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方微信 手机客户端

三台在线

搜索

三台药市祖师传奇第二十四回(连载)

  [复制链接]
木子的李 发表于 2019-12-3 13:5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 来自四川

马上注册,三台事早知道!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x
第二十四回:供奉药王孙思邈,药王进宫说秘方

夏日,凤凰山西麓的破庙,密林遮天蔽日,凉气袭人,溪水潺潺,鸟鸣声声,显得十分清幽。丛林中掩映的古刹,早已没有了旧时悠扬的钟鼓梵音。王昌遇徜徉在这里,落魄仙醉卧庙门的幻影,斑驳墙壁上他留下的词,让王昌遇顿时产生了一种落寞和远离尘世的超脱之感。他要用落魄仙还返的金帛和自己的积蓄,去修复古庙,并在庙堂里供上当时就有药王之称的孙思邈的塑像。

孙思邈到梓州坐虎针龙的故事,为当时梓州知府治好消渴病的逸闻,在唐时的三台可以说家喻户晓,而且越传越奇。这些故事和逸闻,可以说深深地影响着王昌遇。当他站在这破庙前,当他决定要在庙里供上孙思邈时,这些已经久远但又耳熟能详的传说,一幕幕再次浮现在了王昌遇的眼前。

远在一百多年前,隋文帝杨坚开皇元年,京城长安以北,铜川之南的石川河畔,一户普通农家生下一个孩子。自打这孩子出世以来,体质衰弱,三天两头的生病,家里以为这孩子恐怕难以养大,但他却意外地存活下来。

正是这些病的折磨,让孩子从小立志学医,苦读医书,求师问道。不仅为了自己健体强身,更想济世救民,为天下苍生解除病痛。

他勤奋好学,博览经史百家,遍读医书,兼通道家佛学,很快他便名震关中,成为一代名医。

这个孩子就是后来名垂青史的药王孙思邈,他历经隋唐两代五位皇帝。唐太宗李世民和唐高宗李治,在高高宫墙包围的深宫里,也听说了他这位妙手回春的岐黄高手。

当皇帝的都想自己长生不老,万寿无疆。除了求神拜佛,就是把民间医术高明的医师弄到宫里来。而且他们还深信不疑,天下医师没有不以当御医为荣的,也没有敢抗拒皇帝征召的。

没想到,孙思邈就两次拒绝了皇帝的征召。唐太宗即位后,召孙思邈入京师长安,见到他七十多岁的人竟能容貌气色、身形步态皆如青年一般,十分感叹,对孙思邈说道:“有道之人,真是值得人尊敬!像传说中长生不老的广成子这样的人物,原来世上竟然是真的有呀!”孙思邈听了太宗的话,笑了笑说到,世上长生不老的人没有,长生不老的药也没有,但是人的养生却很重要。皇上见我七十多岁的人象三四十岁的人一样,这也许是我常吃“精麦黄”的缘故吧!太宗听了孙思邈的话问道:你不是说世上没有长生不老的药吗?这“精麦黄”不就是能让人长生不老吗!孙思邈说到,“精麦黄”主药由黄鸡和麦冬经秘法制作而成。太宗听到这里疑惑不解,问道:什么黄鸡?是黄色羽毛的鸡吗?孙思邈听了太宗的问话,忍不住想笑,但又怕冒犯太宗,于是用手掩住嘴说到,黄鸡是一种草药,味甘,性平,入肺、脾、肾经,具有抗衰老,调节免疫力和血脂,改善记忆力,润肺滋肾,补益脾气,可治疗脾胃虚弱、体倦乏力、口干食少、肺虚燥咳、精血不足、内热消渴等症。


太宗听孙思邈讲到这里,打断了孙思邈的话,说道,这黄鸡甚好,就是名字不好,不像药名啊!很易让人产生误解,我看就叫黄精吧!孙思邈听后,赞道,圣上取这精字很好,这药草吸日月之精华,得后土之精粹,黄精这名字取得好呀!太宗又问,这草药你是如何发现的呢?太宗的问话,让孙思邈想起了很久很久以前发生在他家乡的一个故事。

