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方微信 手机客户端

三台在线

搜索

《三台龙门阵》重访清泉村(续)

    [复制链接]
花生 发表于 2023-4-11 18: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 来自四川

马上注册,三台事早知道!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x

《三台龙门阵》重访清泉村(续)

成就在黄土地上的人生价值

邹 开 歧


“人生的意义在理想的光辉中闪烁;生命的价值在创造的生活中闪现"。


我今天要摆的龙门阵话题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农民,体现在黄土地上的人生价值。


4月9日,我又去了清泉村。为了不麻烦村委会的领导,一头扎进了曾正福的“曾何家庭农场”。


微信图片_20230412091251.jpg


一座绿色、幽静的独家小院,被充满生机的绿水青山所包围,没有城市的喧哗,两眼看到的,是生态农业组成的田园风光;耳朵里听到的,是虫鸣鸟叫合成的混声吟唱;鼻孔里闻着的,是大自然特有的芬芳;嗨,真有那么一种不是天堂,胜似天堂的感觉。


十年前,我曾经访问过曾正福。


在我记忆的屏幕上,至今保留着清晰的画面:

绿色海洋似的梨子园里,一位帅气十足的年轻人特别扯眼。上身穿一件白色汗衫,用皮带扎在浅色的西裤里。要不是他肩上挎了一个背篓,正在熟练地采摘梨子,谁都会以为他是城里来买梨子的企业白领或国家干部。


他,就是果园的主人,清泉村养殖专业合作社社长、市人大代表曾正福。


第二次见到曾正福,实在是让人觉得有几分酸楚。正是炎天暑热,曾正福进城卖梨的摩托车烂在了路上。只见他扎在西库里的白衬衣,被汗水湿透,因为用脏手揩擦脸上的汗水,留下道道污迹,差点儿认不出他是谁了。


他用有些沙哑的声音对我说:“邹老师哩,别看这梨子挂滿枝头招人喜欢,你才不晓得哟,要把这梨子变成钱,就得扑扒跟斗把梨子运进城,上街跑下街,拉开嗓门卖吼货”!


曾正福听说我去了他的家庭农场,立马从外面赶回家来。将近十年没见着他了,我知道,他这位地地道道的农民,还是本届县政协委员。


在他家庭农场的凉棚里,我们的龙门阵,从“曾何家庭农场”破题。


微信图片_20230412091253.jpg


曾正福与何桂蓉两口子办的农场,总共经营着4O亩土地,其中包括流转1O户人的30亩。以果、蔬、粮、油、养殖,构成了五位一体。顺便接待前来观光休闲的客人,被城里人称为“农家乐”。


抬眼一看,有十多位结伴而来的城里人,正在谈笑风生,品茶聊天,娃儿们在院子里尽兴玩耍。只见厨房里,人影幌动;洗衣槽边,有人剖鸡洗菜;来客了,有人端茶递水,招呼应酬。


我问曾正福,“农家乐”顾请了几个人?


曾正福说,一个人也没请,全是“自打锣鼓自己唱”。


我有点不相信。曾正福哈哈一笑,“邹老师埋,除了我的亲妈、老丈妈,还有我二妈,加上我们俩口子,五个人了,人还少了吗?“


我望着他,他望着我,似乎明白了,我担心的是什么。他接着说了,他们五个人,蒸、炒、炖、凉、卤,各有绝活,加上他们的食材都是自己地里的原生态,凡是来他家庭农场吃过饭的,都成了回头客。


曾正福接着告诉我,农场里的活儿,当然得请人。一年至少要顾用人工两千多个,也算为当地农民增收作贡献。


我说,也是啊,这么多梨子树,到了梨子成熟的季节,不晓得要好多人邦忙,才卖得出去啊!


曾正福又是哈哈一笑,那二年,他起早睡晚进城卖吼货,现在呀,他是铸就好货货好卖,诚心待客客盈门!”      

