滨江公园的苜蓿花了,
一开一大片,
满园都是。
白色小花,
绿色的叶,
密密麻麻。
这视觉冲击力,给踏春的游人,
或许,平添一枚小小惊喜。
苜蓿花开,如果是那么零星的几朵、几束、几团、或许吸引不了那么多的人。
这不,花海中的步道上,骑童车的小不点儿一脸呆萌,放风筝的童子们奔跑者,仰视天空,洒下一路甜甜的笑声。人们信步悠闲,放松心情,怡然自得。
加入手机党的妈妈们,低着头,静静地“喜刷刷,喜刷刷”。
一方小小广场旁边,美女们地上覆席而坐,干啥呢?家长里短摆龙门阵?
倒是宝宝们驾驶着滑板车牛逼哄哄,想往哪滑往哪滑,毫无方向感;拿铲铲的小盆友——你拿个铲铲啊!无忧无虑,各玩各的,哪管妈妈、奶奶们在干什么,这就是童真!
“野、野、野,野花儿香······”。河堤的迎水坡的廊道上,一位大爷大声吼了几句,由于跑调的缘故,很快引得周围人向他行“注目礼”。
我在想,这些苜蓿小花,算不算野花呢?反正我没闻到它们的芳香气息,可能是我的鼻子有问题吧?
两江交汇处,又是一番景色跃入眼帘。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白乐天这句描写春天江畔景色的名句,倒也有几分相符。日出,江花,都有。只是这江花不是“红胜火”,而是白如雪。后一句也非常的吻合。春天的四月,涪凯两江的水,别说,还真是绿如蓝呢。
据说是春旱严重,人民渠、武饮渠都提前放水了,才使得两江的水丰满了许多,就要离开这片花海了,举起单反开启“广角镜”模式,按下快门,拍下今日惜别的最后了一张。
“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脑海里突然蹦出这么一句袁枚的诗句来。这让人联想到跳广场舞的大妈,以及刚才唱歌跑调的大爷,他们没有专业舞者、专业歌手那样的水准,可他们永不自卑,照样活成“快乐瀑布”,自由自在。
再就是哪些小精神小伙,工资不高,照样麻将打起,地主斗起,小酒喝起,歌厅嗨起,跟大都市的人一样一样的,逍遥,自在,洒脱。
窃以为,小花苜蓿,开出真实的自己,勇敢面对现实,无须攀比模仿牡丹,无须在活在别人的眼光与评价中,活出有个性的自己,或许,也是一种境界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