故事说的是有一个小姑娘,自幼父母双亡,被迫到一个财主家做工。财主见姑娘出落得美丽,起了色心,要强迫她做自己的小妾。姑娘誓死不从,半夜逃出了财主庄园,于是财主派家丁追赶她,姑娘被追赶到了悬崖边,眼看家丁就要抓住自己,姑娘一狠心跳下了悬崖。

姑娘跳崖后,心想这一下必死无疑,可没想落到半山腰却被一棵小树挂住了,摔到了树边的一小块斜坡上。她只觉得浑身一阵阵火辣辣的疼,一下子昏了过去。不知过了多久,她睁眼一看,吓了一大跳,只见身下是万丈深渊。几天来她没喝过一口水,没吃过一粒米,身子非常虚弱。她见身边长着密密麻麻的野草,黄梗细叶,叶子狭长,开着些白花,便顺手揪下一把草叶,放在嘴里暂且充饥。

一次,她发现一片灌林中有淡绿色小花盛开,却不认识这是什么花。于是,她摘下花朵用来充饥,觉得味道甘甜。她又挖出那草的根部,发现其根部形如鸡头,肉质肥厚,洗净就吃,更觉得清爽可口,仿佛水果一般。打这以后,她便每天挖草根过日子,一边寻找上山的路。

太阳升起又落,月亮落了又升,转眼过了半年。一天姑娘爬上了一块大岩石,只见岩石后面一棵酒杯粗的黄藤从崖顶上垂了下来,她抓住藤萝向上爬,这时才发现自己的身子变得非常轻,轻得象燕子一样,很轻松地爬上了山顶,连气都没有喘。

上了山顶,她径直朝太阳升起的方向走去。走着,走着,看见前面不远处有一个村落,她走到一家人的门前:“主人家,请给碗饭吃吧。”

只见里边走出来一位六、七十岁的老婆婆,看了姑娘一眼说:“讨饭也不看看时间,大清早的还没有生火呢,哪来的饭吃哦!”说完就又回屋去了。

“老妈妈请行行好,我好几天没吃东西了,有碗剩饭也行。”姑娘说道。老婆婆见她说得可怜,就开门让她进了屋,又去热了碗剩饭,烧了碗热汤。

此后,老婆婆便收留了她。日子一长,姑娘便把身世告诉了大妈、大伯。姑娘遭难跳崖没死,全靠吃草叶、草根活了半年多,这下可叫大妈和大伯吃了一惊,都说姑娘命大,造化大。

姑娘的遭遇,渐渐传到了孙思邈的耳中,他听到姑娘吃草根能活这么长的时间,而且见到姑娘时,还长得那么水灵灵的,就问姑娘吃的是什么样的草根。姑娘把孙思邈带到灌木丛中,指着其中开着淡绿色小花的不知名植物说:“就是这东西的根!”

孙思邈见这不知名的植物有一二尺高,叶呈五轮状,叶片呈条状针形,其间开着一簇簇淡绿色的小花。孙思邈挖其根块,但见根块呈黄白色,肉质肥厚,横向生长,形状好似鸡头一般,其中一端有一圆形茎痕,好似鸡眼,放在嘴里细细品尝,觉得味道清香甘甜,吃后身子又暖和,又舒服,精力旺盛。孙思邈把这种草根给病人吃后,病情减轻了,结老年人服用,身子骨渐渐变得越来越硬朗了。后来,孙思邈根据这草根的颜色和形状,把这草药叫做黄鸡。

孙思邈的这故事,让太宗听得入迷。孙思邈的故事结束一会儿了,太宗都还沉浸在故事之中。他很关心姑娘的最后结局,问道:那姑娘后来咋样了啊?孙思邈答到,姑娘经大妈撮合,嫁给了村里一采药人,过着男耕女织的日子,如今已是三个孩儿的母亲。太宗脸上露出了欣慰的微笑,“那麦冬可也有这么感人的故事吗?”太宗问道。

