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三台事早知道!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x
随着气温持续攀升、降雨增多,蚊媒活动愈发活跃。最近,广东佛山出现输入病例引起的基孔肯雅热疫情,引起了人们对蚊媒传染病的关注。最新数据显示,广东佛山出现输入病例引起的基孔肯雅热疫情,截至7月24日,累计报告病例数超3600例。
基孔肯雅热是什么?四川会不会也出现疫情?7月25日,四川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寄地所助理研究员李玲玲,四川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急传所副所长、主任医师周兴余为公众带来了详细解读。
据相关专家介绍,基孔肯雅热是由基孔肯雅病毒引起的、通过伊蚊叮咬传播的蚊媒传染病。全球已有119个国家和地区报告了本地传播,近些年我国周边的东南亚疫情持续活跃。
我国于2008年首次发现输入性病例,近期,我国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因境外输入病例导致本土暴发疫情,截至目前,累计报告病例数超3000例。
感染基孔肯雅热后主要症状有急起高热、关节痛、关节肿胀、斑丘疹,可伴有头痛,恶心、呕吐、食欲不振、腹痛等消化道症状,畏光、结膜充血或出血等症状,关节痛常表现为游走性疼痛,可累及多个关节,以侵犯小关节(如指关节)多见;关节痛常伴随发热症状出现,可持续数天或数月。
据了解,四川省蚊虫主要有致倦库蚊、白纹伊蚊、三带喙库蚊、中华按蚊,传播“基孔肯雅热”的伊蚊,在四川主要是白纹伊蚊。
但基孔肯雅病毒主要通过白纹伊蚊、埃及伊蚊叮咬传播,不会人传人。目前我国无基孔肯雅热疫苗,无特效药,主要以对症治疗为主。
能去,但要做好防蚊措施,不要被蚊子叮咬。基孔肯雅热主要表现为发热,皮疹和对称性关节痛,尤其小关节如手、脚趾、手脚腕关节疼痛,如有上述症状及时前往医疗机构就诊,并告知出国或前往国内广东等高风险地区旅居史。
蚊类的繁殖和活动受温度与湿度等环境因素的影响较大,一般在20—35摄氏度之间达到活动峰值,温度太高或太低都会抑制它们的活动。
温度超过40摄氏度,蚊虫的活动会减少,幼虫和蛹的死亡率会升高,但要警惕躲入室内、车库、地下室的蚊虫,仍然活跃。
首先,选择成分标注清晰、来自正规品牌、渠道的产品,国内驱蚊产品均有“WP”开头的农药登记证号。其次,看驱蚊产品上的成分和配比,比较常见的有效驱蚊成分是避蚊胺、驱蚊酯、派卡瑞丁、柠檬桉叶油。
孕妇和婴幼儿选择驱蚊产品需以安全性为核心,优先采用物理防护,使用蚊帐、穿浅色、轻薄透气的长袖衣裤,化学驱蚊剂需注意成分和浓度,涂抹避开眼、口、耳、伤口、破损皮肤和敏感部位。
居家/社区防蚊建议居家安装纱门、纱窗是防止蚊虫进入室内的最有效方法。
蚊子在水中产卵,幼虫也生活在水中,清除积水是关键,比如家中泡菜坛沿水、室内水养植物、花盆托盘等积水,要定期清洗或清理,避免滋生蚊虫;成蚊喜欢待在阴暗潮湿的地方,比如家里的地下室、卫生间角落、床底等,保持这些场所的干燥通风很重要。
社区定期排查和清理杂物、废弃容器、卫生死角、各种无用的积水,特别是楼道、地下室、电梯前室和景观水池等。对公共绿化带、下水道、垃圾房等重点区域进行专业消杀;做好邻里宣传,共同维护公共环境,打造无蚊社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