓州写下了千古名篇“夜雨寄北”: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当柳仲郢从梓州调离时,李商隐又跟随回到京城,当上了一个小吏。至此,李商隐对仕途彻底死心,稍有空闲,便邀三五文人,登高望远,赋诗作文,“登乐游原”就是他此时落的笔:
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两年后,已过不惑之年的李商隐,实在不愿继续沉沦,便辞官回到老家河南,彻底归隐,李商隐在郑州病故时,年仅四十五岁。
李商隐的伯乐柳仲郢,幼嗜学,熟经史,善文章,著有《尚书二十四司箴》一书,得到著名文学家韩愈的赏识。

唐宪宗元和十三年,高中进士,初任秘书省校书郎,后任监察御史、侍御史、吏部郎中。他与宰相李德裕关系密切,被提升为京兆尹。当时的长安,已是一个人口众多、达官显宦集中、富商大贾云集的大都市,商业贸易发达。他出任京兆尹后,政令严明,以法治市。为了管理好东市和西市两大市场,颁布了市场规约,设置了标准计量器具,以监督那些短斤少两、坑害顾客的不法商贩。有一北司官吏在市场仗势欺人,买粟违犯了规约,他立即下令打杀。有一次,他从市场经过时,见有一神策将军纵马横冲直撞,他令手下人当众杖杀。皇帝知道后责问他,为何擅杀朝廷命官?他说:“神策将军在闹市跃马,此乃轻陛下法典。臣只知杖打无礼之人,不知打的是神策将军!”。当时的神策军仗势横行,地方官无人敢管,柳仲郢杀一儆百,使京城秩序从此安定,无人敢违犯条令,受到百姓称赞。

唐宣宗即位,李德裕罢相贬官,柳仲郢亦被贬为郑州刺史。周墀入朝为相,知柳仲郢善治,升为河南尹。月余,又任命为户部侍郎。周墀罢相,他被授秘书监,数月后复出为河南尹,后又被贬到梓州任刺史兼剑南东川节度使。

柳仲郢到梓州上任时,当时节度使府有一叫季国涛的官吏,朝中有他作户部侍郎的姐夫作后台,前几任节度使上任时,他都唆使当地土豪贿赂拉拢腐蚀,最后由他把持控制局面,节度使都拿他无可奈何,弄得节度使府就像他自己家开的一样。

柳仲郢到任不久,季国涛就唆使一名小吏向他建议:“柳大人,你初来梓州,可能没有听说过季国涛的名头,他职位不高,但却是节度使府的一个重要角色,大人你要主动去拜望他!”柳仲郢到梓州来时,就听说过这人,利用姐夫作后台,自己开了几家药堂,欺行霸市,横行无道,势力范围遍及州县每一个角落,爪牙渗透到百姓生活的方方面面,州府里的官员都被他拉拢收买。凡新官上任,都要主动到他家拜访,以搞好关系,以后大家都才能够捞到好处。柳仲郢是个刚直的人,根本不吃这一套。他问小吏:“难道季国涛他不是皇上的臣民吗?本官上任应当他来拜访我,怎么成了我去拜访他了呢!”说着,柳仲郢在桌子上一巴掌拍下,把那个小吏吓了一跳。

季国涛听了那个小吏的报告,顿时火冒三丈:“老子在东川这地盘,就是太上皇,不要说你一个受贬的节度使,就是朝廷钦差,也得怕我三分!不行,得给他点颜色瞧瞧!”但是季国涛不是一般的恶人,他很沉稳,因为柳仲郢的敢作敢当,事前他姐夫也传书带信给他介绍过,于是按住心头怒火,决定先去拜访柳大人,探探虚实。

第二天,季国涛登门拜访,柳仲郢冷着一张脸,借口手中事多,把季国涛给打发走了。不久,柳仲郢立即组织人手暗查,几天下来,掌握了不少季国涛黑恶勾当,他决定将其逮捕下狱。当柳仲郢安排人去抓捕季国涛时,季国涛最初吓了一跳,不过他很快镇静下来,不仅没逃,反而迎上去,给抓他的人手里一人塞几个银元。季国涛的案卷还没报到京城,节度使府里就有人给季国涛家里通风报信。刑部侍郎接到案卷后,看都不看,就批道:此案不实,查实再报。随后,又悄悄地给柳仲郢写了封信,说季国涛是他舅子,让他从轻处理,将来一定保举他回京任高官。
柳仲郢接到退回的案卷和说情信后,心中非常气愤。他不愿徇私情,便再次把案卷呈了上去,可十多日后,案卷依然被退了回来,而且批的是:不实!放人!令柳仲郢万万没想到的是,节度使府里的其他官员早就被买通了。他还没见到批文,就以刑部有批示,立马将季国涛就放了。柳仲郢这才明白,季国涛这条地头蛇,朝廷有保护伞。要拿下他,必须绕开保护伞。他暗下决心,不惜一切代价,定要将这个地头蛇逮捕法办。这也是他后来花重金将李商隐邀请到梓州任判官的重要原因。


新官上任三把火,这柳大人到任第一把火要整顿吏治,却在季国涛这里被浇灭了。凭他多年为官的经验,他并没有丧失信心,他要找到新的突破口。正在他苦思冥想愁眉不展时,王昌遇抓住江匪"浪里走"的消息报到了节度使府。他乘势而为,安排狱官薛逢顺藤摸瓜,又从节度使府加派兵力剿匪,一举扫除了涪江凯江两江匪患,后又扶助农桑,让梓州成为丝绸对外口岸,兴办村学,修路架桥,上上下下赢来一片叫好。在梓州任上,他与季国涛两人虽在暗中较劲,各自都在寻找对方的软肋,季国涛因上次的被抓,到也收练了许多,再也不像过去那么明目张胆了,但在暗中使坏却从来没有停过手。这样也为柳仲郢施政扫清了些障碍,他的宽惠为治,安抚流民,救济贫寒的措施见到了成效,于是政声远传。李商隐曾问他,为何在梓州不同于在京兆之治,他说:“京畿重地,弹压为先;郡邑之治,惠养为本。”
来源:中兴药业


如果您有任何问题,可以加我们客服媛媛,微信号:santaizxAPP【李**,191****8601】
全部回复2 显示全部楼层
大卫 发表于 2019-11-15 13:21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四川

来自: Android客户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小魏 发表于 2019-11-15 15:44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广东
了解历史!
来自: iPhone客户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

本版积分规则

楼主

热门推荐

联系客服 关注微信 下载APP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