梓州风云录(5)
作者:邹开歧
“护法”之战打燃火
梓州大地起烽烟
1918年2月,靖国军石青阳追击刘存厚第三师钟体道的部队,取道盐亭,为的是拿下三台县城。
这个时候的三台县城,不但有钟体道的部下周启燮一个团的兵力驻扎,还有刘存厚负责三台防守的一支队伍,边军司令彭斗胜,可以说是铜墙铁壁。
在留使坡,周启燮凭借有利地形打了一场阻击战,让石青阳的部下张丕漠遭到重创。张丕漠率领部队来了个避重就轻,不给周启燮正面冲突,绕道徐家沟、火莲山,从两面包抄,满以为就要转败为胜,凯歌高奏……
周启燮也不是只晓得吃饭的老兵游子,还是懂得一点儿带兵打仗的套路。害怕后路被截断,腹背受敌,惹不起,躲得起,带着他的队伍火速撤退至涪江西岸的县城,扼河固守。
张丕漠追至牌坊垭,只见涪江东岸已是舟沉渡闭,只好隔江相望。
又过了几天,张丕漠也不是草包一个,趁着三台守军放松了警惕,偷渡新渡口,强占了长坪山,再次猛攻三台县城。
守军彭斗胜支撑不住了,便向靖国军假投降。靖国军一时疏忽,三更时,驻扎城内的彭斗胜率众兵从北门杀出,与石青阳师的前锋短兵相接,战斗十分激烈。
就在这关键时刻,幸好有周启燮乘机率领一支人马打着靖国军旗号,从东门绕至琴泉寺后山,突然冲入张丕漠营部,两军混战,张丕漠的人马损失过半,更可悲的是,这位靖国军前卫营的营长张丕漠,居然在混战中丧生。
靖国军惨遭挫败,过涪江撤退至秋林驿。石青阳师主力闻讯赶到,聚集兵力,以大军压境之势,再次强攻三台县城。
钟体道见石青阳人多势众,来势凶猛,只好从灵兴败走。
石青阳占领三台县城,立即挥师北上,猛追钟体道。追至芦溪,石、钟两军各占山头,构筑工事,虎视耽耽,南北对峙,战事一触即发。
此时此刻,芦溪一带的乡民,无不惊恐万状,纷纷祈求担任县议事会议长的王道立出面斡旋。
为使芦溪一带的乡民免受战祸之苦,王道立同县内富绅一起,拜见石青阳,求其暂缓进攻。当石青阳决定采纳王道立的建议时,钟体道已乘机由芦溪退往绵阳,一场人命关天的战祸,终于没有在芦溪发生。
十月中旬,熊克武由重庆来到三台。在三台设置行营,其目的是对付由成都逃往陕西的刘存厚。
刘存厚败下阵来,熊克武当了四川督军。“护法”之役在四川取得胜利,三台人民的生命财产却遭受了巨大损失。梓州大地是否就此安定?
请看下文:
大军压境武人争雄 战祸横飞百姓遭殃
(图片来源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