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方微信 手机客户端

三台在线

搜索

一个从不吼孩子的老妈,是怎样炼成的?

  [复制链接]
小鬼别跑 发表于 2020-2-28 17:3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 来自四川

马上注册,三台事早知道!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x
每个人都会有情绪,情绪反映了我们内心正在发生的事情。人们会有很多不同的情绪,比如会生气、愤怒、伤心、难过、害怕、紧张、焦虑等等。这些情绪都是正常的。做妈妈的带孩子很辛苦,难免会对孩子吼两句。以前我也吼过孩子,所以,妈妈们,不是你一个有这样的情况。不过后来我开始学习家庭教育、正面管教,经过学习后自己改变了很多,不再吼孩子了。家庭中的氛围也好了很多。我来分享一下我是如何炼成的。
在养育孩子的过程当中,我们都会碰到很多挑战。想要对孩子一直保持温和的态度,几乎是不可能的。我们先来看看会遇到哪一些挑战呢?
  • 孩子不吃饭
  • 孩子不好好睡觉
  • 孩子做事拖拉
  • 孩子爱看电视
  • 孩子爱玩电子产品
  • 孩子不自律
  • 孩子不爱学习

父母们可以对照一下,这些挑战您有没有碰到过呢?当您看到这些挑战的时候,您是不是会感到很气愤?很想对着孩子大吼几声?您是不是不想拥有这些挑战?
但实际情况是,我们的孩子并不完美,我们自己也不完美,因此遇到挑战就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不想对孩子大吼大叫,我们父母需要改变一些认知。要改变哪些认知呢?
一、正确看待孩子的错误,把孩子的错误当做是学习的好机会。
孩子犯错误不可怕,每个孩子都是在错误中成长的。我们小时候接受到的教育是不能犯错误,犯错误是一件非常羞耻的事情,说出去是很丢脸的。孩子从这些信息中得到的是我是一个愚蠢的无能的孩子。他们可能会担心犯错误,而尽量的掩饰错误。父母总会说为了孩子好,你不能犯这些错误。当孩子打破了一个杯子、上课迟到、忘记带书、作业写错了的时候,我们不要把目光放在孩子的错误上,而是把目光放在怎样才能够激励孩子做得更好上。把这些错误当成是孩子学习的机会,就象变废为宝一样,这需要我们转换思维。父母可以对孩子说:
“你犯了一个错误,太好了,我们可以从中学到什么呢?”

父母有没有注意到?在这里我用的是“我们”这个词。因为在孩子犯错误的过程中,我们大人也难辞其咎。仔细想想是不是这样的呢?我们是否有足够的耐心去教育孩子,去训练他们,如何做好时间管理并教会孩子如何提前整理好自己的物品,以免临时来找东西。我们有没有看到孩子的努力呢?并且给他们一些鼓励?当父母不再把错误当成是一件可怕的事情的话,那么我们就不会去吼孩子了。
我的孩子曾经在上课时睡过觉,当时班主任告诉我后,我并没有去对她吼,而是问清楚了原因。孩子告诉我,上课睡觉是因为老师讲的都听懂了,不愿再听了所以就睡觉。我与孩子平静地进行沟通。告诉孩子这样做是不尊重老师的表现,并询问了孩子以后怎样做会更好些。 我并没有责怪孩子,但是后来孩子就不再有这种情况了。
1431add38ef147fe8b9040d2da600015.jpg

