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方微信 手机客户端

三台在线

搜索

丁宝桢三台亲题寿匾见证“优老之礼”传统

  [复制链接]
木子的李 发表于 2021-5-11 11:3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 来自四川

马上注册,三台事早知道!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x
丁宝桢三台亲题寿匾 见证“优老之礼”传统

一方寿匾稳稳当当地高悬于正堂,一挂就是100多年。虽然无论是题匾留字的人还是当年人人恭贺的“寿星”都已驾鹤西去,飞进了历史的尘烟,但寿匾上那“升平人瑞”四个大字却穿透时光的磨砺记载了当年的人与事……
在三台县西平镇峨山胡家祠堂内悬挂着一块被后世誉为“四川近百年来第一好总督”的清代四川总督丁宝桢亲笔题写的寿匾。相传丁宝桢尤善巨幅榜书,慕名求书者络绎不绝,当时民间留存者甚多,但今天已很难寻觅。而胡家祠堂所存“升平人瑞”匾己弥足珍贵。

微信图片_20210511113758.jpg

丁宝桢亲题寿匾“升平人瑞”

发现: 寿匾高悬于胡家祠堂
胡家祠堂位于西平镇峨山境内,距离清代军事寨堡峨落山寨大约2公里。这块寿匾是三台县文管所进行民俗调查时,意外发现的。
胡家祠堂是一个典型的川西北民居样式的院落。走进院子,笔者注意到中间的正堂是木质结构的瓦房,而两边的建筑则是泥瓦房。“中间的正堂还是老祖先人留下来的。”居住在旁边的胡家后人说。通过初步测量,这胡家正堂祖屋坐西面东,面阔6柱5间长20米,宽10米,为木结构单檐悬山顶小青瓦建筑,风格古朴。
走进正堂,抬头便见一块蓝字的寿匾——升平人瑞。升平人瑞指粮食丰收,人长寿的意思。书法古朴端庄,神完力足,显示出作者深厚的书法功底。
见证: 体现中国“优老之礼”传统
该方寿匾长245厘米,宽88厘米,“升平人瑞”四字,字大52×50厘米。三台文管所副研究员左启介绍:依据寿匾上记载,“太子少保头品顶戴四川总督部堂丁(即:丁宝桢)”携“四川等处承宣布政使司”和“总理四川全省塘务府尽先副府唐”等四川省高官,于“光绪十二年丙戌岁(1886年)”,为“皇恩宠赐正八品柏年胡府封翁大人九秩晋一荣庆(91岁生日)”书写并赠与了“升平人瑞”匾。
“可以想象这胡家先人在当时可谓一方贤达,以致省部级官员都送匾贺生。但从另一方面也反映出当时全国敬老的文化。”据史料记载,自清乾隆开始,清廷便开始在全国各地推行“优老之礼”,并逐步形成一套完整的制度——“凡百岁老民,赐银三十两,建坊里门,题以‘升平人瑞’四字;老妇旌以‘贞寿之门’百二十岁者,请旨加赏,不拘成例”左启介绍说。



西平峨山方子堰胡家堂屋
考证 丁宝桢最后留笔
左启经过考证认为,“丁宫保”即是被后世誉为“四川近百年来第一好总督”的四川总督丁宝桢。他赠匾的“柏年胡府封翁大人”即胡柏年。光绪二十三年(1897)纂修的《潼川府志》卷二五记载,胡柏年享有“百有一岁”的高寿。“光绪十二年(1886)四月”,既是丁宝桢为胡柏年题匾之月,也是他病卒仙逝之月。当时,胡柏年正好“九秩晋一”,即年满九十一岁。丁宝桢于其“九秩晋一”生日,题赠百岁生日“升平人瑞”匾,表达了作者对胡氏寿民的良好祝愿。当月,丁宝桢溘然仙逝。可见,胡柏年获赠的“升平人瑞”寿匾,当是丁宝桢生命最后的留笔了。

来源:文/图 吴功斌

如果您有任何问题,可以加我们客服媛媛,微信号:santaizxAPP【李**,191****8601】
全部回复2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于 2021-5-11 13:20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广东
好好保护
来自: Android客户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小米椒 发表于 2021-5-13 06:56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四川
保存好了
来自: Android客户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

本版积分规则

楼主

热门推荐

联系客服 关注微信 下载APP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