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一扫,关注我们
门户
信息
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公元1917年
摄影家甘博溯长江游历
途中经过了潼川府
也就是今天的三台县
或许他不知道
自己溯江而上抵达这座城市的路线
早已被一位唐代诗人给描述过了
那首诗甚至被收录在这个国家的语文教材之中
唐宝应元年
剑南兵马使徐知道在成都叛乱
杜甫被迫来到当时的四川第二大城市梓州
现在,东门附近遍布现代建筑
东街草堂早已随诗人消失在历史的江水中
但向南走去
潼川古城墙始建于明代天顺年间
它的墙体采用砂岩条石错缝叠压
这样的古城墙
全中国现仅存四处
全国政协委员、老舍先生之子
舒乙曾评价道:
「潼川古城墙年代久远」
其城墙材质超过了北京的个别古城墙
百年前
南门下的鲍家茶馆门口车水马龙
后来,南门码头逐渐被废弃
自鲍家茶馆向江边走去
两边的民房也就逐渐凋敝
2015年
在鲍家茶馆的位置
发现了一段护城河和一座平梁式石拱桥
护城河与古城墙都是家园卫士
但潼川古城还有精神堡垒
——南门北侧的华光庙
1938年东北大学辗转抵达三台
华光庙成为了师生进行爱国宣传运动的舞台
后毁于日寇轰炸之中
比华光庙要幸运的是南外街的骨科医院
它的建筑得以完好保留到了现在
堪称潼川古城“修旧如旧”的典范
距离骨科医院不远
有江西街和广东巷
它们的名字源于江西和广东客商
之所以客商来到潼川定居
或许可从“无数涪江筏,呜桡总发时”
这句杜诗想到原因。
部分图片来源网络
● 网友投稿 | 西南财经大学梓州渡摇橹人实践队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注册账号后积极发帖的会员
喜欢逛论坛到深夜的会员
回复
评分
发帖
在线时间:8:30-17:00
0816-5555581
下载APP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