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三台事早知道!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x
中国式爸妈喜欢在“饭桌上”做一些事情,痛快的是他们,可是却可能成为孩子一辈子的阴影! 01 我有个同事,她35岁,生了两个娃,却已经有17年没跟爸妈一起吃过饭了。 同事说:18岁开始住校,她就不必再跟爸妈一起吃饭了,这种感觉太幸福了,好像重生了一样。 原来,爸妈经常唠叨她,只要爸爸看见她是“左撇子”,吃饭夹菜都不用右手,爸爸就很生气地敲碗筷,提醒她改正。 妈妈也习惯在饭桌上“做总结”,唠叨她的学习成绩又下降了,跟班级里的哪个男生,走得太亲密了? 这些琐碎的事情,每天都会被拿到饭桌上,爸妈的唠叨让她吃不下饭了。可爸妈却觉得,这没啥。 有一回,爸爸不知道为什么那么大火气,突然使劲儿一拍桌子,放下了碗筷不吃了。这把她吓得一机灵,拿着的碗都掉地上了。因为吓到了,她的“大姨妈”一连几天都不回,特别痛苦。 后来,她就开始逃避,尽量不跟爸妈一起吃饭了,宁肯饿着也不想再吃这种饭。这一逃,就是17年。 经常听见爸妈们抱怨:“我家孩子有个习惯,很喜欢一个人吃饭。到了吃饭时间,他也不乐意上桌跟爸妈一起吃饭。” 其实,这还真不能怪孩子。 02 中国式爸妈有个通病,在饭桌上,爸妈虽然不会打骂孩子,但却会突然间“敲饭碗”、“摔筷子”,唠叨个没完没了。 孩子最怕的不是打骂,而是在餐桌上爸妈让他吃“这种饭”,但愿你的孩子没吃过! 看到过这样一个镜头:端庄稳重的董卿,提到父亲时,泪流满面,她说:“小时候最怕的事情就是吃饭,因为这个时候,爸爸总是说,你这个不对,你那个不对,我经常是边哭边吃。” 这种饭,就是“眼泪拌饭”,孩子在委屈里隐忍着,却又敢怒不敢言。 父亲无休止的唠叨,让董卿不管做到多么厉害,都不敢骄傲自满。只是,这份成绩里,少了许多的快乐,多了太多的压抑。 哪怕现在都46岁了,董卿还是会活在童年“饭桌上”的阴影里,触及就会疼痛落泪。 爸妈在餐桌上“唠叨”,对孩子的伤害很大! “眼泪拌饭”我也吃过,那年我才8岁,因为太饿了,吃饭的时候有点着急,一不留神就把筷子碰掉地上了。 结果,我爸爸当时特别“凶”,说我不懂礼貌,非把筷子碰掉地上,很不吉利。 然后,爸爸命令我,吃完饭写一篇“认错信”交给他。当时我感觉特别委屈,眼泪掉到饭碗里,却不敢下桌,只好拼命吃。 印象非常深,在那之后的三天里,我都开心不起来,一点吃不下饭,总感觉胃里有东西,不太消化。 03 爸妈在饭桌上“唠叨”孩子,有这两点害处 1.影响孩子食欲,损坏孩子健康 孩子开心地吃饭,食欲会很好,吃得多,吸收得好,身体自然更健康。如果孩子一边哭一边抽泣,气管就会变化,食物进入气管容易引起窒息。 在情绪差时吃东西,会有大量空气进入肚子里,孩子也可能不消化,容易出现积食,对健康不利。 2.孩子很压抑,变自卑,十分痛苦 吃饭时受委屈,被爸妈唠叨了,孩子自然会掉眼泪,但因为害怕爸妈生气,孩子根本不敢下桌,只好边哭边吃饭。可是越是如此,对孩子的伤害越大。 孩子的情绪上十分难过,总在痛苦中挣扎,越听唠叨越烦躁,越觉得自己不好。 天长日久,孩子容易变自卑,丧失自信心,可能会关闭心门,不乐意跟爸妈交流,越来越自我封闭。 让孩子快乐吃饭,这是每位爸妈的义务 在马斯洛需求理论中,在金字塔最底端的部分,就是吃喝拉撒睡这一部分,这属于人的基础需求。 只有孩子满足了吃的需要,孩子才能进行其他更高层次的追求。比如,爱与被爱、自我实现等。 让孩子在吃饭时,心情愉悦,耳边没唠叨,心里没琐事,专注于吃饭,这是每位爸妈的义务。 吃饭就是吃饭!唠叨孩子没有益处,反而是害处多多。孩子心情好,吃饭时吃得多,身体更强壮,人也不容易生病,这就是爸妈的福气。 别把“餐桌”当爸妈的“战场”,别把跟孩子吃饭的美好时光,变成给孩子讲课的会堂。 孩子早晚都要离开爸妈,单独过日子生活。爸妈跟孩子真正能相聚在一起,安心吃饭的时光,并不算太多。 所以,各位爸妈,好好珍惜吧!停止餐桌上的唠叨,好不好?还孩子一个愉悦的就餐环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