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台龙门阵》登上阿里山 解读山水情(2)
邹 开 歧
好 梦 成 真 上 阿 里
“三八”妇女节,临时加了个楔子一一《母亲是一条江》,“登上阿里山”的龙门阵今天接到摆。

说句老实话,到了台湾,我才真正搞懂了邓禹平说过的那段话:“华夏的山山水水一脉相连,中华民族的子子孙孙一脉相承。同是华夏山和水,同是中华民族的姑娘和小伙,都是一脉相通,一样的美。”
当我向担任导游的台湾“兵二代”(解放战争时期,去台湾的“老兵之后”),说明我是四川三台人,《高山青》词作者邓禹平的老乡,滿以为会赢得他的刮目相看。哪晓得唷!他伸手按了一下身后的“暗道机关”,不但响起了《高山青》的旋律,车厢里的屏幕上,还出现了以山清水秀为背景,姑娘小伙载歌载舞的画面。接着便似笑非笑地甩出一句话:“《高山青》这首歌是骗人的!”
这对我来说,真是当头一棒,打得我晕头转向。我心头顿时怒火上窜,牙齿咬得格格响,真想赏他两个耳刮子。
抬眼一看,这是祖国宝岛台湾,人生地不熟,就是在咱们三台县,我这辈子也没敢动手打过人。只好忍气吞声,同这位“兵二代”拉开了距离。
一路坐车观景,弯来拐去进入阿里山风景区,方知阿里山并非一座山,而是由十八座山组成。向窗外望去,群峰参峙,既有悬崖峭壁之奇险,又有幽谷飞瀑之秀丽。半山上,穿着红衣红裙的女士们正在绿油油的茶树丛中采茶,像仙女们飘逸在云端。遗憾的是车多路窄,无法停下来让我们拍照。
据说,最高处海拔2663米。山虽不算高,但以神木、樱花、云海、日出四大胜景而驰誉全球。故有“不到阿里山,不知台湾美”之说。
深入阿里景区,展现在眼面前的是, 群峰环绕,山峦叠翠。曾有一首《阿里山》的诗写道:“朝过九十弯,眺瞻银海翻。景深潺碧水,骄日透林间。竞断松公臂,涓流姊妹潭。晚霞映少女,阿里画中山。”

相传很早很早以前,有一位邹族酋长阿巴里只身来此打猎,滿载而归后,常带族人来此。为感念这位“有好处大家共同分享”的酋长,便以阿里为此地命名。
“兵二代”好像看出了我情绪有点儿低落,便主动和我对话。“老先生,你看阿里山怎么样?”
我确实有点儿情绪,便有几分生硬地回敬了他:“阿里山美呀,要不然邓禹平能写出‘高山青,涧水蓝……'这么美的歌词吗?”
“兵二代”慢条斯理:“给你老先生说哩,原来的阿里山并不美,还遭到日本鬼子的破坏,山上烟火气都没得,哪还有“姑娘美如水”,“少年壮如山”哩?《高山青》这首歌唱出来之后,都去阿里山,看山、看水、看姑娘、看少年,才有了这条旅游线路。我在这条线路上奔忙了3O多年。从开始那些年的怨声载道,到现在的一路欢声笑语,我经见得多哩!或许是老天爷为了不辜负大家的爱美之心,才有了现在的阿里山之美。还有一说,是邓禹平写这首《高山青》把阿里山给唱美了!”
听他这么一说,我心头顿时爽了起来。
眼看就要到达山顶,“兵二代”说:“日出、云海、晚霞、森林与高山铁路,合称阿里山五奇。阿里山铁路为世界上仅存的三条高山铁路之一。”
于是,我对阿里山的高山铁路产生了兴趣。
“兵二代”以极其愤恨的心情,讲述了阿里山的高山铁路与珍贵林木惨遭破坏的故事之后,我不由得义愤填膺……
龙门阵接到摆:火冒三丈入林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