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三台事早知道!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x
很多家长都知道,上了小学以后,学校不允许孩子迟到,同样幼儿园“不许迟到”的要求,很多家长反而觉得孩子还小,天气太冷了孩子起不来,晚到班级一会儿也没有什么大不了的。偶尔迟到一两次确实在所难免,但最怕的是没引起重视,让迟到或者请假成为习惯。对于这件事,影响真的没有那么简单!今天我们一起来聊一聊,坚持入园对孩子有哪些影响。
随着天气转冷,孩子入园迟到、请假的现象逐渐增多,但是迟到或请假的背后原因,更多的是家长错误的心疼孩子:幼儿园也学不到什么知识,少去几天没什么问题;家里的书籍、玩具比幼儿园还多,天这么冷,孩子在家也一样能玩的开心……殊不知,这样影响的其实是孩子的未来。
集体活动的氛围 更能激发孩子的学习能力
前几天,江苏苏州,一个小男孩因感冒错过了幼儿园组织的消防演习,看其他小朋友跟消防员叔叔的合照后崩溃大哭。小男孩大哭的样子萌翻了网友,也让我们明白,幼儿园的集体活动对孩子来说很重要。
尤其是性格较为内向的孩子,一旦发觉自己跟不上老师或者集体游戏的节奏,就会自然地把自己排除在集体活动之外。难以融入集体的后果,就是会打击孩子的自信心,让孩子变得越来越自卑,这肯定是老师和家长都不愿意看到的后果。
幼儿园是孩子从家庭走向社会的第一步。幼儿园不仅给孩子提供了一个为孩子量身打造的成长的环境,而且还有老师在有目的的引导孩子成长。
有的家长会觉得,“幼儿园不就是教孩子唱儿歌吗,网上多的是,我在家也可以!”但是,您知道如何根据孩子的身心发展特点,选择正确的儿歌吗?幼儿老师比您更了解孩子的认知水平是什么样的,应该如何配合孩子的思维输入正确的教育。 比如,同样是教孩子数1、2、3、4、5,老师会根据孩子的年龄设计不同的游戏,比如,组织孩子们跑到很多颜色的球中,拿回来3个红色的球,5个绿色的球,2个黄色的球。
孩子在奔跑的过程中,即完成了运动的需要,同时也要认真听老师发出的指令,并且准确的记住,同时还存在一个自我判断的过程——我拿的对不对?看一看其他小朋友拿的和自己一不一样……
这种学习氛围和学习状态,是孩子在家里无法能够实现的。
幼儿园的每一个环节 都围绕孩子的需求展开
家长都知道有规律的作息习惯、早睡早起、定时定点的三餐,对孩子的成长有利。但是,在实际生活中,理论往往被现实打败。
“老师要求孩子吃饭,孩子就得吃饭,老师要求睡觉,孩子就得睡觉,老师让干什么孩子就得干什么,这么小的孩子束缚他干嘛?”
的确,相比于幼儿园,还是家里自由自在。
曾有位家长质疑老师,说:“我家孩子爱吃大虾,我可以保证一个星期给孩子吃3—4次大虾,可是我看幼儿园的食谱里很少有大虾,这不影响孩子的营养吗?为什么不能孩子喜欢吃什么就多准备些什么呢?”因为吃的不自由,所以家长觉得很担心。 幼儿园在设计食谱时,会遵循食物多样化的标准。比如含有蛋白质的食物,不一定只有大虾,其他的肉类也含有孩子需要的蛋白质。而且在烹饪的过程中,幼儿园的厨师会既保证色香味,又会保证营养最小损失。不仅如此,5天的搭配都有科学依据,能够保证孩子摄入足够的营养。
同时,幼儿园的进餐时间,也能保证孩子有足够的体力应对一天的游戏时光。不仅根据孩子的体力设定游戏的节奏,也会两餐之间加餐,保证孩子在稍微感觉到饿的时候,及时补充一下体力。
比如,在孩子精力最充沛的时候,放手让他去跟小伙伴沟通游戏,看到孩子的游戏热情稍微减弱时,引导孩子们喝喝水,吃一点点心或者水果,再视情况安排孩子进行户外活动。
简单来说,幼儿园的每一个环节,都是老师根据孩子的身体发展和需要展开来的。
幼儿园里的活动 是给未来的人生做准备
有一个故事,记者问一位获得诺贝尔奖的科学家:“您在哪所大学学到您认为最重要的东西?”科学家平静的说:“在幼儿园。”“在幼儿园学到了什么?”“学到把自己的东西分一半给伙伴,不是自己的东西不要拿,东西要放整齐,做错事要道歉,仔细的观察事物。”
这位科学家的回答也说明了幼儿时期养成的良好习惯,对人的一生具有深远的意义。
尤其是大班期间,教育活动的时间逐渐延长到30分钟,这就是在跟小学40—45分钟的课时做了完美的衔接,包括老师设计的不同的手工活动,也是在练习孩子的手指、手腕的力量,帮助孩子以后可以长时间的握笔、书写。 现在开始,坚持来幼儿园,不请假不迟到,同样也能让孩子到了小学校之后,快速适应小学的学习节奏。
不同于家庭环境,幼儿园的集体氛围中,平行的同伴关系不存在成人让着孩子,更可能发生的是孩子之间会争、会抢、会商量,这样的环境更能让孩子处理不同情况中的人际关系。
还有一个问题值得家长注意:周末时光如何度过。在幼儿园的生活特别规律,周六日该如何放松呢?
我们大人工作了一周之后,也特别想要睡个懒觉放松一下,孩子其实也一样,但是家长要把握一个度,不能一觉睡到中午,甚至玩到半夜,基本的作息时间不要有大的变化,但是可以让孩子选择他喜欢的游戏活动,在亲子交流的情感中给予孩子更多的关爱和陪伴。
坚持送孩子来幼儿园的背后其实是对家长的考验。既要克服外在的天气原因,又要克服自己心疼孩子的心情。家长千万不要做了孩子成长道路上的障碍,其实孩子比我们想象中要坚强、勇敢的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