  

曾正福的果园里,春桃、夏杏、秋梨、冬橙,四季不缺,特别是梨园里的梨子,品种已更换成“翠玉”和“秋月”。


经曾正福介绍,方知翠玉,提早成熟于夏天,不但上市早,且外观美,口感好。秋月梨则成熟于国庆期间的热销之季。


说到口感,还真的是一门学问。据曾正福讲,只有口感,才是检验绿色植物最关键的标准。

凡是来“曾何家庭农场”买了水果的,觉得好吃,吃完了,又来买,自然而然地就成了回头客。如果把他这家庭农场的水果买回去作为礼品送亲友,博得了亲友们的喜爱,必然要问这水果是从哪儿买的,于是,他的家庭农场,又增加了新顾客。


水果的口味,不是用调料烹制出来的,是在经营管理过程中,严格按照绿色、生态的要求培育出来的。


曾正福也是农民,但他不是“一个月过年,两个月种田,八个月休闲”那种农民。他是以种地为职业,不仅仅用传统方式进行种植,还要用现代方式进行管理。


十年前和十年后,两次对曾正福进行访问,并参观他所经营的土地,了解到他在土地上的付出,看到了土地对他的回报,让我读懂了“土地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立脚之地”这句话。人类要生存,就必须经营好、保护好脚下的士地。如果摞荒土地,或者种“懒庄稼”,滥用化肥、农药,就是自己砸了自己的饭碗。


十多年前,我在清泉村就听到过有关曾正福与何桂蓉两口子的故事。当全国掀起“打工潮"时,曾经有过这样的计划:小俩口双双外出打工,辛苦两三年,挣它一坨钱,城里买套房,开个小商店,夫妻脱掉农皮皮,儿子读书更方便。


微信图片_20230412091248.jpg


当两口子准备出发时,曾正福却迈不开步。因为,他还担任着生产队队长。虽然上不了台面,在农材里,也算一级“政府官员“。38户,140多人,眼巴巴地盼着他带领大家奔富路。更让他感到愧疚的是,从他爷爷开始,一家三代相继担任这个生产队的队长,如果他不能带领大家致富,不仅他脸上无光,也让他爷爷和老爸的在天之灵不得安生啊!


曾正福两口子留下来了,用自已的行为给乡亲们探索出了一条致富之路。


从曾正福身上,我看到了,“农民,是当今最崇高的职业!”


曾正福与何桂蓉办的“曾何家庭农场”,不仅鲜果挂满枝头,还有蔬菜粮油长满地头,更有群鸡关在圈头,渔儿成群水塘头……更可喜的是,八方来客品“乡愁”!


曾正福在黄土地上,成就了他的人生价值,同时,引领着乡亲们共绘乡村振兴之宏图!

花某花某才高八斗 【吴**,187****7204】
全部回复39 显示全部楼层
胡平 发表于 2023-4-11 18:23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四川
分享一下来自: Android客户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杨柳春风 发表于 2023-4-11 18:27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四川
邹老师好来自: Android客户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示羊人王 发表于 2023-4-11 19:07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四川
邹师爷讲述了新农村建设的带头人,新一代农村建设者的平凡而先进事迹。来自: Android客户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大卫 发表于 2023-4-11 19:15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四川
赞一个!来自: Android客户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沃家 发表于 2023-4-11 19:27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四川
谢谢分享!来自: Android客户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珍爱 发表于 2023-4-11 19:36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四川
谢谢分享:顶一个来自: Android客户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背着快乐行走 发表于 2023-4-11 19:47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四川
慢慢的看先生讲乡村小事来自: Android客户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玲萝卜 发表于 2023-4-11 19:54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四川
乡村的青山绿水看着就很舒服来自: Android客户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周菊华 发表于 2023-4-11 20:35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四川
谢谢分享来自: Android客户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

本版积分规则

楼主

管理员

热门推荐

联系客服 关注微信 下载APP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