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方微信 手机客户端

三台在线

搜索

为牛皮菜正名

  [复制链接]
三江游子1 发表于 2025-4-11 11:19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 来自四川

马上注册,三台事早知道!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x
本帖最后由 三江游子1 于 2025-4-11 18:09 编辑

昨日中午在某食堂吃饭,闻着牛皮莱炒嫩胡豆的香味。心想:多年基本上沒吃过牛皮菜了,在农村时仅管自已也种了不少牛皮莱,但都用来喂了猪,今天有此机会可再次品尝。于是就舀了一勺,这一吃满口喷香,味道就不摆了,真后悔自已舀得少,没过足口福隐,沒关系,买点牛皮菜和嫩胡豆自已在家里整吧。
说到牛皮菜,但凡七十岁以上的当过农民的老人都会记得,在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初农村闹饥荒的日子里,每逢农历的正丶二丶三月,牛皮菜基本上成了人们的“主粮";而十冬腊月则是胡萝卜当家。因为农民生产的粮食除了交纳国家公粮和统购粮后,就所剩无几了,只能用牛皮菜丶胡萝卜等类蔬菜来填充肚子。这些蔬菜仅管也不错,但它们毕竟营养单一,没什么粮食,更无肉类,因此,当时的农村人百分之九十以上都是面黄肌瘦,没精打采,体质较差者就更遭其罪,十有二三都成了“水肿病"人。记得我的父亲两条小腿肿得发亮,和其他“病人"一样被安排住进了大队的“水肿病医院"。当时由区有关部门"研发"了一种叫"水肿丸"的"药物",直经约7厘米左右的圆型大丸,病人每日3丸,又给病人每天配置2两大米。还别说,这"水肿丸"和大米还真有效,约两个月左右多数病人竟神奇般地消肿了。多年过去后才知道,原来那"水肿丸”是用粮站加工大米的米糠(糙米的皮)所制。众所周知,米皮含有丰富的营养成分,每日3大丸,加上2两大米,又有营养又能充饥,病人不消肿才怪。可在当时的情况下,有不少缺乏知识的人们,都认为是吃牛皮菜多了才引起水肿,现在想来,牛皮菜真冤!
几十年后的今天,我们过上了国泰民安丶政通人和丶丰衣足食的生活,现在,你就天天吃牛皮菜,只要不嫌腻,我敢断言,也没有人会得"水肿病"的,因此为牛皮菜正名。

来自: Android客户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全部回复24 显示全部楼层
小蜜蜂 发表于 2025-4-11 17:53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山西
来自: Android客户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n酒醉的蝴蝶 发表于 2025-4-13 07:55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四川
腊肉烧厚皮菜、嫩胡豆,绝配。来自: Android客户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开心财主 发表于 2025-4-13 10:55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四川
听爸妈讲述过,当年那种日确实很难过的哦!来自: Android客户端
回复 支持 1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大卫 发表于 2025-4-13 12:15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四川
来自: Android客户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4-13 19:11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四川
最近买了几次牛皮菜凉拌胡豆吃了来自: Android客户端
回复 支持 1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银红之恋 发表于 2025-4-13 21:06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四川
来自: iPhone客户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你我 发表于 2025-4-13 21:10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四川
胡豆只和牛皮莱配,煮胡豆加上牛皮菜容煮耙。然后炒着好吃!来自: Android客户端
回复 支持 1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天星桥 发表于 2025-4-13 22:19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山西
你说得对来自: Android客户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山的那边还是山 发表于 2025-4-14 04:57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四川
来自: iPhone客户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

本版积分规则

楼主

论坛元老

热门推荐

联系客服 关注微信 下载APP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