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三台事早知道!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x
话说三台人(之一)
邹开歧
涪江与凯江,像两条彩带,飘浮在四川盆地东部偏北的波峰浪谷之间,构成了一个巨大的“人”字,不仅滋润着三台县26OO多平方公里的土地,还是三台2200多年的历史见证。
今天的龙门阵摆什么?
话说三台人!
三台人是什么人?
站得稳,立得住,拿得起,放得下,具备了中华民族之精华的男人与女人。
三台的男人,就是一座座山 ; 三台的女人,就是一条条江。构成了三台的青山绿水。
三台人,到底是什么样的人?
一,忠孝,为三台人之德。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版图上,以“忠孝”二字命名的镇乡只有一处,就是咱们三台的忠孝乡。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三台这方水土,因地灵而人杰,是一方出忠臣良将的士地。从汉代到当今,载入史册,有书可查,被称为清官的忠臣良将数以百计。仅仅一个汉代,就有几十位青史留名的忠良。
据我所知,有清清白白为官,正正派派作人,为官一任,毫毛无犯,深受百姓拥戴,朝庭嘉奖。离任时,全城百姓夹道欢送,尾随数十里不肯离别的东汉永昌太守。他的名字叫郑纯。
有到任后严励打击地方邪恶势力,扶贫济困,减轻赋税,让人民安居乐业,老百姓将他的事迹编成歌谣来唱。去世时,老百姓自发为他修了一座祠堂,作为永久祭奠。他就是东汉洛阳令王涣。
有在任期间,招贤纳士,平息当地混乱局面,朝庭委以重任。当皇亲贵戚拉他策划夺权谋反时,他宁可弃官还乡,也不为权贵所屈。他就是东汉汝南郡太守王堂。
王家还有一位世间少有的清官,王完。因同流而不合污,对上秉笔直言,官至监察御史。别看他为官一任,造福一方,因年迈卸职还乡,却囊中羞涩,一路乞讨回家。史料上称他为年迈“乞归”。成为历史上“一生正气,两袖清风”的典范。
三台这方士地,确确实实是一方出忠臣良将的风水宝地。如果要进行一次盘点,就这篇小文是难以承受的。诗仙李白的老师赵蕤,曾在长坪山琴泉寺的赵岩洞,写了一本教人怎样为官的《长短经》。
说到现代,我亲眼所见且认识的,就有 争胜坝上,木鱼山下的王达安。
上世纪六十年代初,被称为互助合作代头人,名扬巴蜀,享誉华夏。从一个农业合作社社长,当上了国家干部,担任了多年的党委书记,曾任三台县农民协会主席兼县招生领导小组成员。当时地委,省委的领导,都视他为朋友。自己有四个女儿,两个儿子,却没凭手中的权力和关系安排一个子女。因廉洁奉公,留下了让人称颂的传世口碑。
1997年病逝,县里开追悼会时,争胜坝的老百姓聚集在乡上,等着王大安的骨灰送回家乡安葬。老百姓热爱忠良的场面,至今留在我记忆的屏幕里。
二OO二年,我曾以《梓州清官谱》为题,介绍了一系列清官,在报纸上连载。遗憾的是,没有写全。
“忠人之事”、“诚实守信”、“诚信厚道”、“爱岗敬业”、“待人接物,尽心尽力”等等,都是三台人世代相传的优秀品格。因为,三台人记住了老祖宗传下来的一句话 : “心正为忠”。
接下来,我要讲述的,就是咱们三台的孝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