孙思邈回答说,黄精的故事,是我亲身经历的呀!麦冬当然也有故事哟!但这故事是一个传说,不是我亲身的经历,我讲了后,圣上可不要判我欺君之罪哦!太宗笑着点了点头。

孙思邈继续说到,相传,在秦始皇时代,有一只鸟衔来一株草放在秦始皇寝宫的雕花窗前,绿叶象韭菜,淡紫色花瓣,与绿叶相映,煞是雅致。秦始皇不知这是什么草,便派人去问鬼谷子,此草为何物?鬼谷子擅长养性持身,精通医术。见了此草便说:“此乃原生于巴蜀涪江岸边的不死之草。人死后三天之内,用此草盖其身,立马就能活过来”。

实际上麦冬的功效,并没有鬼谷子讲的那么神奇,孙思邈对太宗说到,麦冬味甘、微苦,性微寒,归胃、肺、心经,有养阴润肺、益胃生津、清心除烦的功效,可治肺燥干咳、阴虚痨嗽、喉痹咽痛、津伤口渴、内热消渴、心烦失眠、肠燥便秘等症。

当秦始皇听了鬼谷子的话后,准备派人翻越秦岭前去蜀地索取时,鬼谷子这才知道自己的话把事情惹大了。于是,又传信于秦始皇,说蜀地涪江岸边的麦冬已被洪水冲入了东海瀛洲,现在只有瀛洲才有这种不死草。鬼谷子心里想,东海茫茫,瀛洲迢迢,秦始皇这下应该放弃了吧!鬼谷子最后还是失算了,秦始皇仍然派出方士徐福为使者,带童男童女数千人,乘楼船入东海,以求长生不老之药。当然,后来还是无功而返。秦始皇要寻找的所谓“长生不老药”,其实就是麦冬。

