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方微信 手机客户端

三台在线

搜索

三台旧事——七个城门和“昙花一现”的川北大学

  [复制链接]
我是油书 发表于 2020-12-16 11:0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 来自四川

马上注册,三台事早知道!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x
转自三台在线网友飘然

一个老人就是一本书,和他们聊天,常常不经意间就会翻开一段历史。
三台罕见的七道城门 古梓州,今三台,虽城市不大,但历史文化底蕴深厚,光城门就有七个,实属全国罕见。

首先三台有东、西、南、北正常的四道石拱城门,且每道城门上不但有谯楼,还有名字,东门叫”东流”,”,南门叫“南熏”,西门叫“通蜀”,北门叫“川北”,到了乾隆三十二年间,三台的知县和安岳的知县共同出资又修缮了城门,为防御外侵,还在城楼上加筑炮台,修缮后城门又有了新名称:东门以涪江为名叫“涪江”,南门以印合山为名叫"印合“,西门以牛头山牛头取名叫“龙顶”,北门以凤凰山为名叫“凤山”。

到了清朝咸丰元年,三台知府为了加快地方经济建设,特请来风水先生,风水先生讲道:牛头山的牛脑壳处是三台的龙脉所在地(今天的老西门处),在此处开道门能财源广进,造福一方人民,知县一听大喜,就在西门处下移了一段距离造了一道新西门,取名“来仪门”,但由于笔误,又把新西门错当成了老西门,老西门当成了新西门,但城门仍然修有谯楼,这样一来,三台城就有了第五道城门。

再到清朝末年,为了方便清军征战和屯粮运粮方便,清政府又在皂角城,今环城路东门和南门之间开辟了新南门,新南门直通王爷庙水码头,这就是三台第六道门。 民国时期,当权者们为了自己进出方便,又在北门与东门之间再次开辟了新北门,于是三台就有了第七道城门。

解放后,三台先后拆除4道城门,仅存东门、南门、新南门三道城门,到了六十年代末,由于陆路交通慢慢取代水路交通,这座为抗日战争运送物资做出了重大贡献的新南门也被封了。

如今三台还完整保留好的只剩下东门南门两座城门了,因此这两座石拱城门已荣幸成为三台历史文物,对于这两座经过沧桑岁月保留下来的历史痕迹,希望我们广大三台市民们要好好保护它,爱护它。??????

“昙花一现”的三台川北大学

三台川北大学座落在县城东街,校舍加上操场和实习农场约六十亩地,三院砖砌的简易川北民居小青瓦平房显得很是沧桑,而这些都是抗日战争结束后,内迁三台的东北大学在一九四六年迁回沈阳时留下的,东北大学迁走后,时年,由东北大学数理系主任李季伟提议三台参议会联合九个县(遂宁、三台、盐亭、中江、蓬溪、安岳、乐至、射洪、潼南)的参议会申请建立川北农工学院,经费来源以九县征粮和川北盐场盐税为主,会议推举了三台籍国民党财政部长徐堪为董事长,李季伟任院长,袍哥总舵爷龙杰三为副董事长。

一九四六年五月十六日,三台川北农工学院正式成立,学校除原东北大学留下的教师外,还聘请了一批在社会上有名望的教师,但刚成立的学校马上又成了非正式学校,因为当时还是国民党执政时期,什么农,什么工,农工联合一听就是共产党的口号,但文化不分政界,到了一九四七年七月,私立川北农工学院按四川省政府公鉴照准立案,一九四九年川北农工学院更名为私立川北大学。

虽说东北大学迁走了,东北大学留下的学习风气仍浓,招生时各县学生踊跃报名,生源遍及三台周边及成渝,从学校成立到秋季招生,短短几个月时间就招来学生四百余人,头年开设了农业经济、农艺、化学工程、土木工程、工商管理五个专业,四七年增设数理系和农田水利系,四八年增设文学系和历史系,增设专业后学生从四百多人升至六百多人,一九四九年再次扩招,三院九系学生总人数高达八百多人,学生学费也不贵,一个学生两元银元,每期交两新石大米(一新石166市斤),伙食书籍自理。

解放战争时期,三台的炮声打得轰隆隆的响,有时炮弹还落在校园里及校园周边,学校虽然没有直接停课,但愿意回家的就回家,不愿回家的仍留在学校,学校公用食堂也照常开放,到了一九四九年十二月上旬,南桥三孔炸断后,伪县长,警察局长都跑了,解放军也还没有进驻三台,三台就成了无政府状态,物价飞涨,关金卷、金元卷、银元卷、最大面额为一亿元一张,但人们都不用,银元铜元成了货币市场主力,当时,三台街上的特务也很多,他们大肆造谣、暗杀进步人士和地下党人,在这恶劣的环境下,由地下党和地方总势力龙杰三在武昌馆和湖广会馆召开大会,宣布三台民众自动解放,迎接解放军的到来。

川北大学也组织了学生宣传队,在地下党的领导下,学生们举起了"川北大学宣传队“旗帜,在三台县城,近郊发传单,搞讲演,将《中国人民解放军布告》传播到家喻户晓。

十二月二十八日下午解放军进驻三台后,一批伪军国军投降,川北大学校内的教室就成了军火库,里面堆满了各种步枪、军用武器,包括迫击炮,当然大型炮放不进教室都堆在外面操场上等候解决军接收,三台也从此解放了。

据资料显示,1950年时任川北行政公署主任的胡耀邦提出要在川北行署区筹办一所全区性大学。根据他的指示,将位于三台县的私立川北大学迁到南充市小西街,与南充市原川北文学院合并,建成公立川北大学。 1952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进行院系调整。西南文教部以“文高(1952)字”给川北大学下文,决定“川北大学自1952年度开始改为师范性质的高等学校,迁入川北人民行政公署原址(现西华师范大学老区),原校名撤销,改称‘四川师范学院’”,水利工程系并入成都工学院,土木工程系并入重庆建筑工程学院,农业经济系并入重庆西南农学院,企业管理系并入成都四川财经学院,化学工程系并入泸州四川化工学院,农艺系并入贵州大学,原川北大学的中国语言文学系、哲学历史系、数学物理系留在四川师范学院。

从此,这座在三台“昙花一现”的川北大学就退出了历史舞台。虽说时间短暂,但它给三台的教育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2020121518385361538264_1080_692.jpeg
全部回复5 显示全部楼层
大卫 发表于 2020-12-16 12:51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四川

来自: Android客户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名字确认中 发表于 2020-12-16 14:34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四川
可惜没留在三台
来自: Android客户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0-12-16 14:38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广东
长知势了
来自: Android客户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小魏 发表于 2020-12-16 21:45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广东
涨知识了
来自: iPhone客户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开心财主 发表于 2020-12-17 08:41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四川
通过此文,了解得更加透彻了。
来自: Android客户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

本版积分规则

楼主

新手上路

热门推荐

联系客服 关注微信 下载APP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