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三台事早知道!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x
养育一个孩子并不是件容易事。 初为父母,每位新手爸妈都是边学习边实践,总要经历过一段手忙脚乱的时候,而每当这个时候,家里的老人往往会传递不少育儿经验,帮了不少忙,但这其中也存在一定的弊端。 其实老一辈人的育儿观念并不一定都是正确的,甚至有些还可能影响娃的健康,而把尿就是其中一项“坑娃”行为。 把尿刚消停,“新型把尿”又悄然兴起不管是现在的小孩子,还是上一代或者是上上一代的小孩子,可能都有被父母抓着“把尿”的习惯,也就是说,当家长觉得孩子想尿尿的时候,就会强制性地让孩子撒尿。 一般来说,“把尿”有两种方式: ➀、大人两手架住孩子的两条腿,将两腿打开,露出小屁股; ➁、让孩子自己脱下裤子,敞开两腿蹲着。 而在这个过程中,大人还可能会开始发出“嘘、嘘”的口令声,像是一种命令,口令到了,孩子就要尿出来。 但是,随着文化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父母认识到这种把尿行为对孩子的身体发育有影响,也不再让家里的老人给孩子“把尿”。 原以为“把尿”行为消停了,也没想到,一种“新型把尿”却又悄然兴起。 所谓的“新型把尿”,就是家长虽然不再在肢体上给孩子“把尿”,却会在语言上督促孩子。比如孩子原本在一边玩得好好的,丝毫没有如厕的想法,可家长却突然让孩子去上厕所。 这种行为虽然看似无伤大雅,可其实对孩子的身体发育也造成了一定影响。 “新型把尿”存在的危害➤损伤娃的排便系统 正常情况下,无论大人还是小孩,都没有固定的排尿时间,而使用尿不湿,是为了让宝宝自己慢慢锻炼憋尿、排尿的能力。 但“把尿”却是长期强迫孩子在某固定一时间点排尿,导致宝宝学不会憋尿,膀胱括约肌始终得不到有效锻炼,这种行为反而不利于孩子的身体发育。 久而久之,即使孩子还不想上厕所,却依然会产生一种我要上厕所的错误,导致造成尿频的后果,甚至泌尿系统发育异常。 ➤摧毁孩子专注力 孩子年龄还小的时候,若能专注于一件事,那对孩子来说是件好事。但如果孩子明明在专注于一件事,却遭到父母“把尿”行为的干涉,自身专注力自然会受到影响。 虽然把尿这种行为,确实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保证孩子不尿裤子,但如果孩子没有尿意,却被家长强行“把尿”,那也很容易摧毁孩子的专注力。 ➤影响孩子自主性 很多家长都担心孩子会尿在裤子上,所以常常强行给孩子“把尿”,虽然的确减少了尿裤子的频率,但也会给孩子身体带来伤害。 如果孩子在年幼时,往往需要家长催促才知道大小便,时间长了,难免会形成习惯,如果家长不催促,就会忘记大小便,导致孩子对家长产生很强的依赖性,从小失去了自主能力,而一个缺乏自主性的人,将来难免会遭遇诸多坎坷。 如何训练孩子大小便★让孩子明白大小便的意义 在训练孩子大小便之前,家长首先要做的,就是跟孩子说明大小便的含义,让孩子知道这是每个人的需要,但大小便的时候,要去到固定位置,也就是厕所进行。 其次,孩子的模仿能力是很强的,因此,家长可以带着孩子一起上厕所,让孩子观察大人是如何上厕所的,等到适当的时候,就可以让孩子尝试自己上厕所。 ★让孩子熟悉坐便器 每个孩子都对未知事物充满了好奇心,训练孩子大小便的时候,家长可以提前让孩子熟悉坐便器,说明用途之后,引导并鼓励孩子坐在坐便器上。 等到孩子不再排斥坐便器时,家长就应该教会孩子如何使用。 ★了解孩子大小便规律 年幼的孩子,往往不知道自己什么时候大小便,而身为家长,就需要仔细观察孩子每天的排便规律,掌握规律后,可以询问孩子是否要如厕,或者是邀请孩子一起去厕所,虽然不一定精确,但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帮助孩子解决如厕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