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包括我之前也以为宝宝小时候是没有记忆的,大约在3岁左右才开始有记忆,但是据众多研究显示,宝宝其实在一出生就拥有记忆,只不过不是我们普遍认为的记事记忆,而是指单纯的记忆力。
其实细心的家长在日常生活中也是能感受出宝宝某些记忆力的表现,就像以下4种特征,看完之后绝对会惊讶!

出生就有了“记忆”
据儿科专家表示,宝宝出生之后就会开始拥有对身边事物的记忆,只是家长常常会忽略,比如在吃过一次奶之后,宝宝再被妈妈抱在怀里就会主动寻找乳头开始找奶吃。
比如吃过母乳的宝宝,会抗拒配方奶粉和质感不同的奶嘴,这些其实就是宝宝运动记忆和姿势记忆的体现。
宝宝能够辨别出两者不同的差异,就是在对上一个事物亲密接触后产生的记忆基础上做出的表现。

记住妈妈和其他人
难以置信的是,3个月大的宝宝其实已经能够区分出其他人和妈妈了,要知道这个时候的宝宝视力并没有发育完全,在他的眼中每个人都是模糊一片,但就能记住妈妈的不同。
因为妈妈在喂奶的时候,距离近而且时间长,或者是妈妈的怀抱更温暖等,所以宝宝能够将这些每天重复的事情结合起来形成独特记忆,能够简单分辨出妈妈和其他人了。

印象深刻的事记忆较深
所有人每天都会经历很多事,但是印象深刻的事情会记的更加清楚,宝宝也不例外。
就像打针,打过针的宝宝看见白大褂就会哭泣,这就是因为他们对于上一次打针的“痛苦记忆”印象深刻,虽然已经将打针的人和环境都忘记了,但是白大褂所带来的疼痛会一直影响着他们。
区分陌生环境和人
专家都建议家长要多带宝宝外出看看,有利于身心发育,但是不知道家长注意到没,宝宝出门之后会更加活泼一点,眼睛东张西望,在看到陌生人后已经会怕生了。
对于新买回来的东西也会让他看的更久等等,其实这些也和记忆力有关,他已经熟悉并且记住了常见的环境和人,所以才会对熟人更亲近,对陌生环境、人会害怕和好奇。
宝宝3岁前的记忆并不牢固,大多已经忘记,所以才有很多家长以为宝宝3岁后才拥有记忆。所以家长们现在知道了吧!小宝宝也是有记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