二、当妈妈实在是感到很生气的时候,要情绪诚实。
有些妈妈认为我生气了,就应该把情绪发泄出来。而有些妈妈认为我有情绪了,是不对的,我不应该当着孩子的面发脾气。于是就会把自己的情绪隐藏起来,一直忍着。直到自己忍受不了为止。终于忍有一天,这些负面情绪因积压得太多,而大爆发出来。
我们应当做情绪的主人,不要被情绪所主宰。但是有些情绪也必须要宣泄出来。这里的宣泄和发泄是有区别的。宣泄是通过一种合理的方式对不良情绪进行疏导。而诚实的表达我们的情绪就是一种良好的宣泄的方式。情绪诚实在这里有两种表现方式:
1.我们要诚实的面对情感。
不要对自己当时的感受进行隐藏。比如:当孩子们总是不写作业的时候,你会感到很担心,很气愤。我们可以这样表达:
“我感到很担心,是因为你到现在还没有完成作业,我希望你能够早点写完早点休息。”用“我感到_____,是因为_____,我希望_____。”这样的句式去表达,既表达出了自己真实的情感,又表达出了对孩子的关心。孩子也不会有较强的排斥心理。很多父母不会这样去表达,只是一味的唠叨、批评孩子。而情绪诚实没有对孩子进行评判,不会让孩子感到受了屈辱。对我们自己而言,也是在尊重我们自己的感受,是在诚实的面对自己的情绪。当你这样表达出来后,你的心里是不是感觉会舒服一些呢?我以前不会这样表达,经常和孩子对着吼,结果两败俱伤。后来对孩子说出了自己的情绪时,我感觉心里舒服多了。
1e0730007b850edbe82fa.jpg
有的时候在与孩子发生激烈的冲突时,父母忍不住要大发脾气了,也可以对孩子说出来。如:
“你刚刚骂了妈妈,妈妈感到很生气,我希望你不要再长时间的玩游戏了,再过五分钟,妈妈可能就要发脾气,变成情绪魔鬼了!”
在与孩子的沟通当中,这段话既诚实地表达妈妈愤怒的情绪,同时又不失幽默感。有时会让孩子感觉忍俊不禁而偷偷的笑。我并不是在教妈妈们要对孩子大发脾气,而是在你实在忍受不了的情况下,也可以偶尔宣泄一下。让孩子看到妈妈真实的一面,让他们知道,原来妈妈也是有情绪的。
2.当我们在倾听别人的感受时,不加以评判、批评或反驳。
倾听别人的感受,这也是在诚实的面对情绪。当孩子犯了错误或发脾气时,我们也要倾听他的感受。例如:孩子做事会拖拉。很多孩子回家都爱先玩,然后再去学习。可是妈妈却看不过眼,往往会一遍一遍地催促孩子:
“你怎么还不去写作业?”
可是孩子往往也会非常恼怒,他们会说:
"我现在很想玩。在学校里学习了一天,我就想放松一下。等一下再去写作业。”
如果妈妈能够倾听孩子诚实的表达情绪,那么,我们与孩子之间的沟通就会变得更加容易啦!
比如可以这样回应孩子:
“哦!你是感到很累了,所以想先玩一下。妈妈明白了你的意思。”
对孩子不合理的要求,我们不一定要同意孩子的做法,但我们可以去倾听他的感受。倾听让孩子更加愿意与你合作。
1e06d0007b6cf45e4080a.jpg
三、在家庭中设置一个冷静角。
在家里找一个你喜欢的地方来设置一个冷静角。可以在卧室里,也可以是在客厅或阳台。在这个冷静角中,你可以把你喜欢的一些物品放在这里,如:一些书籍,零食等等。当自己感到情绪不好快要爆发的时候,就到冷静角里来休息一会。听听音乐、看看书,或泡一杯咖啡都可以。告诉孩子:
“妈妈现在感觉到情绪不好,想发脾气了。我先去冷静一下,呆会再和你说话。”
这个冷静角并不是用来惩罚自己的地方,而是帮助自己感觉好起来的地方。设立这个冷静角还有一个好处就在于,给孩子树立了一个榜样。他以后也可以设立一个冷静角,在他想乱发脾气的时候自己可以在那儿呆一呆,这样可以减少家庭中的一些冲突。等大家都冷静下来后,用一种尊重他人的方式去沟通。我的家庭中也设置过冷静角,是在客厅的一角。有一个小沙发,一个小茶几。我有情绪的时候会在那里看看书,感觉内心会很平静。每次过半小时后,心情就好多了。
1e0650007b12b99fa8816.jpg
四、妈妈们要照顾好自己。
妈妈们要照顾好自己。如果连自己都照顾不好,心情就会很糟,又怎么能把孩子照顾好呢?我看到在有的家庭中,因为夫妻之间有了矛盾,吵起来了,于是,一些不良的情绪就会转嫁到孩子头上。
在电影《万箭穿心》中,男女主人公的感情不好,女主人因为自身要强的性格,令她的丈夫感到一定压力,最终导致两个人的婚姻走向解体。在共同生活的过程中,夫妻因感情问题而使情绪上产生了很大的波动。双方都不能冷静的去解决问题。家庭的不幸福,造成孩子人格上的不完整。很多事情都是因为不能正确处理情绪而导致出现更严重的后果。此片看完后让人很心塞。

1e0670007b8e04ecfa264.jpg
所以在很多时候,妈妈们一定要照顾好自己。在家庭当中,一般来说,都是妈妈带孩子带得多,也更加容易感觉烦躁。只有当自己感觉良好的时候,你才会有一个好的心情去带孩子。如何能照顾好自己呢?比如:
  • 让自己美美的睡上一觉
  • 抽一个时间让自己放松一下
  • 和朋友一起聚聚聊聊天
  • 敷一个面膜
  • 花点时间去淘宝
  • 看一部电影

以上这些事情都会让自己的心情好起来。有时在我情绪不好的时候,我会约上我的闺密一起出去看电影、吃饭、聊天,这样心情会好很多。还有的时候我会看一本好书,或者是一部电影。这样可以让自己的内心平静下来,并从书或电影中得到一些有价值的思想。当自己照顾好了自己以后,再重新去照顾孩子,会感觉心情不一样了。会减少很多不良情绪,也不会去吼孩子了。
1e0730007b86b08518097.jpg
带着不完美的眼光去看孩子,把错误当成人们的好朋友一样去对待,这样就会减少我们发怒的机会。期待完美是不现实的,我们能做的就是帮助孩子如何避免再次犯同样的错误,并把错误变为财富。我的孩子现在已经大了,想想我能陪伴在孩子身边的时间已经越来越少。回忆从前,我也曾吼过孩子。但那些伤害却再也抹不去了。亲爱的宝妈们,您还打算继续去吼你的孩子吗?
心理学家阿德勒说过:我们只是利用情绪,而不是被情绪推动,受它支配。修炼自己是一个很漫长的过程,可能在短时间内比较难做到。如果我们自己感觉到有点难做到的话也没有关系,我们可以先接纳自己,然后再去接纳孩子。尽量让孩子在一个平和的家庭氛围中长大,为他们塑造一个健全的人格。
微信图片_20200115150714.jpg


全部回复4 显示全部楼层
示羊人王 发表于 2020-2-28 18:52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四川

来自: Android客户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0-2-29 06:18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四川

来自: Android客户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大卫 发表于 2020-2-29 12:48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四川

来自: Android客户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正在更改用户名 发表于 2020-2-29 15:06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四川

来自: iPhone客户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

本版积分规则

楼主

热门推荐

联系客服 关注微信 下载APP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