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三台事早知道!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x
原创 楼市观察新媒体
时间已经进入6月,许多的自媒体作者对楼市未来涨跌还在做着各种各样的猜测,纷纷扰扰迷惑着大众的眼睛。 其实,4月份国家发改委关于印发《2020年新型城镇化建设和城乡融合发展重点任务》的通知(发改规划〔2020〕532号)这一重磅文件已经为今年乃至未来数年的楼市确立了方向。 今天系统地给大家做一下专题解读,以帮助大家拨开迷雾,更好地把握2020年楼市方向。 NO1: 背景,城镇化迷雾下的真相 新型城镇化
国家统计局《201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2019年末,我国城镇化率已突破60%。从全球来看,该城镇化率水平属于典型的“发展中”经济体结构。与欧洲发达经济国家德、法、英等国横向比较,这些经济体的城镇化水平均在70%以上,我国与之相差10个百分点的距离。而发展中国家中,巴西的城镇化率高达86%,与巴西相比,我们的差距更大。 2019《统计公报》中提到: 全国大陆总人口140005万人,比上年末增加467万人,其中城镇常住人口84843万人,占总人口比重(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为60.60%,比上年末提高1.02个百分点。户籍人口城镇化率为44.38%,比上年末提高1.01个百分点。
由此可见,我国的60%的城镇化率仅仅是在城镇工作生活的人口城镇化率,受到长期以来严格的户籍制度管控,户籍人口城镇化率仅仅为44.38%,与常住人口城镇化率相差15.62个百分点。 这,意味着有2.19亿人口在城市中尚属“黑户”!按照2010年人口普查户均3.1人计,意味着涉及7054万个家庭。  没有户口,限!
尤其是集聚人口更多的直辖市、省会城市和计划单列市,受到城市限购政策的约束,没有户籍就意味着不能购房,不仅是“黑户”,更是漂泊在城市中居无定所的人群。 如此迫切的需求,涉及大众民生,亟待解决,刻不容缓。 NO2: 发改委532号文明确加速户籍城镇化进程,着力解决户籍城镇化与常住人口城镇化的矛盾。 532号文
文件开篇提到: 加快实施以促进人的城镇化为核心、提高质量为导向的新型城镇化战略,提高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质量,增强中心城市和城市群综合承载、资源优化配置能力,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新型城镇化建设,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提升城市治理水平,推进城乡融合发展,实现1亿非户籍人口在城市落户目标和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圆满收官
可以看出,国家已经敏锐地意识到了我国城镇化进程中存在的问题,并将在2020年集中推进中心城市和城市群以及县城的人口承载,并制定了2020年的户籍城镇化目标,即“实现1亿人口在城市落户”的目标。  户口与购房和家
一亿人口,意味着大约3225万户家庭在2020年落户城市。 谈到楼市需求,这将同时意味着,大量的因限购而游离城市中的家庭具备了购房资格,可以实现居者有其屋的梦想。 NO3:大中城市和小城市分了两个层级放宽户籍政策,意味着不同的城市释放不同的需求关于农业人口转移城市,532号文以城市300万人口规模分两个层次进行了安排。 A:城区常住人口300万以下城市全面取消落户限制,进一步促进劳动力和人才社会性流动。 B:推动城区常住人口300万以上城市基本取消重点人群落户限制。除个别超大城市外的其他超大特大城市和Ⅰ型大城市坚持存量优先原则,取消进城就业生活5年以上和举家迁徙的农业转移人口、在城镇稳定就业生活的新生代农民工、农村学生升学和参军进城的人口等重点人群落户限制。
对于常住人口规模在300万以下的城市,文件要求不设任何限制,可以说有求必应,以促进人口、人才流动;而对于除北京、上海级别的超大城市外的其他大、特大和超大城市则是重点解决现有常住人口的户籍为主。  大都市
我们看下表:  2019全国城市流动人口统计
涉及楼市,小城市因本无限购约束,没有特别的影响;但对诸多的一二线城市来说,解决了无户籍常住人口的户口问题,则意味着对这部分群体完全解除限购,住房需求将在近几年之内集中释放。 从上表可见,全国56个城市有12591.94万常住流动人口,即使这些人口全部为举家常住,也将是4062万个家庭。 这些家庭解除了住房限购的羁绊,需求集中释放的力量是可怕的。 这还没有谈每年1%新增城镇化率带来的1400万,约470万户家庭落户城市的住房需求。 而据专家预测,这部分人口将有60%流向重点城市。
我想有个家
NO4: 谈到流动人口,就需要给城市画个重点。发改委532号文中,关于“优化城镇化空间格局”一节中这样表述: 提升中心城市能级和核心竞争力。优化发展直辖市、省会城市、计划单列市、重要节点城市等中心城市,强化用地等要素保障,优化重大生产力布局。完善部分中心城市市辖区规模结构和管辖范围,解决发展空间严重不足问题。
可见,未来的城市发展就将以直辖市、省会、计划单列市和重要节点城市为主,并以这些城市为中心重点发展都市圈和城市群,国家政策将为这些城市开政策绿灯,其政策之宽,前所未有。  城市繁华
这一点,从“完善部分中心城市市辖区规模结构和管辖范围”的表达中显露无遗。大家知道,国家对城市的行政区划调整是极为慎重的,但为了实现上述城市带动当地城市群发展的作用,国家不惜调整行政管辖范围。 再看下文: 加快发展重点城市群。加快实施京津冀协同发展、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长江经济带发展、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全面实施城市群发展规划,推动哈长、长江中游、中原、北部湾城市群建设取得阶段性进展,支持关中平原城市群规划实施联席会议制度落地生效,推动兰州—西宁、呼包鄂榆等城市群健全一体化发展工作机制,促进天山北坡、滇中等边疆城市群及山东半岛、黔中等省内城市群发展。
上边的表述,国家已经为重点区域插上了小红旗。流动人口应该到哪里去,哪里拥有更好的就业和发展平台,哪里可以更好地实现自我价值,可以赚到更加多的钱,一览无余。 政策的导向作用是巨大的。就像深圳,当年国家在那个小渔村画了一个圈,几十年之内已经发展成为国际大都市,全国经济最有活力的地区。至今,无畏高房价,人们仍然趋之若鹜。 NO5: 结语发改委的文件足够权威,这是全国经济的指挥棒。文件所规定的各项工作任务直接指明落实了具体负责单位,要求在2020年完成目标,为今年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支撑。 这些目标的完成,对经济的影响和推动作用却远远不止于今年。对楼市的影响,将在今后的数年中产生深远的影响。  在城市安家吧
尤其是后新冠时代全球货币增发,我国货币供应量M2已经重回2017年前的两位数,更加“灵活多样”的货币政策与新型城镇化下的人口政策共同加持下,无论我们主观上是否愿意,客观上对房地产价格的推动作用却是必然。 故而,未来数年的楼市方向,已经极为明确地呈现在了我们面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