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台龙门阵》古梓州 今三台
绵三交界处 有个“神秘大葫”
邹 开 歧
绵阳和三台交界之处的葫芦溪,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前,就那么一条扯不伸,拉不直的小街,居然有“七馆八庙一个台”。
所谓七馆:即武昌馆、广东馆、江西馆、陕西馆、宝庆馆、黄州馆、福建馆。
八庙:即王爷庙、牛王庙、火神庙、关帝庙、五显庙(又名华光庙)、城隍庙、龙王庙、兴隆庙。
一台指莲花台。
新中国成立之后,三台县最早的两个镇,就是城关镇和芦溪镇。当年的这个芦溪镇,只管街道居民,与那个时候的“芦溪人民公社”是平行的两个行政单位。可见葫芦溪这个葫芦还真不小!
近年来,芦溪镇经过区划调整改革之后,幅员面积由原来的94.43平方公里增加到134.33平方公里。现在的芦溪镇已是今非昔比,北靠涪城区丰谷镇,西与新鲁镇接壤,南与刘营镇为邻。
近年来,作为三台县北路重镇的芦溪镇,按照“建成三台经济副中心、建造产城一体新高地、建设绵阳后花园”的目标定位,建成三台县麦冬种养循环现代农业园区,已成功入列全国重点镇、全国美丽宜居小镇、全国农业科技园区示范镇、全国一村一品示范镇、全国第一批产业强镇、国家级麦冬出口示范区……,哇塞!一系列的“全国”……,还有让人羡慕的,“四川省一等功公务员”这份殊荣!




进入新世纪,横跨涪江约1公里的芦花大桥建成之后,葫芦溪的这个“胡芦”里,装的就不仅仅是溪水了。勿论是芦溪经济开发区,还是芦溪工业园区,名号是芦溪,地盘却包括涪江对岸的花园镇……。
当今芦溪镇,宽度15一一25米的街道,就有12条。
由芦花大桥向两端延伸,长达4公里的芦花大道,将芦溪和花园两个镇连在了一起。
我在一个叫“顺企网”的网页上数了一下,入驻芦溪镇的企业多达100家。就目前形势和发展趋势来看,“入驻”的序幕才刚刚拉开。
所有的所有,一切的一切,都装入了“神秘的大葫芦”。因为,以芦花大道为轴心的这方土地,名叫“芦溪镇”。
我一直在想,为什么都喜欢这个“葫芦”?
最近我才搞明白:人逢盛世,物华天宝,这“葫芦”二字,已顺其自然地成为“福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