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台龙门阵》
华夏忠孝第一乡(2)
邹 开 歧
第一代 忠孝文化传承人
三台县忠孝乡,虽然是一偏僻小乡,却有着悠久的历史、厚重的文化积淀。

湖广黄州府麻城孝感乡文天富,出生于书香之家,少时勤学在家致孝,洪熙元年(1425年)高中进士之后,升任兵部侍郎(正三品)。
文天富赴京上任之时,文氏德高望重的长辈们在文氏宗祠为其壮行。
文氏族人送了文天富“忠” “孝”二字,要他铭记于心。
父亲还要儿子记住,自己是出生于孝感这个地方,别忘了孝是良心之本,人格之基。
文天富走马上任这一年,时逢山东、淮安、徐州等地久旱不雨,“麦田受灾”,饥民纷纷涌向京城乞讨。然而,地方官还照旧催逼百姓交税纳赋,搞得民不聊生。
“立朝刚直”的文天富,铭记着族人的教诲,对那些不顾黎民冷暖,中饱私囊的贪官污吏极为不满,将灾情如实禀报皇上,建议对受灾地区免征夏税,且秋税也减半征收,让灾民获得喘息之机。
洪熙皇帝还算开明,御览了文天富的奏章之后,立即命大学士拟了一份减免灾区夏、秋两税的诏书。并加上这一地区官买物料(公款消费)的活动也全部停止。
皇帝的诏书下达之后,老百姓自然高兴,草菅人命的贪官汚史,对文天富却怀恨在心。
常言说得好,“明箭易躲,暗箭难防”。身居金銮宝殿的“万岁爷”,听信了奸臣贼子的谗言,将文天富贬至四川境内的潼川州管理长丰井盐,官署就设在当今的忠孝。
身为朝庭命官,心系穷苦百姓,铭记先祖训教,宁可安于清贫,也不愿同流合污的文天富,从此在这方土地上落脚生根。娶当地霍氏之女为妻,养儿育女,将“忠”与“孝”播种在这方土地上,潜移默化着这一方人的行为与习惯。
如果按当今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有关规定,文天富应该是四川省三台县忠孝文化的第一代传承人!
接下来,就有龙门阵可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