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三台事早知道!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x
这些日子,不晓得王老五哪根神经出了问题,满肚子的牢骚,四处吐槽。走起哪里,“吐”起哪里。
有人说他是“吃饱了撑的,一天到晚没事干,四处吐槽消胞胀。”
其实,大家错怪他了。舍身处地想一下,不管是谁,遇到他那样的状况,不吐槽就是不正常。
“说曹操,曹操到”。
王老五满肚子的不高兴,从土坯屋里走了出来,人都没碰到一个,就一路自言自语、怨气十足地说起花儿开了 :
现世而今,怪得真是稀奇,城里头那些个作生意,搞实体发了点小财的单身汉,他们既不姓王,又不是排行第五,手指头上什么也没戴,嗨,居然还有人说他们是“钻石王老五”。 那些如花似玉的姑娘,就像“蜂子朝王”一样,往他们身上扑。我这个松林镇王家村王家湾王家屋头的、排行第五的,正二八经的王家老五,反而成了六月间的馊稀饭一一闻都没得哪个来闻一下。你们说,这事儿公平吗?
再说了,我的身材虽然没得体育明星那么魁伟,长相虽然没有影视明星那么帅美,我也是有鼻子有眼,五官端正,周身没得怪病的男子汉一个。而且是一人吃饱,全家人不饿,进门不打招呼,出门没得牵挂的单身贵族啊!
哪像城里头那些个“钻石王老五”,穿着讲时尚,吃饭讲排场,生活讲品位,一切都是高消费,处处讲面子,活得真是累。 民间有句大实话,“会怪人,怪自已”。
王老五的老爸老妈生了楼梯一样五个儿子。虽然书读得少,但都身强力壮懂得起作人的规矩。
俗话说,“树大要分杈,儿大要分家”。
王家老大、老二、老三、老四,相继结婚生子,分门立户各烧各的锅屁股。
民间有句大实话,“皇帝爱长子,百姓爱幺儿”。
前面四位结婚后,一个二个分开过日子,自已挣钱修房子,操心费神养孩子。按老人吩咐,一座长三间挂两厦的瓦房子及家里的所有财产全部留给幺儿。
民间还有一句口头语,“享了童子福,要背老来时”。
才开始那几年,王五娃的日子过的还箅伸展,责任田有老爸老妈种,一日三餐有老爸老妈煮。这娃儿读书不发愤,干活不使劲,成了
“狗屎做鞭一一闻(文)也闻(文)不得,舞(武)也(舞)不得”的“老幺儿”。
王五娃长成王五哥时,老爸老妈不但种不了地,还落得一身病。虽然四位哥佬倌出钱敬孝,幺兄弟出力照顾也是天经地义。
等到父母相继病逝,“入士为安”,王五哥已经熬成了王老五。三间挂两厦的一座大瓦房,已经成了大煞新农村风景的士坏房。
现在,王老五要做的头等大事,就是结婚成家。
这才有了王老五相亲的龙门阵。
还是听王老五自己怎么说吧 :
“ 说起相亲,我还真的不好意思,从王五娃相到王五哥,如今都成王老五啦,就是没相中一个,不是我没相中人家,是人家没相中我。说来说去,都怪我自已,相亲没经验,每次都白干。”
俗话说,“人是桩桩,全靠衣裳,穿起衣裳,就不是个桩桩”。
今天的王老五,硬是上上下下一身新,弄了一套西装来穿起,
领带打起,甩尖子皮鞋蹬起。还专门去了一趟淘宝市场,花二百五买了一只钻戒在手指胟上戴起,拿几张整钱换成零钞在包包头揣来鼓起,年轻大款的架势绷起,不但神气,还显得帅气。
王老五进了县城,风度翩翩地去了约定地点。一位文静而秀美的姑娘和父母已经在茶楼的卡座候着。
哪晓得唷,刚刚一见面,准备了三天三夜的自我表白,还没开头,姑始那双水灵灵的大眼睛,像机关枪一样,在王老五周身上下扫射了一遍,甩下三个字,拉起老爸老妈头也不回就离开了茶楼。
王老五楞在那里,晕了!
姑娘甩下了三个什么字?王老五相亲结局如何?
龙门阵接到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