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三台事早知道!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x
孩子是家中的宝儿,他们被父母宠着爱着,捧在手里怕掉了,含在嘴里怕化了。无论孩子的要求是否合理,家长都满足,久而久之,形成家长溺爱孩子!常言道:惯子如杀子,溺爱对孩子是百害而无一利的,甚至可以毁掉孩子一生。俗话说得好,无规矩不成方圆,在孩子成长过程中,家长一定要趁早给孩子立规矩,帮助孩子矫正一些错误的想法、行为。 当孩子慢慢长大,孩子的自我意识逐渐完善,有了自己的想法,父母说的话往往会听不进去,慢慢变得越来越难管教。管孩子要趁早。孩子6岁前,父母就要给孩子立下5条规矩,孩子长大后会很感激您,父母可不要心软。 1、遇到挫折不能逃避! 人的一生难免会遇到挫折、苦难。只有积极、勇敢面对挫折、苦难,才能得到自己想要的人生。有很多家长特别宠爱孩子,捧在手里怕掉了,含在嘴里怕化了,家长会尽自己的最大努力帮孩子做完所有的事情,而不让孩子做一丁点事。久而久之,这会让孩子一遇到困难、挫折就会想让家长帮忙,而自己选择逃避。这是不合理的。面对挫折、苦难时,家长应当鼓励孩子,陪着孩子一起勇敢面对挫折,鼓励孩子找到解决挫折的方式方法。这更有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孩子3岁以后就要开始自己做事,等到孩子5岁时,就要有自己面对困难和挫折的意识。 2、不要用哭泣来威胁父母! 因为孩提时代的孩子表达能力有限,大部分孩子在得不到某种需求时,他们就会用大叫大闹、哭闹来向家长表达自己的不满。例如,家长没有给自己买自己喜欢的玩具。如果家长不加以引导,等孩子再长大一点,家长稍微一点没有满足自己的要求时,他们就会而且只会用哭威胁家长。这个时候,家长有加以引导,一定要让孩子明白一个道理“有些时候,哭闹是没有用的。” 3、不能乱扔东西! 当家长没有满足孩子的需求时,孩子就会通过某一种行为来发泄自己的负面情绪,例如:乱扔东西。如果家长不加以制止,久而久之,孩子的脾气、性格会越来越容易随时爆发。长此以往下去,等孩子长大后,孩子的这种行为很可能会变成“暴力”。这时,家长应当好好教育、引导孩子用更加合理的方式发泄孩子的负面情绪。 4、不能撒谎! 由于孩子对这个世界认知不深、莫名的胆怯,有些时候孩子因为做错事、说错话进而害怕挨骂挨打,所以孩子就会选择说谎话逃避自己的责任。久而久之,一旦孩子说谎的行为养成习惯时,这不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这时候,家长应当鼓励孩子做一个有担当的人,鼓励孩子不说谎,鼓励孩子承认自己犯的错误并且加以改正。 5、不能用手打长辈! 在日常生活中,当孩子的某种需求没有得到家长、长辈的满足时,孩子就会对家长、长辈打骂、哭闹、说难听的话。长此以往下去,孩子这种动手打人的行为很容易就会养成习惯,等孩子长大之后就会很难改正。这时候,家长一定要加强对孩子的教育。家长一定要鼓励孩子用正确的方式抒发自己的负面情绪,家长一定要告诉孩子不能打骂长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