太宗听完了黄精和麦冬的故事后,说道,你这“精麦黄”的秘方可收入皇宫,为我皇家专用!但我看这“精麦黄”就叫“精麦皇”吧!孙思邈听太宗说后,连声说到,很好!很好!太宗为留住孙思邈,想授予他爵位,但被他拒绝了,他仍回到乡间为民医病。
唐高宗显庆四年,孙思邈又被接到京都,拜为谏议大夫,这次他虽留住在长安,但仍不愿当官。为了自己能够脱身,他碍于皇帝情面,就推荐了自己的徒弟刘神威,说徒弟好学,年轻有为,高宗应允后立即安排刘神威进了太医院。后来,孙思邈以年迈体弱为借口,恳请返回了故里。
因为他不想像一只金丝雀,被囚禁在金丝编成的笼子里,他对锦衣玉食的宫廷生活毫不羡慕,但对黎民百姓病痛的呻吟哀号,却很难做到充耳不闻,无动于衷。
这样,在京都之地关中他再也不想呆下去了。为了避开皇家的纠缠不休,逃脱当御医的命运,他决定翻越秦岭入蜀,去到巴山蜀水间,寻找那诞生歧伯之地的灵山秀水。
岐伯是黄帝针灸这一最古老医学流派的创始人和传播者,他怜民疾苦,济世救人,被世人尊奉为“中医始祖”和“医圣”。据传,远古时期,在今天的盐亭县茶亭乡一带,有一个岐舌民族群居的古岐舌国。这里自然生长着上千种名贵中草药材,被称之为药谷,歧伯的出生地就在这里。他自幼聪慧,诚实正直,勤奋好学,志向远大,见许多百姓死于疾病而无法拯救,心中异常痛苦,于是立志学医,常常不分寒署,不畏艰险,到山谷采药,研究医术,合药配方,治病救人。
黄帝闻名访贤到此,同他研讨人体养生之道,以黄帝提问岐伯作答的方式,解释了一千零八十个难题。后来,将这一问一答编辑成了中华第一部中医学术巨著《黄帝内经》。黄帝在与岐伯的交往中,发现岐伯外侄女嫘祖不仅聪明美丽,而且勤劳善良,于是征召入宫纳为元妃。一生“以医济世、以药救民”的岐伯,去世后葬于故里药神山,盐亭百姓广建药神庙、医祖庙,四时供祭,历代香火鼎盛。
当时的盐亭隶属于梓州,孙思邈在路过涪江岸绵州与梓州交界的一座山时,看到一个猎人在狩猎,这时一只梅花鹿在树丛奔跑,猎人一箭射中了鹿的腿部,鹿顿时倒地,鲜血直流。猎人急忙上前捕捉,不料梅花鹿头一低,用鹿角将猎人撞下悬崖,猎人的手脚被鹿角刺伤,血流了一身,躺在山崖下直叫唤。
孙思邈循声找到猎人,发现猎人手臂脱臼,他帮猎人处理好伤口,对脱臼处进行了恢复接骨后,就寻着血迹去寻找忍住伤痛向山腰树丛跑去的梅花鹿。在快接近半山腰时,鹿子停了下来,用口咬住箭头并拔出,又把头伸向草丛,衔来一些草嚼了嚼,放在伤口上,血立刻就止住了。
这些被跟在后面的孙思邈看在了眼里,感到很惊奇,他想到了民间的一个说法,山上的动物,都能用草自己治伤!为了弄个明白,他慢慢地接近并轻抚梅花鹿,从它嘴里拿过草来看,原来是一种圆形叶片、开着白花的小草。他将这种草采了一大把,返回猎人受伤处,将草嚼碎敷在猎人伤口上,果然有止血特效,由于是梅花鹿衔过,他便将此草定名为鹿衔草。这座药王孙思邈看到过梅花鹿的山,当地百姓就叫作观鹿山。有史料记载,说一位仙人骑鹿路过此山,因而得名观鹿山,估计这里所说的仙人不是别人,应该就是来过这里的药王孙思邈。
猎人为感谢孙思邈救治之恩,邀请孙思邈到家作客。当听到他就是孙思邈时,猎人惊得目瞪口呆,连忙拜倒在地:“哎呀!原来是神医驾到,真是名不虚传!”
猎户拿出打来的山货,自酿的土酒,隆重款待,奉如上宾。
饭后,孙思邈起身告辞。猎人再三挽留,一定要他多住几日再走。但他赶路心切,无论如何也挽留不住。临别时,猎人又拿出打来的山货相赠,孙思邈收下后,又将自己带的跌打损伤的草药送给猎人,说这些草药你们打猎的用得上。
孙思邈刚要告辞,又被猎人叫住。告诉他在五层山的密林中,常有猛虎出没,伤害过往行人。因此想叫邻里的猎户送他过五层山,孙思邈听后,淡然一笑,谢绝了猎人的好意,说这时出发,正好在天黑前赶到五层寺,他准备夜宿五层寺,与寺里的住持还可交流下修道心得。说完,他头也不回地直奔五层山而去。
孙思邈沿着蜿蜒的山路前行,天色还没黑尽时,他已走到五层山下。这五层山,山势奇特,挺拔秀丽,重岗叠垒,形势五层,故人们叫它五层山。山上松柏葱笼蓊郁,古木参天,风光秀美,气候宜人。春天,百花争妍,鸟语花香,香客云集,游人如织;秋天,黄花遍地,硕果累累,稻香四溢,红叶满山,令人心旷;夏天,松柏掩映,蔽日遮天,蝉噪林幽,轻霭笼罩,暮鼓晨钟,牧歌嘹亮,令人神怡。
山上有五泉,冬暧夏凉,其味甘醇,每泉各掘一井,井水冬不枯,夏不盈,可供上千人饮用。孙思邈来到一峭壁下,只见岩石缝中一股清泉叮咚作响,山崖下形成的泉池清澈见底,他中午在猎人家吃的是腌腊野味,一路走来口正渴,他用手捧了一口泉水喝下,甘甜清冽。见泉井边有一块大青石,他用随身携带的药包当枕,以青石当床,美美地躺了下去。

来源:中兴药业

如果您有任何问题,可以加我们客服媛媛,微信号:santaizxAPP【李**,191****8601】
全部回复1 显示全部楼层
寒冬 发表于 2019-12-3 21:31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山东

来自: Android客户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

本版积分规则

楼主

热门推荐

联系客服 关注微信 下载APP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