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方微信 手机客户端

三台在线

搜索

因为一句话就生气,仅仅是脾气差?你的想法错了——自重感需求

  [复制链接]
钓鱼翁 发表于 2019-10-31 10:14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 来自四川

马上注册,三台事早知道!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x
今天这篇文章,主要想和你谈谈关于沟通这件事。

前天,有一个读者私聊我,吐槽他对象。

起因是,他对象有一天加班比较晚,回来后和他说有多么多么累。但是他回了这么一句:“不就是加个班么,我比你加的不知道多哪去了。”

然后她女对象情绪就爆发了。

现在不知道怎么哄,也很烦躁,想不通,觉得不可理喻。

不过是加了一次班而已,又不是去搬黄金了,有必要这么大动干戈么?

可能有很多男性同胞也会有同样的共鸣,就是女朋友为啥老会在莫名其妙的地方闹情绪。

百思不得其解,最终大家达成了共识:“女人就是麻烦”。

说到这里,我提一下和这个案例比较相似的一件事。

有一天我和我两个同学在一块吃饭,

其中聊天的时候,A说他曾经去兰州办事,坐了十几个小时的硬座,太难受了,再也不想经历第二次。

谁知道B回了一句,不就是硬座嘛,我当年去啥啥的时候,也坐了两天的硬座,其实都没啥,熬一熬就过来了。

A顿时脸色就有点难看了,开始和B争论了两句,眼看着不对头,我赶紧和稀泥打马虎眼给过去了。

看完了吗?

是不是和第一个案例有点像。

都有一个人吐槽自己艰难,又都有另外一个人站出来否定他,结果莫名其妙的冲突就爆发了。

其实这种现象,在我们的生活中数不胜数:

吃饭的时候,家长和你絮絮叨叨他的艰苦奋斗史。

打游戏时,旁边有“高手”指指点点。

随便哼了几句歌,同事说你唱跑调了。

在朋友圈贴自己的自拍,底下有评论说是不是开了美颜。

在群里和人吹牛,突然冒出来一个说你就是在扯皮blabla。

等等。

真是太多太多了。

以上场景,你绝对被这样对待过,也绝对这样对待过别人——不必为自己推脱,做了就是做了。

而现在,我要做的是,剖析一下这个问题背后的深层次根源,看看是什么,导致了这种矛盾的产生。


首先,我们来认识一个概念:“自重感效应”。(之前的文章有简单提到过)

自重感效应源于心理学泰斗佛洛依德的理论,他曾说:“人一生最大的需求只有两个,一个是性需求,一个是被当成重要任务看待的自重感需求。”

美国实用主义哲学家杜威也曾说过:“自重的欲望,是人们天性中最急切的要求。”

最经典的例子,莫过于卡耐基《人际交往的艺术》主题演讲中所说的一个故事:

20世纪40年代,美国警察总监马罗尼发现了一个奇特的现象:那些年轻的犯人在被捕后的第一个要求并不是见律师,而是阅读那些把他们写成“英雄”的街头小报。当看到自己的照片和爱因斯坦或者罗斯福等名人占据同样的篇幅时,他们甚至会忘记自己马上要被处决的事实。

每个人都渴望被认同和尊重,这是所有人的共同需求。人们总是极度重视他人对自己的看法,这甚至会影响到一个人的情绪、想法乃至行为等。

说简单点,人和人之间的交往礼仪,就是一个约定俗成的互相满足尊重需求的公共规则。

如果你对生活留心观察,你就可以发现,我们的日常行为,无时无刻不存在这种逻辑。


了解了这个概念,现在我们结合实际来拆解一下,刚才提到的经典场景:

1.为什么别人会因为一句话而生气。

2.为什么总会有“呛”人这种行为存在

还是刚才那个案例。

我的同学A说他坐十几个小时火车硬座很辛苦。当然,这句话本身没问题,然而我们要明确他说这件事的意义是什么。

他说出来这件事,不是在吐槽硬座,而是在他潜意识当中,想通过描述“硬座的艰辛”,描述自己有多么不容易这件事,来取得我们三个人之间最大的存在感和关注度,以此满足自己的自我尊重需求。

是不是有点难理解,这就好比人爱出风头,获得更多的关注,能让他感到更高兴。

道理是一样的,不论是吹牛,还是说自己太难了,其实本质上只是为了博得更多的存在感,满足自重感。

因此,只要有人破坏了这个场景,否定了他,就等于在试图抹杀他的存在感,这会让他的自重感受到极大的破坏。

自重感被破坏,大脑会产生一种危机,加速肾上腺素的分泌,带动情绪产生。

所以这也是为什么B出口否定A时,A会有些上头。

因为他感觉到自己被否定,自我尊重需求被破坏,让他本能地去抵制造成破坏现象的原因。

最直接的行动就是怼回去。

类比一下,想想你和你爸妈之间的争论,是不是每当你想反驳一下,不到半句就被骂回来了。

并不是因为你说的话不在理,而是你爸妈的自重感影响了他们的行为。


好了,现在我们说说第二个情况:为什么总会有“呛”人这种行为存在。

因为马后炮一下就能明白,本来大家都是同学,关系也好,如果B不说那句话,那就还是和和气气喝酒吃菜。

为什么他一定要出来膈应一下人呢?

我刚刚在前面提到了,A吐槽硬座的原因,不是硬座本身,而是他想在我们三个之间,博得最大的存在感,这是他的潜在需求。

那么问题来了,只有A一个有这种需求吗?

答案是否定的。

不仅是A,我和B都有这种需求。

在我们的潜意识当中,就会产生这种想法:“凭什么就他成为全场焦点,为什么我不能呢?”

请注意,这存在于潜意识中,一般人很难意识到自己会有这种想法。

于是,在潜意识的影响下,B开口了,他说A那个不算啥,自己比A更辛苦。

B这种做法不是看不惯A而抬杠,而是因为他需要满足自己的自重感,要把全场的焦点从A那里拿过来,所以才会下意识出口反驳。

A肯定不高兴,具体原因上面说了,然后情绪就上来了,俩人就争了几句,被我和稀泥搪过去了。

不知道你看明白了没有。

A和B之间没啥矛盾,同学关系也好,但是因为自重感需求的互相不匹配,所以产生了冲突。

这种情况在生活中比比皆是。

现在回想一下你曾经和你朋友闹矛盾的经历,有没有这种因为他说了什么,而你随口否决导致的冲突,哪怕你们俩关系很好。

如果还不能理解,你就简单看作是想出风头,不过他们用的方式和理由不一样。


总之,人和人的交往很复杂,不过绕来绕去,其本质就是有关于“自重感的满足和被满足”的过程。

在这里我想说的是,我并不是说让你去讨好别人或者怎么样。

剖析具体原因,是希望你能够明白,为什么会产生这种矛盾,在这背后,有什么样的深层原因。



来自: Android客户端
全部回复1 显示全部楼层
小魏 发表于 2019-10-31 15:03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广东

来自: iPhone客户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

本版积分规则

楼主

热门推荐

联系客服 关注微信 下载APP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