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方微信 手机客户端

三台在线

搜索

早市夜市何处安身(二):商贩们怎么说?

  [复制链接]
可乐君 发表于 2019-10-30 09:1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 来自四川

马上注册,三台事早知道!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x


昨天,“早市夜市何处安身”我们听了市民“买方”的声音,了解了我县菜农、果农以及临时摊贩聚集地对市民生产生活、城市市容市貌的影响。那么今天,我们来听听这些临时摊贩“卖方”的又怎么说?



据不完全统计,城区累计至少有1200个菜农游商无固定摊位,他们走街串巷、沿街售卖,并且在樟树路、酪香路、琼楼路等地常年集聚50余个游摊商贩。



为什么这些菜农、果农、游摊商贩不在固定的市场内进行售卖呢?


据了解,目前我县城区有农贸市场(含临时)11个,其中昌德西门市场、五鑫农贸批发市场系2017年搬迁原西门市场新建投入使用,但因地处城郊,零售菜贩不愿入驻,居民接受程度不高。


昌德西门市场市场经理羊依亮说:“目前,市场有两块供菜农自产自销区域,可以容纳近200户菜农摆摊。但是,许多市民图方便,在街边、小区楼下的游摊处买菜,导致选择到市场来卖菜的菜农就比较少。”



除了2017年新建的昌德西门市场、五鑫农贸批发市场外,其他市场均建于上世纪90年代和2004年以前,市场内早已饱和,已无菜农的可容身之处。在会仙路临时市场外,不少近郊的菜农纷纷聚集在这里售卖水果蔬菜,形成了他们认为的“固定农民市场”。


display_picture (8).jpg


新德菜农朱玉芳说:“我是新德的,每天一早都过来卖自己种的菜,新德的农民基本上都在这儿卖。市场内的店面都占完了的,我们就只有在市场外边卖。”


果农杨长绣说:“我种了几亩地水果,自己吃不了那么多,就拿出来销售了。好多人去市场里面卖菜都没卖脱,买菜的市民都以为在市场内卖菜的都是菜贩子,卖的贵,像农民自己种的在街边卖要便宜点。”



流动商贩韩明星说:“市场没有位置了,东门市场那边车子不能进去,也进去不到,像北坝的会仙市场也没有位置。”



由于菜农自产自销的成本优势(比市场经营户优惠三分之一)、质量因素(新鲜成分)以及地理优势(不少游摊将摊位摆放在小区附近售卖),市民的接受程度相较市场内更高。


市民周素清说:“菜农的菜新鲜,价钱更合理,实惠实在,态度也好。如果菜农有规范的市场我就上市场上买了。”


游摊聚集的地方,自然也少不了综合行政执法局城管执法人员的身影。不少菜农、果农表示,希望能为他们建立一个固定的售卖市场。



新德菜农朱安永说:“卖菜都是东追西赶的,农民要种菜,要卖菜,没得一个固定市场。街边卖菜也影响交通影响环境,我们也不愿意在这儿摆一天那儿摆一天。希望建一个属于农民的固定市场。”


临时摊贩韩明星说:“希望设置早市夜市,比如下午六点过后哪些地方可以摆或者建立夜市,我愿意到夜市上去摆摊。”


有需求就有市场。农户们走街串巷、沿街售卖除了贪图人流量外,市场设置的不足也是形成游摊的原因之一。随之而来的弊端也显而易见,由于固定摊位较少,游摊商贩们乱停乱放、乱丢垃圾等不文明现象频频发生,对城市的形象和周边群众的居住环境造成了不小的影响,这也给城管执法人员的工作带来了不小的挑战。


明天我们继续关注《早市夜市何处安身(三):听城管的声音》。


来源丨三台在线

全部回复0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

本版积分规则

楼主

管理员

热门推荐

联系客服 关注微信 下载APP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