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方微信 手机客户端

三台在线

搜索

3岁再立规矩就晚了,怎样让孩子长记性?“暂停法”

  [复制链接]
小鬼别跑 发表于 2019-12-6 10:5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 来自四川

马上注册,三台事早知道!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x

没有一个人敢说,“我不讨厌熊孩子”,哪怕是在爱孩子的妈妈,也会因为孩子的熊而崩溃,几乎每一个妈妈都再奢求,“我家的孩子可千万不要是熊孩子”,但是却不可避免的发现,自己的孩子真的是越来越熊。
有专业数据表明,孩子从大概1岁左右,孩子的大运动和精细运动能力就会变得越来越成熟,他关心的事情就会从自己的身体,延伸到周围,并开始不停的试探,这个时期,暴力、破坏、不听话等等,都是家常便饭,他们不是故意的,只是在探索罢了。
而这个孩子最后会不会真的变熊,是由大人的反应决定的。我需要做到的是,在孩子3岁之前给他立规矩。说实话,孩子到了3岁,再去立规矩,那就真的晚啦!
0ab13830cbc848ec8f52605d7727eca5.jpg

你是否用这下面的之一方式来应对?
1.放任:孩子还小,很多道理还不懂,等长大些再说。
2.吓唬:大声呵斥、表情严肃,用表情吓唬住孩子
3.威胁:对他说:如果你再这样,我就不要你了
4.暴力:不听话就打,让他长记性
这些老掉牙的育儿观,可以扔掉了!放任是借口,吓唬威胁暴力都会起到副作用,根本不会让孩子“长记性”。

a88111d0-d7ea-43d2-bf20-3e9ae749ca89.jpg


科学的育儿观要求我们采用科学的育儿方法,专门针对1-2岁小孩子,暂停法(time out)很有效。
暂停法,顾名思义,它的主要目的只是让孩子“暂停”当下的状态,等待情绪比较平静的时候再恢复活动。在这个过程中,父母可以讲道理,哪怕是孩子似懂非懂也无所谓。因为,“暂停”本身就是一种管教,哪怕是他们不知道是因为什么,却也会聪明的发现,每当自己做这种行为的时候,就会被强制停止,次数多了,他再笨也会明白,这个行为是不被允许的。
But!有很多家长把“暂停法”当成了一种惩罚。动不动就让孩子站墙角,这可不是正确的做法哦。

b6d199b7-66f8-4044-a8c0-a46ef94aed27.jpg


暂停法的标准程序是这样的:
1.当孩子发生不当行为的时候,我们需要立刻停止他现在的活动
2.用最为简单的语言,描述孩子的行为是错误的。
3.把孩子放到一个无人打扰的区域(最好是固定的,比如说卧室床头),等待他的情绪平静下来。
4.平静以后,立即拥抱、鼓励、夸奖他,然后在重新投入到他暂停之前的活动中去。
过程看起来是不是十分的简单?但是,这个过程中家长需要注意的点挺多,一个合格的暂停法的实施,需要做到这5点,家长需要牢记。




01不随便因为孩子的情绪而暂停
给孩子立规矩可不是我们想象中那么容易的事,动不动就会遭到剧烈的反抗,所以,当孩子情绪失控,正在发泄情绪的时候,不要尝试“暂停法”,而应该学会去拥抱、去引导孩子调节情绪。
只有当孩子做出“伤害物品、破坏物品、乱喊乱叫、伸手打人”这种行为的时候,才需要使用“暂停法”。
02不要把“暂停法”发展成惩罚
“暂停法”就是单纯的“暂停”,不要跟站墙角、关小黑屋这种带有惩罚性质的动作混为一谈,因为暂停法就是让孩子冷静下来。所以,家长在使用的时候,定要把握好度。


03执行者要隐藏情绪
其实,小孩子是很会看大人脸色的。当你笑嘻嘻的时候,他就知道他哪怕是在闹腾一些也没事,而一旦发现你板着脸,哪怕是会哭闹,但是也会悄悄的消停。
所以,我们必须把握好自己的情绪,hold住扑克脸,千万别再孩子面前破功,这样才能做到“暂停”。
04不要说太多话
“暂停法”是为了孩子冷静下来,所以我们要管好自己的嘴,不要说太多的话,更不要训斥,话越少,孩子越重视!如果可以,给孩子一个比较独立的空间,偷偷关注就可以了。




05孩子太大了就不灵了
就我自己以及身边的人,使用暂停法的经验来看,最多用到三岁,再大就不灵了,因为大孩子更渴望交流,让他们闷不做声自己待着他们会很难过。当然,我们需要强调的是,暂停法更加适用于不太爱交流的孩子,如果你家孩子善于交流,那就不必要多此一举了。

微信图片_20191024165931.jpg



多年前,你的一句保重,我至今未瘦!
全部回复1 显示全部楼层
大卫 发表于 2019-12-6 11:56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四川

来自: Android客户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

本版积分规则

楼主

热门推荐

联系客服 关注微信 下载APP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