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方微信 手机客户端

三台在线

搜索

3岁前,父母再累也要亲自带!优秀的孩子,都是靠父母陪出来的

  [复制链接]
周周 发表于 2021-1-16 10:4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 来自四川

马上注册,三台事早知道!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x

前几天看到一个真实的故事。

因为处于青春期的孩子厌学,拿起书本就烦;父亲徐先生做了一个让所有人意外的决定:辞职!陪孩子去旅行!

如今,父子俩已经开着房车出发了。一路下来,父亲陪着孩子看看世界,聊聊感受;更是利用休息时间看看书,帮助孩子逐渐敞开了心扉。

我看了以后也对爸爸的举动赞叹不已。

3岁前,父母再累也要亲自带!优秀的孩子,都是靠父母陪出来的

《养育男孩》里说,男孩在6-13岁这段时间里,父亲的角色越来越重要。

这位爸爸也是一位有担当的爸爸,做了大家想做又不敢做的事。

有时候,快不如慢,堵不如疏;希望散心归来的孩子,可以明白父亲的良苦有心,真正有一个愿意学习的心态。

父母的陪伴,是孩子幸福的源泉

李玫瑾教授说,给孩子挣钱,不如自己陪孩子。

每个人都有一个出生完全无能无助的过程,而正是早期的陪伴,构建了孩子早期的自我认知。

对孩子来说,最初的爱来自家人,而最好的人选就是自己的爸爸妈妈。

特别是3岁前,是建立依恋关系最重要的时期;而母亲又怀胎十月、是孩子最熟悉的人。

如果在生命早期的时候,你放弃了和孩子建立亲密关系,而把这件事交给了老人,甚至保姆;那么,孩子的依恋关系就很难建立,以后需要花更多时间。

微信图片_20210116104821.jpg

孙俪在等等出生以后,依然在事业巅峰期选择了花更多的时间回归家庭,每年只拍一两部戏。

看她的日常记录,自己种菜,写字,吃好吃的、旅行,以及和孩子相处的点点滴滴,日子过得云淡风轻,令多少人羡慕不已。

高质量陪伴,从来和时间无关

有人说,我需要挣钱养家,我每天早出晚归,就是为了给孩子更好的物质,原谅我真的没有时间陪伴孩子。

但是,孩子到底需要什么,你有问过他吗?而且陪伴不是说要24小时形影不离,陪伴的方式有千千万,只要你想,你就一定有办法。

曾经看见过一件暖心的真人真事。

11岁的小男生浩宇,他的爸爸常年担任高中班主任,工作繁忙,每天早出晚归。儿子还未醒来就已经去上班,儿子睡着了才回家,陪伴时间少之又少。

3岁前,父母再累也要亲自带!优秀的孩子,都是靠父母陪出来的

因为总是见不到爸爸,小男生就开始用留言条的形式和爸爸沟通,而爸爸每天也会及时地回复孩子的留言。一来一往,小小的留言条,字里行间,就这样串起了浓浓的父子亲情。

影后章子怡,二胎产后四个月就复出开工,从未停歇过自己的工作,妥妥地大忙人一个。

但是对她来说,生娃和带孩子也同样重要。有一次,她被问到过可以与女儿醒醒分开多长时间。

章子怡说:从醒醒出生后,就未曾与她分离,基本是走到哪带到哪。

对于我们大部分普通的职场妈妈来说,我们成不了章子怡,我们没有办法带着孩子工作;

但是,我们却可以在下班后,花半小时甚至只花10分钟,放下自己的身段,让自己变身“小孩”:暂时放下功利心,完全走进孩子的世界,和孩子一起做绘本、做手工、画图画……甚至做一切略显幼稚的游戏。

3岁前,父母再累也要亲自带!优秀的孩子,都是靠父母陪出来的

我也认识一位全职妈妈,因为不满老人带娃的方式而选择了辞职在家。

按理说,每天24小时的时间,享受和妈妈亲密无间的日子,对孩子的成长来说也确确实实是一件好事。

但是辞职在家的日子,没了收入来源的妈妈,一下子变得焦虑不堪。

于是她通过手机做各种兼职,甚至连带孩子出门也无时无刻不在看手机。

2岁多的女儿的女儿每次要求陪玩,她也总是说,你自己玩会,妈妈在赚钱呢。

甚至还有很多次,因为女儿试图抢夺手机,妈妈直接生气发了火。看着无辜的女儿委屈的泪,事后这位妈妈又懊恼不已。

3岁前,父母再累也要亲自带!优秀的孩子,都是靠父母陪出来的

所以,高质量的陪伴,陪的从来不是时间,而是关系。

那么,我们该如何更好地陪伴呢?

首先,我们可以划出专属的陪玩时间。这段时间完全属于孩子,在这段时间里,不管是工作上的琐事,还是其他休闲娱乐,统统都暂时放在一边。

除了划出专门的时间陪玩、陪读绘本以外,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还可以做以下这些小事,来提升亲子之间的幸福感:

比如,和孩子一起逛超市时,不敷衍地给孩子介绍各种看到的东西;让孩子参与决策想要买什么。

又比如,让孩子参与做家务,帮助我们一起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让孩子真正与参与感。

还有,放下手机,带孩子走出家门,走到户外,捡树叶、玩石头、听虫鸣鸟、指着路边的告示牌教孩子认字……

这些生活中的小事,对我们来说微不足道,对孩子来说,却是爸爸妈妈最深刻的爱。

3岁前,父母再累也要亲自带!优秀的孩子,都是靠父母陪出来的

《朗读者》里说,陪伴也是一种力量,在这个世界上,没有一个人是孤岛,失去了陪伴,也失去了生存的意义。

当你羡慕别人家的小孩优秀时,不妨扪心自问,你有陪着孩子长大吗?

希望我们都能真正走进孩子心里,用爱滋养孩子,而不仅仅是肉体上的和孩子在一起。

【周**,199****2712】
全部回复0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

本版积分规则

楼主

管理员

热门推荐

联系客服 关注微信 下载APP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